名家专栏

劫后余“胜”,你娶我嫁/麦传球

2020就快过去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还在扩散,致使投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因而对全球经济造成显着的冲击。我们一起祈祷,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冠病疫情大流行将会结束。

现在,我们看到由于经济下滑以及全球城市的封锁,许多公司和企业都倒闭了。很多人因而失业,而应届毕业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新的一年,我预料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合并和收购活动。

通常,在经济繁荣时期,并购活动会很活跃。但这次不是由于高增长的经济所致,而是由于经济衰退,业绩不佳的企业需要为业务生存而被并购。

每次金融危机后,在业务风险管理(包括现金流管理)方面准备充分的公司,都可能变得更强大,甚至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赢家甚至变成市场龙头。

并购活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市场活动,它是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合并在一起,以达到协同效应或其他业务利益或优势目标。

公司进行并购的常见原因或动机:

1. 协同效应

●成本协同——通过研发、采购、制造、分销和管理的规模经济来实现。

2. 收益协同效应

●通过产品的交叉销售,扩大的市场份额或竞争减少而创造的。

3. 增长

●公司的增长可以是通过内部(即有机增长)或外部投资。

4. 增强市场力量

●在竞争者很少或市场份额集中的行业中,横向整合可能是增加市场势力的一种手段。

●纵向合并可以锁定公司的关键供应来源或为其产品建立俘虏市场。

5. 获得独特能力和资源

●追求竞争优势或弥补资源不足

●当公司无法在内部经济高效地创建维持其未来成功所需的能力时,它可能会寻求在其他地方收购它们。

6. 解靴带效应来增加每股收益

●当公司的收入由于合并交易本身(而不是由于合并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增加时,则称为“解靴带效应”(bootstrap effect)

●解靴带效应会产生协同或增长的错觉

●盈利增长是通过收购具有低本益比的公司,而非通过提高经营效率来实现的。

●这种并购不会给并购公司带来真正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合并两家公司的收益,因而会导致该季度的每股收益增加。

避免被一次性收益所困

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非常注意解靴带效应的影响,不要被一次性的收益所困。

在每次并购中,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受到影响。除了竞标和目标公司或股东,合并公司的雇员和债权人也受到影响。此外,供应商和客户,也受到并购过程的影响。

并购对合并公司的盈利能力会产生影响。并购成功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这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市场的关联性,协同作用和付款来源。

应着重合并绩效

公司合并中,出资方式有现金、换股、综合证券收购(换股与现金结合)。此外,对目标公司的出价可以是敌对或友善的。

从理论上讲,合并是指两家公司将各自的股票转换成新合并后公司的股票。但是,通常最常见的是换股票,也就是说,以自家公司的股票交换合并公司的股票。

作为投资者或公司的小股东,对于各种并购,我们必须分析和理解合并的性质和驱动因素,以了解并购是否具有经济意义,股东所获得的利益,以及任何其他相关的考虑。重点是放在合并的绩效上。

如果已投资的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合并是个好消息,因为合并通常可以为表现欠佳的公司提供帮助和协同效应的其他好处。

通常,在总体和逻辑上,就直接利益而言,并购的财富效应通常有利于目标公司的股东。

在短期内,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会上涨,因为收购方为收购目的支付了溢价(即竞标公司需要支付高于目标公司当前市场价格的收购价),以激励目标公司的股东同意并购建议。所以对投资者而言,拥有被收购的公司实在是一笔意外之财。

换句话说,收购公司的股价将因收购目标公司的溢价而可能下跌。

对于公司并购,作为一个股东,你分析和考虑了相关的信息后,你需要投票代表你选择是否赞成合并。

如何分辨并购好坏

我们如何区分好与不好的并购?

通常,它取决于合并后的公司,是否会创造比两家独立公司更高的价值。

衡量并购成功的方法或标准有很多,有会计研究和高管调查等。会计研究看报告的财务报表,通过查看净收入、股本回报率、每股收益等来测试并购的成功。

合并后的公司可能会比原本的公司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最常见的是领导层的改变。新公司的领导层和董事会成员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改变。

有些人可能会争论或怀疑,“两家公司合并意味着他们俩都不是很好的公司,合并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需要相互支持才能变得更强大?或者实际上这是一个纾困方案, 由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营救一家实力较弱的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理性投资者,我们也可以直接投资于实力雄厚的公司,而不是投资于合并后的公司,因为一间实力雄厚的公司(5星)+ 一间实力较弱的公司(2星),可能会成为一间3.5星的公司。

如果要避免并购陷阱,或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出售股票。

归根结底,投资不是做慈善事务,你想投资一家5星级公司,还是一家较大的3.5星级公司?

