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亚马逊工厂是撒旦!/Project Syndicate

由于通胀高企和能源价格飙升,英国正身处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当中,在考文垂亚马逊仓库工作的数百名工人本月要求加薪。

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表示将于11月恰逢黑色星期五和假日购物季到来之前举行罢工。

与美国铁路工人和英国皇家邮政雇员不久前的其他劳工行动一样,亚马逊工人此举引发了一场有关谁该为威胁中的破坏承担责任的辩论:是车间里的精灵,还是圣诞老人?

亚马逊的成功得益于包括复杂的数据驱动法在内的多种因素。

但其真正的天才在于物流突破,包括线路优化、车队规划和元数据管理,允许其将“点击到发货”时间降至最低,并为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快速可靠的按时交货服务。

亚马逊主要品牌的飞机和卡车满载包裹穿梭于世界各地,即使身处导致大部分其他经济瘫痪的疫情期间,也能像钟表一样准时。

这项业务的幕后策划者是一个名叫杰夫·威尔克的人,他融合了泰勒主义(将生产过程划分为狭隘、可严密监控和度量的重复性任务)和福特主义(流水线技术),创造出一种每天能够处理超过100万个单位的仓库模型。

测试人类极限

在机器人的协助和严密监控下,人类“拣货员”和“货柜员”现在每小时处理的商品量是过去的几倍。

但该系统因测试人类员工的极限而变得臭名昭著。不久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亚马逊客户享受的大部分便利,均以牺牲亚马逊薪酬最低的员工利益为代价。

例如,去年纽约时报发现亚马逊纽约“运营中心”的工作条件完全为狄更斯式。在通过一道机场式的安检门后,工人们表示他们要承受艰苦的体力劳动、漫长的轮班时间(10.5至12小时)以及居高不下的伤害和事故发生率(是非亚马逊仓库的两倍)。

更雪上加霜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在反乌托邦式监控系统的严密监视下进行,该系统会惩罚像与同事交谈或者未能完成生产率目标等违规行为(通常要求每分钟处理达30个包裹或者总共耗时一分钟来下架、打包和运送物品)。

被解雇的威胁或者公司所谓的被“释放”迫在眉睫, 而试图通过人力资源行使追索权的工人会遭遇专以阻碍为目的的卡夫卡式的系统,在要求残疾假和补偿时尤其如此。

恐怖故事包括亚马逊司机被迫在塑料瓶中小便或在塑料袋中排便以保持进度。有报道称工人出售结婚戒指或依赖食品券才能维持生计。

针对这些说法,公司进行了笨拙的企业回应,例如像大号棺材般的“冥想室”。

系统性压制组织

难怪亚马逊工厂组建工会的工作一直在增长。尽管公司系统性地压制组织,但今年早些时候,在此前阿拉巴马州的类似努力以微弱劣势失败后,泰登岛亚马逊仓库的工会运动取得了成功。

2018年,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提出了以零补贴阻止不良雇主(“阻止贝佐斯”)法案,对公司所收到的100%的公共政府福利征税。现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已经开始调查亚马逊的工作条件。

这些小冲突严重破坏了大型科技企业所讲述的自身故事。亚马逊或许是物流先驱,但它对工人剥削的依赖程度与第1次工业革命中的“撒旦工厂”并无二致。

根据亚马逊的起源故事,一切都始于杰夫·贝佐斯在其车库里卖书,每次有人订购时铃声都会响起。但即使在早期,过度劳作的文化也早就存在(员工被要求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而且工作条件既违反规则又十分危险(未包装刀具从传送带上掉下来),此外还有奥威尔式的绩效监控。

亚马逊现在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但就像我在其他地方所提出的那样,更大和更好并不总是一致。

尽管其某些做法在规模小得多的时候,可以被认为颇具创新性和适应性,但今天它系统地将员工当做数据点来对待。

员工流失非缺陷?

在去年辞去总执行长职务之前,贝佐斯将员工流失视为亚马逊模式的一种特点而非缺陷。据报道,他曾表示拥有一支固定的员工队伍是“走向平庸”的表现。

因此,该公司所报告的员工流动率每年约150%,该数据相当于同行业的两倍,也就是说,每8个月其整支员工队伍都会得到更换。

这种模式不仅既不道德也不人道;而且也很有可能不可持续。研究表明,快乐的员工更有效率。而且,正如今年早些时候一份公司内部备忘录所警告的那样,“如果我们继续一切照旧,亚马逊将在2024年耗尽美国网络中所能提供的劳动力。”

