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全球经济何时复苏?/Project Syndicate

疫情经济的图表(上篇)

2019冠状病毒病是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已经在全世界夺去了36万人的生命,对收入、产出和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遏制病毒和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之间找寻适当的平衡。

这并非易事。虽然病毒检测、联系追踪和社交距离等关键措施恰好满足这两个首要目标的要求,但度量每个方面的实时进展是困难的。

像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的直接指标往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使得决定何时重启各种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多管道收集即时数据

不过,冠病的经济影响还有一个实时高频指标:流动性数据,它可以作为全球经济活动更大范围收缩的一个指标。

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根据谷歌、苹果、高德地图和百度发布的聚合数据和匿名数据,计算了移动性。

例如,谷歌发布零售业、娱乐业、食品杂货业和药房以及工作场所的移动信息,我们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单一的指数。苹果发布关于驾驶、运输和步行的移动数据,高德地图和百度发布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数据。

最重要的是,这些数据经常更新,每周甚至每天更新。

我们追踪了131个经济体的流动性程度(按正常时期水平的百分比计算)。谷歌数据是129个经济体数据的主要来源,俄罗斯使用苹果数据,而中国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高德地图和百度。

为何有流动性差异?

我们发现,在已经宣布首季GDP的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四分之三的GDP增长率差异,可以用这一时期流动性的差异来解释(图表1)。

各国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该病毒在第一季度中出现的时间不一,另外,病毒导致的流动性反应速度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当然,流动性只是经济收缩的一个指标。即使没有强制封锁,个人、公司和其他机构的风险规避也可能在抑制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

但作为一个反映经济活动状态的变量,流动性有几个主要优势。

首先,它是少数既能捕捉当前活动、又能在130多个经济体每日使用的大数据指标之一。

其次,这是一个内生变量,因为它既反映了封锁的影响,也反映了人们的选择,而人们的选择往往都是为了规避风险。

第三,它似乎反映了不同经济体和不同时期GDP的很大一部分差异。

必先牺牲方能复苏

虽然“疫情经济”相当不寻常,但它有自己的特点、识别度高,并按照明确的模式运行。在早期阶段,遏制疫情必须以牺牲流动性和生产性经济活动为代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更不用考虑经济复苏了。

由于健康结果和经济目标之间矛盾重重,因此经济复苏速度将比实行封锁时急剧下滑的速度慢得多。这一普遍模式已在许多国家得到证实。

一般来说,急剧和深度收缩之后会出现一个阶段,在此期间,随着病毒得到控制,经济仍处于萧条状态(低谷),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这个阶段之后是S型复苏,经济增长缓慢但增速稳定,然后随着产出接近疫情前水平,经济增长开始减速。最后的减速反映出,考虑到持续需要保持社交距离,一些行业(航空旅行、体育赛事)难以恢复。

主要的经济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早期发现和遏制来缩短经济自由落体的阶段(很多国家都未能克服这一挑战)。之后的目标是减少经济陷于低谷的时间,同时在控制病毒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最终,随着新增感染越来越少,经济将与疫情脱钩。

不太可能U型复苏

当然,一种有效且可以广泛使用的疫苗,将加速复苏。如果复苏来得够快,甚至可能出现U型复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出现。

为了在遏制病毒与支持经济复苏之间取得平衡,决策者需要更好的工具来衡量和监测全球疫情经济的演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罗汉堂(Luohan Academy)最近发起了一项全球疫情经济追踪体系,旨在帮助政府领导人、企业和公众深入了解疫情经济的基本模式、不同阶段的权衡以及其他可能的挑战。

全球疫情经济追踪体系提供了一个了解广泛的经济领域的窗口。纵轴显示收缩的程度,也就是根据每日流动数据估算的经济活动水平占大流行前水平的百分比。

横轴表示截止测量时间,也就是确诊感染病例翻倍所需的天数。倍增日(DD)代表了病毒在人群中传播速度:倍增日越大,扩散率越低。

多国仍未进入恢复期

每个图表也有一个垂直虚线显示了满足我们经济复苏条件的平均倍增日:19天。

当一个经济体冠病康复病例数连续三天超过确诊病例数时,我们则认为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平均而言,位于虚线左边的国家控制住病毒的可能性较小。

