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爱恨城市

塞车、噪音、拥挤、忙碌、紧张、压力、纸醉金迷、一雨成灾……所有关于城市的印象和感觉,都是倾向负面,尤其白天的城市,几乎没有迷人之处,只有夜晚的灯光偶尔眩惑人心,短瞬惊艳,而后继续埋首生活,压抑满心的烦躁,不让任性张狂。

城市包容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从寄居的过客到落地生根的居民,在各种纷杂的爱恨情绪下,有多少人曾经扪心自问过,总是对城市予取予求的自己,曾经为城市付出什么?



图:何雪琳

心领神会

城市美学

有人迷恋于城市的夜景,似繁星的点点灯火与闪烁霓虹,但当把所有的城市夜景打上马赛克之后,每一个城市的图案都仅剩一片模糊,没什么不同。灯光、建筑、亮丽橱窗、刻意种植的花草景观、燃放烟火的活动、车水马龙拥挤的繁荣画面……这就是所谓的城市之美吗?所谓的城市魅力,是流于表面的景观或昼夜更迭、跟随环境变化的情绪起伏?

迂野阁创办人兼美学导师许斗达戳破城市美的表层:“那只是视觉上的、美丽的表象,但美学是感受性的,非理性、非逻辑性的。”——以上种种,都不是城市美学的真义,而是属于自己的一种信仰,自然演化的心情与发自内心的感动。



美国都市设计学家克维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中,将建筑空间衍生出的光和影、声音、色彩、活动,构成品味城市美学的指标;许斗达则将城市美学进一步延伸到“非理性、非逻辑性的感受层面”,简言之,用眼看,用心体会——心领神会。

“许多人对美有很大的错误认知,都用美丽的美去看待一座城市,可是美学(aesthetic)真正的意思是感官学或感性学,或者更简单诠释——美是一种感受。所以,若要感受一座城市的美,不论白天或晚上,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美,干净是一种感受,肮脏也是一种感受,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一种感受。”

“但是,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或者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自己居住的城市,所见所闻所感,都是资讯里面的城市,面子书里的城市,媒体里的城市,曾几何时真正去认识、感受、探索、参与过这个收容自己、包容自己的城市?”

重新认识生活的城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性格,不论是具有历史背景的槟城、吉隆坡、马六甲或新山,或是后来新兴的布城、赛城,都有各自的魅力。

槟城的发展同样密集,塞车问题日趋严重,但人们还是怡然自得地生活着;在峇株巴辖,尽管已是网络时代,资讯科技无孔不入,但当地却依然保守,生活在自己的模式里,对吉隆坡所发生的事、活动、发展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在居銮,他饶富兴味地听着兴隆咖啡馆老板述说当地生活风格;在怡保,入夜的老街区幽暗寂静,原来人们都住在外围,生活作息和吉隆坡完全不同;在巴厘岛,没有冷气,到处都要晒太阳、汗流浃背,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生活的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

走过大城小镇,有了对比,才发现彼此的不同,就像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所形容——回头一看,好像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城,自己成长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个城市,只是生活在里面,面对许多工作与生活难题,有很多的压力和抱怨,但其实这些抱怨都没有针对这个城市。”

要以不同观点和眼光,重新认识这座孕育他成长的城市,才能唤醒人们对本身所居住城市的重视,而要塑造自我风格的城市,唤醒民众的美学意识是第一要事,唯有培养美感思维,才能打破自我隔离的墙,真正与城市共存共荣。——许斗达

别用遗憾抱怨城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如此形容人与城市的关系——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但是,对于要如何定位老城和新城、如何想象及绘测未来的蓝图、怎样达成永续发展……其实从来没有人真正提问过,仅仅是在城市里居住、生活、工作,却和城市极其疏离,仿若漂浮在城市的幽灵。

大部分人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当成“城市过客”,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来到城市,赚钱、生活、离开。即使最后离不开,也没有(或不愿?)深植归属感,而是用遗憾继续对城市生活的抱怨,继续归咎城市的不快乐生活。

