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鱼菜共生

每一个时代都流行不同的耕种方式,在这个日益重视环保和食物安全的时代,鱼菜共生开始逐渐为人所熟悉,本周优生活约你一起使用鱼菜共生法,当个城市农夫。

蔡长嘉使用深水耕种来种植芥菜,深水耕种同样可以大量生产,芥菜的根部浸入水中吸取养分。

约好时间上门去找“城市农夫”蔡长嘉(Francis),结果Waze指引到某住宅区,再三查证无误,原来……蔡长嘉种了上千颗植物的“菜园”的确就座落在角头间排屋的园子里。 



这,或许也是许多人对于鱼菜共生普遍存有的误解:以为这类耕种方式必须在郊外、庞大空间才能进行。实际上,鱼菜共生极具弹性,大小规模皆可,想要大量生产的专业农夫可以去寻找面积极大的地方推行,一般家庭里闲时莳花弄草的兼职农夫农妇只需拨出小小空间,就可一边养鱼一边种菜。 

说到底,什么是鱼菜共生(Aquaponics)? 

蔡长嘉解释,Aqua=Aquaculture(水产养殖),ponics=Hydroponic(水耕),组合起来就是Aquaponics,中文简称为“鱼菜共生”,这就是把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让“鱼”与“菜”成为命运共同体,一起生长。 

通常,在上面的种植床种菜、鱼缸就置放在下面养鱼,两造透过水管和发电机,把养鱼用的水抽到上层用来种菜,经过菜过滤的水又流到下面的鱼缸养鱼。 

这当中涉及3造分别是:鱼、菜、微生物/细菌。其原理是利用鱼的排泄物经由发电机和水管输送至栽种了植物的水耕池/区,并经由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分解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当植物把这些养分吸收了,水就变干净并循环回去鱼池供给鱼类健康有氧的环境。3种生物(鱼、细菌、植物)互惠互利,共同生长的方式,便称为“鱼菜共生”。 



“细菌是整个系统功能的引擎,它的任务是让没有用的废弃物变成能被使用的养分。”

只能懂得鱼菜共生的原理,便可以自行设计,蔡长嘉设计的大型蓄水池,用来连接多个种植床,而蓄水池里养了鱼。
陶粒利用来取代泥土,进行植物种植。许多国家都有生产陶粒,但蔡长嘉认为荷兰的品质最佳,当然这也意味着价格也较高。

推广城市农耕

蔡长嘉是城市农耢科技创办人,近年来积极推广城市农耕,除了授课分享(免费予学校团队)也提供鱼菜共生系统设置。

没喷洒农药 

他指出,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令现代人想到食物时都是向外采购,而市场上贩售的蔬果多数是以泥土种植,难免令人担心农药残留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逐渐兴起的鱼菜共生是水耕种植的其中一种,比起土耕和传统水耕法,鱼菜共生系统没有喷洒农药,否则鱼池里的鱼将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其次,比起土耕,鱼菜共生用水量较少,鱼池里因为有植物过滤净化,可再循环使用,不必经常更换,只需适时添加以补充流失或蒸发掉的水份。 

他表示,土耕种植在检/监测泥土里所含有的各种元素时具有难度且准确性不够高,对某块土地的泥土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只能反应该块泥土中所含的农药残留、元素等,不能代表一整片土地的检查结果。反之,水耕法使用的“水”是流动的,一滴水就能检测出整缸水里的元素、成份、农药。 

如果家里空间不大但也想要实行鱼菜共生,就可以采用这种迷你设计。

4种鱼菜共生设计

蔡长嘉的城市菜园虽然空间不大,但安置4种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包括陶粒床、管耕、直立气耕和深水浮筏,约120多条鱼可种出逾千棵植物,包括苦瓜、泰国九层塔、生菜、邹叶甘蓝、瑞士甜菜等。 

当然咯,每个人可选按喜好选择种植的的蔬菜(根茎类如萝卜、番薯类更适合土耕),鱼池里即是养其他生物亦无妨,但无疑是养鱼或虾更有经济效益。 

陶粒床系统

最基本最原始的鱼菜共生系统,上面种菜,下面养鱼。

在种植床(即箱子)里铺设陶粒(Ceramsite)。陶粒有许多小气孔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用以分解营养供给植物使用,而且陶粒也为植物的根部提供支撑附着力量,只要把鱼池里的水抽到种植床,便达到水的循环作用。 

“把养鱼和种菜结合起来,用什么东西做连接?微生物才是这两者的连接。鱼的排泄物属于不能被吸收的营养,要分解成为菜能吸收的分子,中间就是微生物、细菌来处理和分解。” 

