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回归增长之路/Project Syndicate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按年增长4.5%。

这与疫情前的强劲增长还有差距,但确实超出了市场预期。有了正确的政策,中国可以做得更好。

如今,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了悲观情绪,许多人警告并非没有理由,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时期。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仅上升1.3%,低于上一季度的1.8%。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3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按年下降2.5%,连续第6个月下降。

这不是一个新趋势。事实上,中国的PPI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负值。从2012年3月开始,中国的PPI连续54个月处于负值区域。2019年1月,它再次变为负值——并保持了17个月。CPI一直保持正值,但十年来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

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期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受到有效需求低迷的拖累。官方数据也支持中国GDP增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低于潜在水平的说法。

财政政策过于谨慎

当冠病清零政策引发包括上海等经济中心的定期封锁时,这可能并不奇怪。

但人们普遍预计,12月取消严格疫情遏制政策将释放被压抑的需求,带来强劲复苏。

一些人甚至警告说,由于供应难以跟上,通货膨胀可能会飙升。

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非经济因素,例如与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有关的因素——是部分原因。

但在我看来,中国自去年12月以来经济表现弱于预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过于谨慎。

今年经济可增6%

中国政府为2023年设定了“5%左右”的增长目标。对于一个2018-2021年经济分别增长了的7%、6%、2.2%和8.1% 的经济体,这个指标太低了。

更好的方法是以6%的增长为目标——考虑到中国最近的表现,这个目标完全可行。政府不愿追求更高的增长率是可以理解的,但保守的目标可能形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削弱信心,让增长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一些政策干预措施,如现金转移支付,可以直接和立即提振消费,2021年消费在占GDP的54.3%,并且在2022年之前的几年里一直是GDP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但是,正如中国政府所熟知的那样,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持续、广泛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而基础设施投资传统上是国家在有效需求疲软时促进增长的最有效工具。尽管过去进行了投资,但中国仍然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迫切需要弥补。

这一方针存在风险。中国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实施了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这一经验表明,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加,最终破坏金融稳定。

但是,这种经验不应该阻止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而应该激励政策制定者进行更仔细的规划,避免产生更多的“白象”。它还应该刺激政府改变其投资的融资方式。

中央应贡献更多资金

中国当局历来非常不愿意维持预算赤字。因此,过去基础设施投资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地方政府在资本市场上以高利率筹集。

2021年,中央政府的支出可能还不到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难怪地方政府被债务拖累。

对于下一轮基础设施投资,中央政府应该贡献更大的资金份额。与此同时,它应该介入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这要求中央政府在2023年增加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向公众出售更多的政府债券。

只要不发生“黑天鹅”事件,中国今年可以实现6%的GDP增长,从而结束12年的放缓。但这不会自行发生。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精心规划和审慎供资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关重要。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财经新闻

郑立慷:从研发到商业化 拨1200万与中国科技合作

(北京27日讯)大马及中国科技部同意展开 6 项共同研发项目,大马合计拨出1200万令吉研究款项,与中方联合投入相关研发项目,并针对能源储能技术、人体疫苗、航天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及先进材料技术进行合作。

上述每个项目将获得大马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逾200万令吉拨款以进行研究及开发,并在后期进行商业化。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昨日与中国科技部长阴和俊为首的代表团,进行长达3小时的第三次马中科技创新联委会议后,发文告这么说。

签4合作协议

郑立慷指此次官访中国取得丰硕成果,除了构建两国科技部的合作框架,其旗下单位也与中方签署了四项合作协议,为日后合作奠定稳定基础。

他说,马中两国也同意在科技人才交流、电子与电气领域、先进材料与锂电池、东盟跨国研究等领域展开合作。

“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5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总额达988亿美元(约4700亿令吉),占大马贸易总额的17.1%。在良好的贸易合作基础上,马中于2013年签署了马中科学技术和创新合作协定。”

会上,阴和俊邀请郑立慷出席明年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会议上也决定了第四次马中科技创新联委会的详情,并定于2026年在吉隆坡举行,由大马科学、工艺及革新部轮值主办。

马中科技签署四项合作协议

一)    大马创新科技园(MRANTI)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双园国际技术商业化办公室,互相交换科技园区管理经验。

二)    大马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MIMOS)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签署备忘录,共同发展绿色科技、数字经济与电子电气研究。

三)    大马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MIMOS)与中国厦门大学、大马厦门大学签署三方备忘录,共同培养电子电气领域专才。

四)    大马纳米公司(Nano Malaysia)旗下Gigafactory Malaysia与北京汽车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北汽)、浪潮集团(Inspur Group)签署了解备忘录,共同研发两轮电动车电池技术,融合各方专业技术,研究创新解决方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