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感受最深刻,也很尴尬。

“一到新年期间,就会明显感觉到拥挤的吉隆坡瞬间成了空城,所有人都离开城市,吉隆坡被‘抛弃’了,而留下来的人,可能住得太久了,习惯了,也没有察觉到这个城市需要什么、需要为这个城市做什么,就是一直住着,一直住着……城市对人们来说,除了赚钱让生活更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白天的城市,人们压抑、压力;夜晚的城市,是释放的符号。当城市睡着了,还有许多人依然舍不得睡,不想一睁开眼,就要回到一本正经的囚牢中烦躁抱怨。

看不见的城市

一座城市,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观看、欣赏、感受——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不仅有视觉。许斗达正在学习的是,从视觉到感官,再从感官到视觉,重新认识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发掘过去看不见的美与丑,省思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的想象。

视觉吉隆坡

许斗达这么说:“人们会到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城市本身,而是要来感受和体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情、生活、味道、特色、气质。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卖Gucci、Prada、LV,都只看到大型购物商场,那全世界的城市都没什么不同。”

扪心自问——我们所看到的城市,是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和感觉出发,还是从旅游介绍看自己的城市?或许更贴近的事实——我们从购物商场去感觉这个城市。但是这个我们口中抱怨、心中厌倦的城市,在外国游客看来却是别具魅力,以致我们必须反过来从外国游客的视角,重新去认识或欣赏自家的城市。

“曾经很熟悉的茨厂街,如今却感觉很别扭,以前读书时常去溜达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一个专门给游客和移工去的地方,土生土长的我们似乎除了新年前办年货,平常都不会再去,但是茨厂街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的生活,真真实实存在于视觉里的事物,比如生活习俗、经验、老房子、旧景观,在那里仍然能找到很好的老瓷器、瓷碗、磁碟、干货、鲜花……可是却遗落在我们的视角之外了。”

视觉吉隆坡,仅剩下双峰塔、购物商场、高速大道、高楼建筑、高架天桥……所有的抱怨,其实都是对城市不公平的对待,对城市的亏欠,因为从来没有打从心里认识它,没有真正从生活上去感受它,尝试改变它的不足,只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寄居在城市,吸取它的养分,然后就想一走了之。

嗅觉吉隆坡

城市是有味道的,人们的嗅觉也没有失灵,只是没有传达到大脑里而不知不觉,偶尔感知却匆匆掩鼻走避。问一问人,这个城市的味道是什么?也许换来的是皱眉嫌弃或茫然无知,遑论在岁月变迁中,跟着改变的五味杂陈。

“走过百年历史的吉隆坡,味道也一直在变。以前走在茨厂街,走在大街,嗅到的是沟渠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现在也不见得好,可能换成了工业的味道,很不真实的味道。”

但是这些所谓的不好的味道,其实都是生活的味道,居住在城市的我们,长期共同制造出来的味道。

味觉吉隆坡

吉隆坡的各种菜肴和小吃,从早期第一波华人移工所带来的味道,到后来逐渐混杂各种异国风味的新移工时代,人们感叹古早味正在消失,以讨好各国游客和满足外劳口味的食物,改变了茨厂街的味道。但是,我们却打从心里抗拒这样的改变,忘了当初我们的祖先,如何来到这里,改变这里的生活习惯、味觉习惯、嗅觉感官、相处习惯、工作模式,最后把自己和整座城市隔绝、隔离出来,然后自怜自艾地说着“感觉陌生”、“感觉疏离”等话语。

美的觉醒,是重新“看到”、“听到”、“嗅到”、“触摸到”、“品味到”,是自身的觉醒,也是众人的觉醒。 ——台湾美学大师蒋勋《美的觉醒》

城市化起点

沿河而兴

当人们总是抱怨城市的不好,逃避甚至拒绝丑陋的内容,并不能实质地改变什么,更应该思考和检讨的是,这些被嫌弃、不愿面对的碍眼丑陋,其实正是每一个寄居者的长期忽视,任其变成今天的模样。人们总是一味索取、消耗城市的资源,集体蹂躏这个默默抚育人们成长的城市,却对其不闻不问,没有想过要去爱惜它。

