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抗疫

美国每66人1染疫 全球冠病确诊近2000万例

(华盛顿9日讯)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迫近2000万大关,累计超过72万人死亡。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日预估,全球冠病确诊病例将于本月8日到9日突破2000万例。

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确诊人数8日突破500万人大关,比第二位的巴西还多出近210万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8月初估计,疫苗最快将可在年底前面市。

美国人口数近3.3亿,500万例确诊等于每66人中就有1人染疫,死亡人数则是超过16万2000人,将近全球四分之一。

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西5日指出,至少有一款疫苗能在年底前完成测试并推出市场。特朗普对此更为乐观,他说到11月3日总统大选当时,美国已经能使用大批量产的疫苗。

福西:疫苗或50%有效

此外,福西7日表示,潜在的冠病疫苗的有效性可能为50%至60%,这意味着仍需要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冠病疫情传播。 

福西在布朗大学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上说:“我们还不知道它的有效性是多少。我们不知道是50%还是60%,我希望它是75%或更多。但研发出有效性为98%的(冠病疫苗)可能性并不大,这意味着你永远不能抛弃保持公共卫生的(这些)做法。”

反应

 

德国之声

SIPRI报告:中国核武库扩大速度超越他国

(斯德哥尔摩17日讯)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周日(6月16日)发布年度报告,估计中国核武库的弹头数规模已从2023年1月的410枚,增加到2024年1月的500枚,并且可能持续扩大。

SIPRI分析认为,尽管中国核武库存仍远小于美国(5044枚核弹头)及俄罗斯(5580枚核弹头),但按照其军事发展情况,中国可能在未来10年大幅扩大洲际弹道导弹(ICBM)总数,甚至超越美国和俄罗斯。报告估计,中国当前有238枚洲际弹道导弹,美国有800枚,俄罗斯有1244枚。

SIPRI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资深研究员克里斯滕森(Hans M. Kristensen)表示,中国扩大其核武库的速度比其他国家都来得快。不过他也说,“几乎所有拥核国家都制定了计划,或大力推动核武力量”。

报告点出,全球当前拥有核武的9个国家,包含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及以色列,都持续对核武库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部分国家也在扩大部署核武。

全球限核开倒车 

据SIPRI统计,截至今年1月为止,全球核弹头头总数估计为1万2121枚,90%都由美国与俄罗斯所有,其中约9585枚可用,其他则是冷战时期除役但尚未完全拆除的弹头。实际装载在导弹与飞机上的核弹头则有3904枚,对比2023年增加了60枚,且约有2100枚已部署的弹头处于“高度战备状态”。

报告称,被置于“高度战备状态”的弹头几乎都属于美国及俄罗斯。据信,此次也是中国首度在非战争时期,把少量装在导弹上的核弹头部署为“高度战备状态”。

SIPRI主任史密斯(Dan Smith)表示:“随着冷战时期的武器逐步汰除,全球核弹头总数持续下降。但遗憾的是,我们依旧看到作战用的核弹头数量逐年增加。”史密斯认为,全球核弹头扩张的趋势可能持续,且将在未来几年加速增长。

SIPRI年度报告形容,核武军控以及裁军外交在2023年遭遇重大挫折。一方面,俄罗斯在去年11月撤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批准;另一方面,在俄罗斯继续攻打乌克兰、西方军援乌克兰的情况下,俄方也多次扬言不排除动核,并于今年5月在乌克兰边境进行战术核武演习。

史密斯称,当前正处于“人类历史最危险的时期之一”,除了生态破坏之外,政治竞争、经济不平等、军备竞赛加速等问题,都成为冲突未爆弹。

SIPRI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主任温威尔弗雷德(Wilfred Wan)指出:“自冷战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核武器在国际关系中发挥过如此重要的作用……很难相信,距离5个最大拥核国领导人共同重申‘核战战不可能获胜,也打不得’,才刚过了2年。”

白宫官员:美或扩大核武库

本月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深官员瓦迪(Pranay Vaddi)称,美国可能被迫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更多战略核武器,因应来自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对手日益增长的威胁。

瓦迪主张,在对手的军备不变的情况下,美方未来几年内可能有一天要增加核武部署。“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会做出决定,需要更多核武来威慑我们的对手、保护美国人民及我们的盟友和伙伴。”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呼吁美国停止破坏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并主张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对无核武国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并称其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准”,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

不过,美国国防部去年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曾指出,中国仍在建设其战略核武库;截至2023年5月,中国极有可能已经积累了500枚核弹头。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