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华小筹建新校舍 2025年落实全日制

金星学校计划将原有活动中心,改建成1座四层楼新校舍,吴月珠(左起)、詹尤杰、马良生、杨仁德、张和坤和陈旭宏。
(大山脚30日讯)为响应教育部所提倡的全日制,大山脚金星学校计划筹募约250万令吉,兴建1座四层楼包括12间课室及活动中心的新校舍,预计2025年新学年全面落实全日制计划,全校可容纳1500名学生。
金星学校董事长兼建校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马良生说,该校三机构目前有1281名学生,分上下午班上课。为保留学生人数,学校将与时并进落实全日制,因此成立“大山脚金星学校2022/2023年建校委员会”,即日起筹募建校基金扩建校舍,将原有占地4000方尺的活动中心,改建成1座四层楼新校舍,其中包括12间课室及活动中心。
他说,建委会今年开始进行筹募建校计划,预料2023年8月开始动工,并耗时1年竣工。预料新校舍软硬体设备耗资约250万令吉。
马良生今日在学校召开建校新闻发布会时,透露这项消息。出席者包括建委会总务兼校友会会长杨仁德、校长吴月珠、工程顾问陈旭宏、副财政詹尤杰、副募捐主任张和坤。

金星学校三机构成立以马良生(前排左五)为首的“大山脚金星学校2022/2023年建校委员会”,计划筹募约250万令吉兴建新校舍。
创校82年
他说,该校创校至今已82年光景,于1941年由大山脚居林路天主教堂的法国籍罗杰.劳朗神父和一批热心救育人士发起创立。该校在这期间已先后发动8次大规模筹款活动,多年来获民众热烈响应并支持所发动的筹款活动,使学校软硬体设备日趋完善。
“因此,希望这次再获热心校友、家长、善长仁翁等,万众一心协助学校达致筹募250余万令吉建校基金目标,以造福学弟学妹、惠及学校、恩泽华教。”

金星学校为2025年新学年落实全日制,计划兴建1座四层楼包括12间课室及活动中心的新校舍。
另外,杨仁德也呼吁校友们积极协助建委会协助筹募建校基金计划。
任何联系可洽询金星学校(04-538 0320)、马良生(012-488 5333)、总务杨仁德(012-489 5228)或募捐主任苏健兴(019-489 5228)
视频推荐 :
或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逾60岁男性易染肺结核

(大山脚10日讯)槟城卫生局公共卫生组副主任罗查妮医生说,60岁以上男子包括烟民等,发现容易感染结核病或肺结核的高风险群体。
“这可能与免疫力有关,当免疫力下降,导致此群体更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尤其肺结核。”
她是今日在配合世界结核病日槟城州际庆典主持开幕时,如是指出。
她说,结核病是槟城继手足口症、食物中毒及骨痛热症后,五大传染病之一。
无论如何,她说,州内因结核病患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她说,根据去年数据显示,去年共通报2万6183新结核病病例,相比2023年的2万6149例,增0.1%、在槟城,去年共通报1273新及复发病例,相比2023年的1303例,减少2.3%。死亡病例2023年156人,而2024年减至125人。
“结核病例减少,除了持续与全面的健康教育运动,还涉及对患者的治疗,包括加强诊所和医院的筛查测试等,以控制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