掌握图表中的时间维度也很重要,因为从收入损失、产出下降和失业增加的角度来看,经济损失取决于收缩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如果两个国家的PET图看起来相似,但其中一个国家的过渡速度更快,那么这个国家的状况就会更好。它的资产负债受到的损害会更小,它缓冲冲击的计划将持续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它的赤字和主权债务增量将会更低。

截至5月20日,至少有45个国家和地区已进入复苏阶段,但其中多数仍远未恢复正常经济活动。在被分析的国家中,有一半以上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疫情后仍未进入恢复期。

越果断代价越小

第一波疫情主要发生在东亚国家,中国的发展轨迹很好地代表了疫情-经济曲线。中国用了30天时间触底,暂停了80%的正常经济活动,这种快速封锁或多或少得到了回报。

截至5月20日,中国已经历了124天的疫情经济,在此期间,倍增日持续上升。

该国的经济活动已恢复到疫情前经济活动的98%,第二季的经济增长有望实现正值。

凭借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在今年下半年应该会继续实现正增长。不过请注意,强劲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面复苏。

其他几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早期检测制度和其他迅速的政策行动,表现得更好。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已恢复到正常经济活动水平的95%以上。

它们一开始的收缩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倍增日都超过了50天。这意味着感染的数量增加一倍需要超过7周。

总的来说,东亚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早期阶段遏制病毒的行动越快、越果断,它在公共卫生和经济损失方面付出的代价就越小。将反事实模型应用于其他国家,如美国,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抗生素耐药性 对抗气候变化盲区/Project Syndicate

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

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到本世纪末可能会超过这一阈值,可能会夺走多达10亿人的生命,死因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热浪、干旱、洪水、传染病爆发和粮食短缺等。

但情况实际上可能要糟糕得多,因为目前的预测未能考虑到抗生素耐药性的(AMR)不可避免的增加。

气候变化可能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深远影响,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恶劣天气和气温上升会促进耐药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

病菌活力增强

但是,衡量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模型忽视日益增长的耐药性风险,对全球变暖的政策反应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疏忽,将阻碍我们治疗感染和保持人们健康的能力。

一个更温暖的地球增加了近1万1000个物种灭绝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还可以改善细菌和真菌的条件。较高的温度与细菌生长和感染率的增加有关,并且还会对微生物施加选择性压力,使其变异并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全球最大杀手之一

中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C,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就会增加14%,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增加6%。 

同样,极端天气,特别是洪水和干旱,将增加水传播的霍乱和伤寒等传染病的传播,以及病菌的耐药性。此类事件往往会扰乱清洁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使预防和控制感染更具挑战性。

此外,城市密度往往会加速病原体的传播。据估计,到2050年,气候危机可能会使12亿人流离失所,这可能导致城市更加拥挤。

抗生素耐药性已被公认为是一场不断升级的全球危机。2019年,它与近500万人死亡有关,这使耐药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性与气候变化一起,确定为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将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一次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高级别会议。

仍不受关注

但许多人仍然认为抗生素耐药性与全球变暖不同。例如,最新的关于健康和气候变化的《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没有提到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性或抗生素。同样,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组成的“同一个健康”四方秘书处(Quadripartite Secretariat for One Health),也未能研究全球变暖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抗生素耐药性将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 

国际社会严重低估了气候变化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治疗能力。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我们必须越来越依赖预防和控制感染,以及,更重要的是,确保明智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这将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对制药公司来说往往没有吸引力;还需要进行正确的投资并建立正确的激励措施以使现有抗生素能够到达需要它们的人手中。

严重影响贫困国

为此,像我所在的组织,全球抗生素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Global Antibiotic Research & Development Partnership),正在鼓励创造新药,致力于改善已经上市的基本抗生素的可及性,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

公平使用和分配抗生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与气候变化一样,受抗生素耐药性影响最严重的通常是最贫困的社区。

但这还不够。全球政策制定者必须大幅增加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的资助,以确保他们准备好应对全球变暖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新形式的耐药性。

要做到这一点,需将抗生素耐药性纳入气候变化应急措施,并且更重要的是,从9月的联合国抗生素耐药性高级别会议和今年在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始,将耐药性和气温上升视为相互关联,而不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否则,现有药物的有效性将在最需要它们的时候动摇。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