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纪实著作
收集史料冷静下笔

戴华光为家国民族理想斗争,视死如归,面对审判,一句“我承认我的所作所为,但不承认我有罪”理直气壮,宁可身陷囹吾以及随时死于牢里的无望,仍坚持不屈铮铮骨气。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以大时代为背景的纪实性著作,且牵涉两岸政治,如何客观书写而不流于煽情和偏颇,是写作者最大的挑战。所谓当局者迷,当自己与家人亲身经历那些种种,如何冷静自持,摆脱个人感情的牵扯,都是至关重要的考量,也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与价值。

历史需要客观、公平——道理人人都懂,也都会说、会要求,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主观、经历和感受。《忽如归》是以个人家族史出发,带出一个大时代、一段大历史,台湾作家李敖对于这类纪实著作曾经严厉批评“狭隘的历史”,破碎的片段。



尽量客观 不带批判

戴小华坦言:“确实,要做纪实性的文章,要下很大功夫,过程很累,但尽量求正确、客观,搜集足够的佐证,忠于历史的详实性”。

《忽如归》里,她是其中一员,但却没有真正介入其中,并且将自己摆在第三者、旁观者的位置看待所有的人和事,不带着批判和控诉,以冷静文笔叙述,也因为时隔已久,时间平复了情绪,下笔时多了冷静。

“就像写历史的人,本身的笔要很冷静,不要有任何情绪化的语言在里头,并且必须要有真实的佐证,辅佐你的写作,你的故事,让人觉得不是造假,不是自己杜撰编造的‘小说’或一面之词,即使被人质疑,也能够拿出证明。”

《忽如归》是戴小华自己的家族故事,在纪实里头,又注入很深刻的情感,那些当事人都是自己的挚亲,其中有父亲的难、母亲的痛、姐姐的苦、弟弟的伤,还有自己的焦虑,而这些感情是自己所接触的,真真切切的感受,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



要在真实和客观里,依然冷静自持,说得容易,真正身处其中的人,牵动感情,牵动情绪的事,岂是机器那般可以按钮调整?所以中国评论家王纪人形容《忽如归》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一种隐隐的痛,可是这个痛不是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的,却又深入骨髓的刻骨铭心”。

前排左起为戴小华母亲回秀真及父亲戴克英,后排左起为大弟戴华光、戴小华及小弟戴国光。当父母归葬故里,戴华光沉冤得雪,戴家四姐弟各自归宿,戴华光定居沧州,以开西饼店为生;戴国光定居青岛,担任企业高管;大姐也在沧州买了墓地,远嫁马来西亚的戴小华则活跃于文化界,积极投入马中文化交流。一个家庭三代人,身心融于同一片土地。

失语痛苦 内心搏斗

很多人伤痛的记忆总是不愿被提起,甚至想方设法埋藏,或遗忘。在搜集历史证据、寻访知情者和当事人的过程,戴小华自己也多次挣扎过是否要继续书写这段故事。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在反复回忆和书写的过程,同样情绪波动,触动伤情而难以为继,对当事人的抗拒和逃避,绝对感同身受。

“要忆述伤痛,书写伤痛,等于要面对、揭露疮疤,很多当事人是绝口不提或根本不愿去回忆的……。许多幸存者守口如瓶,或是罹难者死无对证,这些都是失语的痛苦,或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更是因为当事人内心驱之不去的创伤,所以写或不写,其实很犹豫,一直在跟自己的内心搏斗。”

尽管纠结,她依然马不停蹄寻访和搜集资料,一次不够,二度再访,从各种管道慢慢搜集佐证,包括报章档案及当事人的来往家书。她对受访者说:“历史不能被淹没,历史的价值比这伤痛更重要,若没有人去书写、记录,许多真实的人和事就此湮灭了。”

看到旧杂志报道才知晓

时隔多年才书写那段过往,戴小华坦言“也许是好事,因为可以比较冷静处理”,另外可能就是事发时人不在现场,否则情绪可能会更深,更难控制。

“家里人都瞒着我,当时通讯也没现在这么发达,若非在理发店里的旧杂志上看到照片和报道,大概会继续被蒙在鼓里。那段最痛苦的时间,我母亲最痛苦的时候,我却不在她们身边。”

更焦虑的是,当时她的台湾护照已逾期,申办中的马来西亚护照仍未审批,虽然恨不得立刻飞回台湾陪伴母亲和姐弟,却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

“那个焦虑的心情真的是……(无法形容),真的是在一个星期内,头发白了一半!那时我才真的相信,伍子胥一夜白首的故事,原来在你很焦急,却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真的会不自觉的白了头发……”(情难自己,哽咽难语)。

戴小华新书《忽如归》在中台两岸引起轰动和评论热潮。 

活在三度空间的人

戴小华是台湾人、南洋媳妇,马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在“两岸三地”都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对于两地视野的历史评价,比许多人看得清楚,了解得更多。

她坦言,两岸人民各有立场,至于和两岸有历史渊源的南洋地区,上一代人明显有浓厚的中国情意结,这一代人则向往台湾,而她是“活在三度空间的人”——在台湾生长受教育,在南洋生活,中国是父母的家乡,也是她频密往来的文化交流之地,对每一个地方都有深厚感情。

不带着恨和偏见

“因为在每一个地方都长时间生活过、接触过,对每一个地方都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会有更好更深更广的视野,能够比较全面及客观的看人看事,在书写时对每一个地方都会带着一种爱和情,不带着恨和偏见去书写。”

“就像我父亲,他是国民党的军官,但他又很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最后把所有遗产捐给了家乡的学校,他觉得对家乡的父母有亏欠,所以自己能反馈的就尽量反馈。”

