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企业管理随想/黄锦荣

我不是管理大师,甚至还不是管理系毕业生,更不曾在任何有规模的商业组织上班,但在过去因科研需要,而经常思索优化资源分配的难题,从而得以局外人的身分和经济分析的视角,去理解马来西亚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所面对的困境。

马来西亚中小微型企业,雇用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劳力,这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

不同的是,中小微型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仅略高于三分之一。

看看国外,中小微型企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60%,超过70%的专利注册,也是由中小微型企业所贡献。

在德国和新加坡,中小微型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分别将近55%和50%;即便是跨国企业比比皆是的美国,中小微型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也有44%。

缺乏技术随时遭剿灭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是附加价值。高劳力聘用、低附加价值就意谓着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充斥着生产力和创造力低落的问题。

产品附加价值不足,就卖不了好价钱,业务赚幅薄弱,付不了好的工资留住好的员工,妄论砸钱做产品研究和开发。

缺乏研发,后果不仅是赚幅单薄,没有技术障碍的产品,那是随时都会被竞争对手剿灭的市场。

关键是,为何创新那么难呢?我在其他篇章曾论述过,那是因为国内市场偏小,而昂贵的产品研发和创新需要规模经济的支撑,所以,中小微型企业需要走出国门,放眼国际市场。

然而,这也仅是创新公式的一半,而不曾提过的另一半是企业管理。

无论是国内或国外销售,要生产还得先要有投入,劳力、人才、技术、资本、原料、市场了解等生产投入可不是随意拼凑就能成事。

这些都是有限的资源,胡乱拼凑,僵化行事,结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要事半功倍,那就得需要组织管理,有条不絮地将各种生产投入黏成一块,并能随时针对市场更变做机动性调适。

企业越小越需管理

这道理原本再简单不过,但我在过去两年和不同企业家的对话及观察中发现,企业管理在现实操作中往往被忽视。

很多企业以为业务优于管理,公司经营的基础在于技术和产品,只要公司专注业务、追逐创新,公司自然能够打下一片天。

至于管理,就纯粹被视为组织内部的需要,存在的理由仅仅是把文件给处理好,而它的存在本身甚至就是一种成本,和公司外部业绩表现无关,可免则免。

一个商业组织若不思创新,不从事业务增长,固然不可能存活,不懂得创新的管理层也不会长久在位,甚至还是公司前进的绊脚石。

管理失当反噬业务

然而,不善管理的公司却会在业务取得增长的当儿,因为缺乏有效管理而不断流失资源,幸运的,结果是白忙一场,不幸的,管理失当反噬业务,未学会管理的创业家,最后也得卷席收档。

越是小型的企业,由于资源越是有限,组织管理越显重要。

反应

 

ESG

共搭ESG转型之路 《南洋商报》首办绿色就业座谈会

(吉隆坡30日讯)绿色革命席卷职场,促使近年对“绿色就业机会”的讨论,可谓越发热烈——来临5月10日(周五),《南洋商报》便将主办“马来西亚绿色就业机会”座谈会。

该座谈会是由人力资源部支持,旨在探讨如何创造永续发展的机遇、挖掘个中潜力、剖析其中挑战。

据联合国环境署,所谓“绿色就业”,意即透过农业、制造业、研发 (R&D)、行政、服务活动等,协助维护或修复环境质量;一般是以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主,以及聚焦高效减少消耗能源、资源、水源,并实现经济碳中和。

国际劳工组织亦为“绿色就业”设置了5项标准,即是能提高能源和原料效率、限制排放温室气体、减少浪费和污染、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本报主办的“马来西亚绿色就业机会”座谈会中,将从环境、社会与监管(ESG)角度出发,探讨企业正值绿色转型之际,又该如何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座谈两主题

座谈会上半场,聚焦的是谋职者的“绿色求职路”上,要怎样迎合眼下的绿色浪潮。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大马环境、社会与监管公会总会长谢国雄博士;JEV Management、Job Majestic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刘楚雯,将成座上宾,为职场中人答疑解惑。

座谈会下半场,则将从企业视角一览绿色前瞻,探讨企业的绿色转型,要如何创造机遇、再培训,有可能面临哪些绊脚石。

大马创业促进会(PUMM)总会长拿督郑大勇博士、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Kakitangan.com创办人兼总执行长邱煜峰,则会为企业指一条坦道。

座谈会将于5月10日(周五)下午2时开场,至下午5时结束。欢迎您,与各界人士共聚《南洋商报》总社视听室,一探职场的绿色风潮。

欲知详情,可浏览《南洋商报》脸书专页。

请点击此链接报名: https://forms.gle/T8SHTVwCNNxp3E9QA

《马来西亚绿色就业机会》座谈会

主办单位:《南洋商报》
支持单位:大马人力资源部
座谈会日期:5月10日
座谈会时间:下午2时 – 下午5时
座谈会地点:《南洋商报》总社视听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