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规范回到疫前常态/万年船

进入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年度股东大会渐渐活跃起来。为了遵从大马交易所和证监委员会的规定,大马上市公司又回到冠病之前的常态,即股东会议必须以实体形态进行。
和之前不同的是,在冠病期间,由于行动管制造成的不便,当局允许公司以虚拟的方式进行会议。
大家想象不到的是,行动管制的不方便,竟然造成史上股东会议最方便的时期。
在这段期间,所有公司股东,不管远近,行动方不方便,都可以通过虚拟方式来参与公司会议,这是史无前例的事。而这也造就了公司将公司年报和通告放上网络,无须浪费钱来付出高昂的邮费,寄出印刷的资料。
当然,股东如果执意要印刷版的话,还是可以私底下向公司提出要求。
不过,证监委员会以公司法令为理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实体会议,其实有如削足适履,用一个已经过时的情况来衡量当前时势。如今,有哪个不用虚拟会议来节省时间和克服距离,而坚持面对面才能进行交易?
线上交易就是一个应景的改变,没有线上交易,所有的股票交易能够这么顺利和大量的进行吗?迎合时势而作出改变,才是发展之道。
那么,坚持会议要以实体方式进行,而虚拟会议只是第二选择,并不是必须和实体会议一并进行,考虑到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成本必然增加,因此,允许选择的方式就变成了不选择,许多上市公司因此沿用实体会议的旧方式,而舍弃了两者同时进行。
吁混合方式进行会议
目前,只有规模比较大以及考虑到良好企业监管的大公司,在考虑到ESG和照顾股东的需要之下,才会采取混合方式进行会议。我们看到的包括大马交易所、马银行、联昌国际银行、兴业银行和零售业巨头永旺,选择了混合会议。
小股东和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应该继续敦促上市公司选择以混合的方式进行会议,因为这是一种良好的企业监管,也代表公司注重股东的参与度。
与其乱花钱于不会制造股东利益的企业活动或收购,或者会议进行前后的食物花费,万年船认为,上市公司不如更加关心投资于公司的小股东,协助我们有更多的管道参与会议,以更了解自己所投资的公司。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大众银行开启新时代/万年船

大众银行举行了阔别六年的实体股东大会。
上周四(5月8日),大众银行举行了阔别六年的实体股东大会。这一次少了“朝圣”以及为大众银行的灵魂人物唱生日歌,原因是事情的主人翁—大众银行的创办人丹斯里郑鸿标已经在2022年尾骑鹤归西。所以,出席会议的散户若有所失。
这一次的股东大会对股东的招待也和历年来的会议不太一样,不止没有送股东礼物,连餐点也省下了。银行的股东大会向来盛宴招待股东,另外还少不了送礼,例如马来亚银行和联昌国际银行就送出席的股东50令吉礼券,还让股东们享有餐点,让股东们尽兴而归。这种招待在丹斯里生前从未缺席。
不过,目前的领导层可能是专业经理,所以不流行这一套。这一回出现的股东,就尝到了饿肚子开两个小时半会议的苦果。如果大众银行还是要以这一套方式来进行股东会议,不晓得它能不能允许股东自己带食物出席,以免饿到胃痛呢?
有些小股东得知此次会议耗费过百万令吉来筹办感到大惑不解,因为现场出席股东人数只有不到700名,比往年少了许多。即使为每位股东准备饮食需要耗费100令吉,也不过是7万令吉,让股东感觉上宾至如归,不是银行公关首要任务吗?
也许一些股东不知道,郑鸿标和当今股神巴菲特是同一年出生,只是丹斯里早走了几年,丹斯里如果在世,也有95岁了。
家人没继承
反观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中依然精神奕奕。恰巧在大众银行重新举办实体股东大会的今年,巴菲特却在这一年的股东大会宣布退休。这两位东西方的投资之神,一个以银行起家,一个则是专业投资致富,所得到的成就让人敬仰,如今一位凋零,一位退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接下来,两位除了将创办的公司的股权传给其家人,其管理和执行权并没有让家人继承,公司之后将由专业人士接棒打理。
此外,巴菲特更将99%的资产捐献出来,让其后人只担任监督的工作而已。
大众银行接棒的专业经理战战兢兢,希望能够为公司制造更多财富,同时以更高的派息率奖励股东。唯在股东会议中怕招来闲言闲语而省去餐饮,没有好好招待股东,未免矫枉过正,有失大方得体了。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