血脉相连,根植内心的感情,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切割的深刻不渝,也让她有更辽阔的视野和理智,书写历史的记忆。

台湾作家龙应台年前来马受访谈论《大江大海》时曾经说过,她是从台湾与中国的视角、从访谈人物的个人视角书写那些历史记忆,而她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有人从东南亚的视角、南洋的视角,写那一段中台国民党斗争史。

《忽如归》是继《大江大海》之后,另一部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纪实著作,是世事凑巧,促成了“间接圆满”的机缘,两人其实并无交集,确确实实是巧合。

各界媒体对“戴华光案”的报道。

政治犯视死如归

这些年,两岸关系始终胶着,时而剑拔弩张,《忽如归》所引起的关注,会否对两岸关系造成一定的冲击或影响,戴小华坦言“不晓得”,即便如此,书里的字字句句,由始至终并无任何怨恨,没有怪罪,哪怕许多人以“冤狱”形容戴华光事件,当事人却不觉得或曾说过“冤狱”二字。

戴华光和难友们明知与当权者对着干是去送死,依然视死如归,面对不正义的审判,依然振振有词“我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但不承认我有罪有错”;旁人七嘴八舌明知以卵击石、会拖累家人,却还一意孤行不自量力,亲人却无怨无悔支持;受难者之间没有怕死避忌,没有推卸或责怪,反而互相扶持,甚至准备牺牲性命,写下绝命书,让一个儿子为父回乡奔丧。

“对弟弟和难友们来说,希望两岸和平统一,民族不闹分裂,不被帝国主义牵制,有什么罪,有什么错?母亲为此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也影响小弟的就业,但没人怨恨,而是支持、肯定他的理想与坚持。”

最后死里逃生

“当他决定做那些事,当一个思想政治犯,与当时的政权唱反调,就已经作好准备必然要付出代价,没什么好怪的,即使对于告密者也没有怨恨,因为不是这个人告密,也会是另一个人告密,迟早的事,意料中的事。反而不曾想过的是最后居然能死里逃生,并且看到两岸三通,已经觉得很好,很快乐了。”

今天的两岸关系,是敏感话题,同胞之间被政治撕裂,《忽如归》可能引起省思,也可能触动敏感神经,对戴小华来说,此书“不单单记录一个不正义的时代,也记录一个有情义的时代,有其价值和特殊意义”,她更相信的是,绝大多数两岸人民都不想要战争。

【后记】

现在流行续集,于是俗套地问:“《忽如归》还会有续集吗?那被砍掉的十数万字。”

她答得干脆:“不会,也不需要,母亲和父亲已经合葬,回到他们的家了。”

在心中酝酿了近20年的“家事”写完了,父母的遗愿完成了,《忽如归》之于戴小华是“圆满了”,没有续集,但是,关于最后亲手“砍掉”的那10余万字,待他日心血来潮或有新想法时,可能自由发挥成另一部很纯粹的小说。那时……没有纪实和文学的顾虑。

反应

 

文教

李碧富与马燕图赞助印刷 《诗作欣赏100首》新书赠独中

(吉隆坡10日讯)退休报人李碧富与马中太平文化使者马燕图联合赞助印刷《诗作欣赏100首》新书,并赠送给全马各独中,以传达“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作欣赏100首》共收录逾百首新诗与古诗,作者来自海外及全国各州。

也是这新书联合赞助人兼茂闻出版社总经理的李碧富说,此书已送出63本予全马独中,属非卖品。

他今日为该新书推介礼致词时说,他于1965年进入《南洋商报》任职时,采访不少文坛新闻及写过评论文,也在中学时期写过散文,唯不会写诗,因此对于写诗作者甚感敬佩。

“若有机会,将与太平华人文化协会创会会长马燕图在太平举办诗作工作访,让诗作大师们能提拔后辈。”

此书推介人兼吉隆坡汉语桥俱乐部主席暨作家戴小华则说,她虽爱读诗,却从不敢轻易写诗,因她对诗抱有敬畏之心。

她认为,诗歌是最美的文学,也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读唐诗,不但因为它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更重要它能净化心灵,同时让人感受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

她指在201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诗词大会》,其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并在节目开播至今已走过6年的历程,而诗词所传承的中华文化,在这6年里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观众的精神素养。

戴小华之所以喜爱诗词,在于它具有各种美,包括形式美、音韵美、自然美、真情美等,而真情美包括爱国情、思乡情、骨肉情、男女情及朋友情。

《倾听马来西亚》“快手”点击率逾600万次

由戴小华策划的《倾听马来西亚》视频节目,自6月2日全球首播,并已播放马六甲、吉隆坡和槟城三集,受到许多关注和好评。

戴小华说,据今日的统计,这三集节目在中国‘快手正能量’网点击率已逾600万次,而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的面簿和优管点击率近60万次,点赞率则逾20万人。

“这节目构思主要是鉴于这两年多以来,国家经济受重创,许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而大马人该如何用自己熟悉及擅长的方式来尽一份微薄之力?

她指尤为重要的是呈现大马和谐包容的多元文化之美。这节目也展现出人文情怀的诗和散文,并拍成视频,让大家去感受、体会及思索。

她强调:“心存阳光必有诗和远方,心中有爱何惧人间荒凉。生活,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出席者包括大马中资企业总商会总财政杨志军、《南洋商报》东海岸区顾问林杨枫、大马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名誉总会长拿督丁重城、红蜻蜓出版社董事李子平、大马精武体育会联合总会前总会长拿督陈美成、天狼星诗社副秘书长拿督黄素珠、企点世界文化传媒创办人拿汀彭于玲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