你的钱,你选择。

反应

 

财经新闻

权益认知度渐提高 企业需加强抗抵制能力

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18日讯)抵制潮蔚然成风,大马企业该如何自处?

专家提醒,随着人民对捍卫自身权益的认知度日渐提高,抑或跟风使然,对不满的品牌展开抵制活动恐已成常态,大马企业需适应这种营商环境,加强抵御能力并建立与消费者的永续发展关系才是上策。

纵观过去种种案例,国内人士对一些品牌的抵制活动,往往先从网络上发酵,随之一呼百应形成强大抵制力量,让相关业者无力招架。

然而有专家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强调,业者需接受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所带来的监督,同时加强对环境、所处的社会群体以及治理所有规划,不只是针对问题发报告回应了事。

另一方面,在民主自由和人权下理性通过抵制行动表达不满是好事,然而一旦演变成失去方向的人身攻击,则将破坏国家的形象。不过,也有经济学者认为,这不会影响招商引资。

在他们看来,变相的抵制行动虽不至于对国家经济造成长期影响,但导致大马形象下滑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为此重塑国家形象是当务之急。

黄锦荣:不涉及政策层面

抵制冲击多元环境

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认为,一旦社会身分认同越来越普及化,人们皆以各自文化、宗教身分自居时,社会不再只是纯粹的族群或宗教化分,大家会根据本身要求提出诉求,这将对企业多元环境带来冲击。

“因此,当出现更多诉求时,企业的营运不再是纯粹于产品的优劣,而是在为不同群体服务时需有更多层面的考量。”

他指当面对营商环境变得复杂时,企业要有责任,除了注重品质和销售服务,也要兼顾整个营运链如产品售后的感观、经验、体验等的客户需求。

他向《南洋商报》指出,预计未来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抵制行动,企业也要开始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

“当我们越强调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抵制行为就越会出现。各别群体都会有本身的权益考虑,企业更需对社会责任有所醒觉。”

黄锦荣提到,政府没办法压制人民表达不满,反而更多时候应让民间发出声音。

让团体有维护权利

“当抵制行为发生时,不需要太担心,也不用闻风起舞,政府应根据民间的考量让各团体都有维护自己权利的空间,当商家面对不公平对待时也可以反起诉,同时允许消费者有反映声音的空间。

“并不是每一个抵制行动都是成功的,除非事件演变导致影响社会安宁,这则另当别论。”

他指政府的任务是在不同群体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不过度干预或打压,但必须维护整体社会和法治的环境。

黄锦荣认为,抵制运动不涉及大马整体经济,这只是对涉及的企业造成影响,它是消费需求转移的模式,即使是引发失业,也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就业运作。

他说,招商引资也同样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抵制浪潮不只是属大马特有,并且也不涉及政策层面。

林福炎:破坏种族和谐
大马形象被“扣分”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认为,虽然国内各种抵制活动对经济没有构成长期影响,也不影响外资流入,但伤风化的抵制却会导致大马的形象被“扣分”,因为我国对国际舞台主打的是多元种族和谐的形象。

他表示,外资在筛选新投资市场时,一般以有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作为主要考量。

“在合法的情况下,要是抵制行为是理性进行,那是很好,并且有利于社会发展,然而,我国过去所发生的抵制案例且出现种族情绪问题而衍生社会问题,那是不正确的。”

无论如何,他相信虽然抵制行动会影响一些经济活动,但由于消费市场有替代品,因此影响也是短期性的。

林福炎认为,长期教育很重要,必须通过公民教育让人民能以理智和成熟的思维传达诉求,而不是用仇恨打压:“大马是多元国家,政府需要把关并严格执行法令,遏止极端分子滥用抵制行为分裂人民团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