只要把菜苗撒进陶粒床,植物便可开始生长并等待收成,相比之下这个系统比另外3个系统简单、省事。缺点是长久使用可能会聚焦固体废料,形成厌氧区块。 

管耕系统

直立气耕系统

管耕及直立气耕均使用钻孔的水管来栽种植物。

水管内部为中空供水循环流动,在这两种设计之下,植物的根部下方或置放了陶粒或海棉用以吸收水份也有支撑着植物根部作用。 

管耕的设置成本较低但水管里的水位较浅,日晒之下水温容易升高伤及植物。直立气耕比较节省空间而且产量较大,但是设立成本较高,缺点是一旦电流中断,发电机无法泵水流经水管,直位气耕的植物约3个小时会枯萎,但可用后备电力系统来解决,或在电流中断的情况下,为植物喷水,保持湿润。 

由于植物根部没有长期浸泡水中,而是处在水和空气混合的空间,而养分水会是更细微雾状或水滴状抵达根部,处于这样状态的根部就不存在缺氧问题,而能够更快速生长。 

要以管耕、直立气耕栽种植物,必须先在陶粒床育苗,等到它长到一定大小才移居到管耕、直立气耕继续生长。倘若直接把苗撒在这两种设计,苗早就被被水流冲走了。 

深水耕种系统

深水耕种(又称浮筏):用泡棉、保丽龙等浮筏以及可透水的种植杯放入植物进行栽种,让植物的根浸在水面下,这种鱼菜共生方式的水温较为稳定、遇上电流中断也能撑个几天,但必须注入氧气让根部吸取,植物才能继续存活。

温馨提醒:胥视条件做弹性调整

蔡长嘉表示,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可胥视不同人的喜好、预算、拥有的空间面积、追求的产量来做出弹性调整。 

但他也指出,许多人以为鱼菜共生系统是无需打理的耕种方式,这是错误的理解,如果能够对鱼菜共生背后的科学和知识加以了解,除了让系统可取得平衡无疑也对收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了解微生物需要的食物、氧气、水酸碱值……等,才能让它存活并有效的执行把鱼的排泄物转化为营养的工作。 

把植物种在墙上做装饰,下面连接鱼池,让视觉美观。

反应

 

雪隆

欧阳捍华鼓励市民 响应“鱼菜共生”自给自足

(沙登5日讯)沙登新村第一区设置“鱼菜共生”社区发展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呼吁公众积极响应并逐步在各自住家实行,继而达到自给自足的环保意识。

史里肯邦安州议员欧阳捍华指出,该项活动是由民间组织“活出精彩”所举办,早在3年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冠病疫情时,许多民众,尤其是中下阶层都面临失业问题,因此该组织提出上述活动,以便舒缓困苦人家度过难关。

“这活动的契机,可追溯回行动管控令期间,许多民众失业,手停口停而面临三餐不继的问题,因此该组织推出这项鱼菜共生的计划,作为开端。”

他说,位于当地的鱼菜共生计划,如今仍是实验性质,倘若日后进程稳定,可产出充足的蔬菜反分量,或会将探讨为一些贫困家庭提供协助。

助贫户设置鱼菜共生系统

“此外,由于这些蔬菜需要定期检查与照料,因此希望临近社区能一起响应,将会所作为鱼菜共生的基地,逐步提高蔬菜产量。”

他今日为“鱼菜共生”社区发展和生态环保公益活动,启动推介礼时,这么指出。

“活出精彩”创办人陈光华说,该组织自我国落实行动管控令期间,便开始从事许多行善工作,为有需要的社会人士提供援助,包括协助贫困人家设置鱼菜共生的系统,让他们的生活能达到自给自足。

“鱼菜共生是透过循环方式,让鱼的粪便充作肥料并为水耕蔬菜提供养分,之前,我们都有教导家庭,如贫困家庭如何制作,继而节省买菜和鱼肉的费用。”

他提及,凡是能以水耕种植的蔬菜,都可套用于鱼菜共生的系统中,而多数使用的鱼类皆为淡水鱼,如红非洲鱼,皆因此类于鱼种的存活率较高。

出席者包括梳邦再也市议员郑永德、王奕翔及沙登新村管委会主席方年泰。

沙登新村早市巴刹6月前搬迁

欧阳捍华指出,沙登新村早市巴刹预料会在今年6月前搬迁,以便展开巴刹重建计划。

他说,预料巴刹会在今年6月前搬迁,重建工程预料耗时2年,待竣工后,小贩便会重新迁入新巴刹,临时巴刹则会保留充作其他用途。

他提及,梳邦再也市政厅已将临时巴刹对面的一小块空地,充作巴刹泊车场,惟车辆容纳量仍不详。

“部分人不满,称临时巴刹泊车位不足,但事实并非如此,皆因当地商业区有充足的泊车位,加上新增的小型泊车场,泊车空间甚比现有巴刹更充裕。”

此外,他说,配合元宵节,该服务中心与新街场华人体育会醒狮团,前往沙登新村早市巴刹与人民巴刹,向民众与小贩拜年,同时派发小贩报销的20箱年柑,获得民眾热烈欢迎。

“由于是元宵节,巴刹人潮眾多,而小贩希望今年的生意蒸蒸日上,因此我们带动醒狮团,并且点燃鞭炮大搞气氛,借此带旺市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