据估算贝佐斯净资产约为1400亿美元,是2017至2021年间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显而易见,他与普通亚马逊员工之间的关系像他的财富规模所显示的同样疏远。

正如一名工人在2020年所说的那样,“我确信贝佐斯先生不可能在(纽约市仓库)作为卧底老板做完一整个班次。”

要求调整生活成本的考文垂工人无疑会同意。亚马逊的高管需要认真考虑其商业模式的人力成本。如果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完全可以试一试自己建造的冥想棺材。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科技股回调或是良机/奕帆丰顺

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科技行业在2024年开局强劲。我们认为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受住了盈利衰退的考验,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成本削减举措,这一点可以从2022年和2023年初裁员激增,但到2023年底逐渐减少的事件中看出。

此外,随着数码经济快速增长,这些公司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尽管我们认为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但我们相信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长前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原因是这些公司拥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生成能力。

此外,这些公司亦将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大趋势中受益。

增长势头强劲

尽管几家科技公司的股价接近历史高点,但我们仍对科技行业,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持积极看法。近期股价回调亦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衰退后,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强势复苏。他们在2023年第四季的表现均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

纵观这些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盈利衰退中反弹后,已经重新回到了两位数增长的水平,但苹果除外,该公司在中国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微软Azure和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等具有强大人工智能集成的云平台正呈现惊人增长,突显了人工智能在科技领域中的潜力。

尽管与去年相比基数效应较高,但这些大型科技公司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表现亮眼,这得益于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持续的成本削减以提高运营效率。

除了大型科技公司之外,整体科技行业在2024年及其后的盈利增长预计亦将表现强劲。

总结来说,科技行业今年的盈利预计将按年增长25.0%,超过标普500指数。与此同时,大型科技公司预计将出现更强劲的增长,预计2024年盈利将按年增长26.9%。

AI需求惠及云计算

2023年是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取得突破的一年, ChatGPT、Microsoft Copilot和Google Gemini等应用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理解和生成新的文本内容。这些模型展示了其在增强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方面的实用性。

人工智能的采用只会不断增长,为科技行业创造了许多机会。例如,人工智能的热潮推助了云计算的复苏。微软Azure、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和谷歌的云产品第四季的增长均超出预期。

Azure最新季度的营收按年增长30%,AWS按年增长13%。与此同时,谷歌Cloud的营收按年增长26%,营业利润率为9.4%,营业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的亏损4.8亿美元大幅改善至2023年第四季的8.64亿美元。

这些公司的管理层亦在其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中表达了乐观态度,指出人工智能云服务的吸引力日益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愈发普及,占全球市场67%的三大超大规模云服务商(Hyperscaler)(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云服务器需求将出现上升。

加大资本支出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正在加大资本支出以增强产能。这三家公司今年与云计算相关的资本支出合计预计将达到116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2%。

从长远来看,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预计将由2023年的2339亿美元进一步增长到2032年的约653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2.1%,原因是许多人工智能工具需要大量数据集。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寻求整合人工智能并将其数据存储在云存储中,作为推动者和受益者的大型科技公司将获得巨大收益,从而带来更高的收入和利润。

影响力扩大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大型科技公司在科技领域中凭借其强大的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其中包括拥有抵御竞争对手的优势以及可持续的全球商业模式。

此外,他们亦拥有强大的现金储备,使其能够通过收购或投资有前途的新兴公司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如今,一些最持久的优势是建立在产品或服务生态系统内的网络效应和数据等优势之上的,而这正是大型科技公司所闻名的。

扎根日常生活

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已深深扎根于消费者和企业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谷歌、微软Office或亚马逊云计算服务,世界将如何运转。

这些公司庞大的用户群进一步为其在当今世界奠定了基础。例如,Meta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拥有35.9亿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77%以上;而谷歌在在线搜索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占据92%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超过50%的数码广告支出通过Meta或Alphabet进行,相比十年前的38%有所上升。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他们产生的有价值的数据,使得Meta和谷歌不仅对用户而且对广告商而言都不可或缺。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大型科技公司将在未来几年蓬勃发展并保持主导地位。

保持吸引力

我们评估科技行业的盈利增长势头强劲,增强了我们对该行业的信心。我们认为科技行业的盈利衰退已经成为了过去。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不断增长的需求将进一步使该行业受益,尤其是云计算等领域的大型科技公司。

展望未来,这些公司将凭借其竞争优势和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引领该行业下一阶段的增长。

我们认为现在投资该行业还为时不晚。尽管市场呈强劲涨势,但强劲的盈利增长仍使估值保持吸引力。

正如上文所述,近期股价回调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入市的机会。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