许斗达记忆中烙刻的吉隆坡,是安邦路的黎明小学,后边有马来村庄与嬉戏的河,道路两旁有很多大树,每到某个时节,就开满小黄花,风吹过,遍地黄花,一年一度的书展,就在马华大厦,带着兴奋的心情,走着去沐浴书香,小小的人总是觉得天空都被大树“遮盖”了,炎阳穿不透的阴凉。

当公寓越来越多,人们住得越来越高,周遭环境越来越密集狭隘,曾经的小学早已不在,大树与黄花让路给车水马龙,阳光照晒的范围越来越多,吉隆坡的影像变得越来越模糊与陌生。生活形态开始改变,公寓和住宅区圈起围栏,曾经的山林和水坝越来越远,仅剩甲洞森林研究院堪称自然景观,再不就更远的淡江、乌鲁冷月……

“当我们与城市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其实最明显的就是与河流的关系越来越远。”

感觉不到河流存在

人类文明是与河流共生,城市化的起点是沿河而兴,当人们的生活与河流关系还密切时,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和关心,即使多了一件垃圾会无比明显,当自来水给予生活便利后,河流逐渐从视线中消失,甚至在城市化的进程,被高楼建筑、桥梁、马路、轻快铁站等硬体设施“匿藏”,沦为“比较大的沟渠”甚至是“排污道”,感觉不到河流的存在。

尼罗河孕育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每一年准时泛滥的河流,退潮时留下肥沃的土地,就是法老王开始计算及分拨土地耕种的时候,因而造就了埃及人强大的几何学数理;中国的黄河,不定时泛滥,经常改道,促使中国人自古就学会随时最好准备,面对灾难,面对生活中随时出现的变化。反观马来西亚人与河流,又发展出怎样的关系?

“要认识所居城市,首先就要找回河流与人的关系。唯有重新认知到是这条河流孕育了我们的祖辈,孕育了这座城市,孕育了今天的我们,才会有感恩之心,知道生命不容易,生活不容易,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我们一直都与大自然共存。”

找回遗忘了的关系,灌溉感恩的心念,关心之情就自然而然。

从1980年代至今,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启动“生命之河”计划,一次又一次拨款清理河流,复原垂死的河流,却总是失败告终,许斗达认为关键在于“只有市政局在做,没有老百姓的参与”。

“人们总是用推卸责任的心态去对待居住的城市,将一切视为地方政府的责任。”

倘若依然延续一直以来的模式——市政局形式化的“通知”市民要清理河流,结果将是重复的失败,永远不会有人理会,因为“这条河流跟我有什么关系?”

找回彼此渊源联系

美国有位艺术家偏爱用艺术手法,找回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将大楼用布包扎起来,也试过拉一条布,从加利福尼亚城市拉到海湾,带有寻找城市与海的关系的意味;此后在小镇里拉了3公里的黄布,将3个城镇之间系在一起,找回彼此的渊源联系。

美化城市不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人们的美学意识,亦即重新找回关系、重新去感受,而不是从逻辑上、形式上去认识一座城市,更不是仅仅是一个挂牌、口号或形式,即使每天擦身而过,却不知任何进展、故事、彼此的关系,犹如一幅城市插图。

如果有一天,吉隆坡人会追问“吖,这条河流怎么样了”,那才有可能真正清洁,真正美化,起死回生,也只有真正认识城市里的河,甚至有一天可以跳到河流嬉戏的时候,就是开始爱上城市、欣赏城市的时候。

包容美与丑

要改善甚至塑造有自我风格的城市,唤醒民众的美学意识是首要功课——对身处环境的认知与用心,对美的思维,唤醒麻木的感官,重拾在地精神,包容和接纳一座城市里的美和丑,培养出对这座城市的爱与关心。

近年开始有年轻人在吉隆坡写生,但多数人的习惯或是下意识的审美观,是美丽的建筑,美丽的景观,绚丽的夜景,谁会想到去画垃圾堆,甚至举办一个画展或摄影展,将吉隆坡最肮脏、最讨厌的状况呈现在人前?

有个西班牙摄影师,却以秋杰路变性人跳舞的后台,或是站街的妓女之类为题材角度,并且举办个展,让这些一直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却被选择性地漠视、抗拒、排斥掉的“丑陋、肮脏、不完美”的真实,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

“或许那个时候大家就会开始关心,怎么我们的城市居然是这样?这些是外国人所看到的不一样的城市,但我们却只是看到旅游宣传里头的城市。许多西方艺术家如今也通过艺术手法,唤醒人们反思,有者将流浪汉做成雕像,放在博物馆里展示,让人们忽略不掉,看傻了眼,不得不承认城市里的不完美。”

倘若只是选择性地展现美,选择性看见表象的完美,那又何来改进的必要?但事实却是,这样的美并不真实,甚至矫情。唯有将“看不见的城市”全部摊出来、露出来,让人们真正的、认真的去看待并且接纳,才会想要改变。

塑造城市的美与幸福,人人都有责任。问问自己——希望住在什么样的城市里?心目中的城市,该是怎样的一种美?为自己居住的城市,做过什么?可曾关心过居住城市的好与不好?是谁让城市里的不完美变得越来越堕落?

重新找回城市与山水的关系,或许是爱上所居城市的开始,唯有懂得包容和接纳城市的美与丑,才有可能去改变其中的不足和不理想,有望谈城市的未来。——许斗达

反应

 

财经新闻

城市人路上年花580小时 塞车耗油68亿

(八打灵再也21日讯)城市居民因交通拥挤堵塞,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时间年计580小时,也白白耗掉了68亿令吉左右的燃油费。

此数据是根据巴生谷每天约220万辆车在高峰时段(即早上6时至9时)驶入首都时的平均交通拥堵情况,所估算的结果,车主平均耗时135分钟或2小时15分钟在路上。

一般来说,在车龙中的车辆,每堵塞1小时就会消耗掉2.6升燃油。

目前,补贴燃油RON95的零售价格为每升2令吉零5仙,而巴生谷去年的人口估计为700万人。

每日600万车入隆市

据《马来西亚前锋报》报道,博特拉大学道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德华博士说,根据吉隆坡市政厅去年的一项研究,平均每天有600万辆汽车进入首都吉隆坡。

“在高峰时段,尤其是早上6时至9时,每天进入首都的车辆数量达220万辆,导致交通拥堵,车主消耗长时间在车内。”

据指出,每逢周二和周四,车主在交通高峰时段受困车龙中,而周一和周五的堵塞状况更严重,或达180分钟或3小时。

90%一人一车致拥堵

根据大马汽车商公会(MAA)数据,我国汽车总销量从前年的72万1177辆增至去年的79万9731辆,创下历来新高,按年增长约11%。

刘德华说,大马人对私家车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几乎90%道路使用者每天独自驾驶,成为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此浪费时间的行为带给国家经济上的损失,政府需寻策解决。”

他说,人们每天被逼面对交通拥堵,是导致路霸、危险驾驶等案件飙升的原因之一,因为长时间困在车内,让人们很容易失控。

“不仅如此,车辆排放一氧化碳废气造成空气污染,仅次于最大污染源头的制造业。此问题若不妥善解决,环境污染将持续,尤其是全国各大城市。”

刘德华说,在城市地区修建各种高速公路,并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长远之计。

“修建高速公路只是一个中期解决方案,因为几年后,路上车辆增加,同样的问题又重复出现。”

他说,相反地,政府应设法改变道路使用者的习惯,让他们放弃开车,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

长远来看,这才是最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