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多重用药风险高

家庭药物管理/下篇     报道·陈绛雪  摄影·陈成发、互联网

年纪增长,身体就能机能退化,慢性疾病也接踵而至,家中药物越来越多,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每一次拿药就是两三个月的剂量,一吃就是长期。除了医生开的处方药物,还有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物和保健品,“多重用药”(Polypharmacy)已成极其普遍的常态。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2019年8月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14.5%长者“多重用药”,亦即同时服用5种或以上的药物,一些甚至服用多达18种药物!年老、少数族裔群体、教育程度较低、有过住院、急诊室就诊、就医记录、使用保健卡和患有慢性疾病以及行动障碍的人,多重用药的几率偏高。

研究指出,先进国家超过50%的年长者面临多种慢性疾病的困扰,往往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控制病情。

于是,疑问来了:一个人,一种疾病,真的需要吃那么多药吗?

保健品真的有必要或能够帮助改善病情减少用药吗?

着重剂量和治疗期

国际医药大学(IMU)药剂讲师及实践员张锦平坦言,医务人员或药剂师每一次开药都会考虑病人所需要的剂量和治疗期的长短,所以每一次会发1至2个月的药量,一是避免药物被浪费,其次是避免病人囤积药物,至于药物种类,单单心脏病就可能需要4到5种药物,但也确实有其必要。

国际医药大学医药保健科刘晏羽医生进一步指出,“药物太多”或“多重用药”的问题根本很多时候在于医患缺乏双向沟通,没有理清或真正了解“为什么需要吃那些药?”、“什么原因需要开始服药?”、“什么原因需要长期服药那些药?”

多数时候,医患不存在双向沟通,而是单方面指示或单方面决定——医生说需要吃药病人就吃;医生开两个月疗程的药量,患者吃了几天觉得没改善就自行停药。

“沟通是为了解服药的原因,并且双方同意在一个期间尝试用药的效果和进展。”

刘晏羽以高血压为例,最先阶段并非直接用药,而是通过调整生活、饮食和运动方式,用1至3个月的时间降低血压,若没有明显改善才会开始用药1至2个星期检视反应。

“之后让病人回来告诉我,对有关药物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副作用?若是没有问题,才会开1到2个月疗程的剂量;若觉得有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就再商量需不需要更换药物,如此一来则可避免药物浪费或囤积太多长期药物。”

不控制难达绩效

张锦平补充,药剂师则会采用各种方法协助医患有替代选择,以减少药物或剂量,让患者更容易服从药物疗程。

无论如何,他说,若单靠药物而没有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也难以达到控制和治疗绩效,反而病情恶化,逐渐增加药物种类和剂量。

“患者需要增加服用药物往往是因为不够自律,没有遵守指示及控制饮食和生活,以致病情恶化而必须增加药物。”

【慎选及服用补品/保健品】忌与药物冲突

必须记得——补品也是一种药,是药就须适量、正确服用,一旦过量或滥用,必然会有副作用,未被证实或未有公开案例,不代表风险不存在。

张锦平强调:“切勿相信或服用来历不明的补品/保健品,更别将补助品作为替代药物,在使用任何补助品之前务必让医务人员确认或检测内含成分,确定是安全、经药检局审核通过注册的才可使用。”

关于补助品化验出渗杂了类固醇、糖尿病药物甚至是重金属成分的事件时有报道。

另外,不同的辅助品也有不同成分和药性,患者必须确定、了解并且重视本身所服食的补助品成分以及安全性,尤其不能和药物冲突。

补助品3大重点

刘晏羽则提醒人们记住三大重点:
■补助品不该有“马上/迅速能够降低某些指数”的成分,否则极大可能就是含有药性成分。
■必须明确知道要开始吃补助品的原因
■在同一时候不要吃超过1种补助品(尤其是同样用途的辅助品)

所谓补助品,就是“补充”、“帮助”,而不是“替代”。

现代人俨然将补助品当正餐,有人因为没有解决腰酸背痛的问题,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介绍他吃补助品,结果为了针对一个问题,同时吃着13种补助品!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究竟是吃13种所谓的补品比较好,还是吃一种正规的治疗药物解决问题更好?”

当一个人吃太多补助品时,不妨停下来好好思考:“为什么我要吃这么多补助品?”。

一个人因为红血球低所以服食补充铁质的补助品——这很正确、很明确。

然而,多数人服食补助品却是“不清不楚”,初期觉得有效,之后再吃第二种、第三种……结果是心理作用发酵,觉得“花了这么多钱,应该是有感觉/有效的”,事实不过是“安慰剂效用”。

更甚的是,过量服用补助品、滥用补助品,以致肾、肝等脏器功能出现衰竭症状,却难以确认真正的导因。

吃多同样无益健康

不要以为“补助品”不是药,只是食物、营养和所谓的天然元素,和药物没有冲突,所以没有副作用,没有后遗症。

刘晏羽直言“这是错误的观念”,每一种吃进去的食物,即使是吃饭,也含有各种成分,吃多了同样无益健康。

“没有一样吃进身体的东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补助品也有其副作用,只是人们不知道、没注意、没发现是哪一些副作用。”

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情期间,维他命也是一度被宣传得沸沸扬扬的“抗议秘方”之一,张锦平坦言“用维他命C提高免疫力可对抗冠病”其实是不正确的说法,过量使用高剂量的维他命C反而会造成腹泻。

Doctor Shopping要不得!

许多患者“货比三家”的行为称为“Doctor Shopping”,意即征求不同医生的意见,但却不和每一个医生说明其他医生的意见或开了什么药,这就是造成“多重用药”的琼中一个主因。

“比如医生A开给该名患者某些药物,患者又去见医生B,却不告知医生A的意见以及所开的药物,于是医生B在不知情下又开了某一些药物,患者又去找医生C,如是重复。每一个医生之间没有联系没有沟通,病人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重复吃着同样的药,甚至可能吃过量、药性冲突的药,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

张锦平强调,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必须见同一个医生,若要更换医生,必须确保携带个人病历和用药史,让另一个医生清楚了解情况,也让医生之间有机会沟通,才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恰当的疗程和药物。

“多重用药”对病情不一定有帮助,反之,用药越多,出现不良反应(副作用)的风险就越高,还会影响原本的药效,提高医疗成本,加重社会负担。
此外,每天吃太多的药,也很容易造成忘记吃某些药或是无法准时服药,以致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同理,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须让每一个医生清楚了解本身的经历和服用药物,以免重复用药。

张锦平/刘晏羽总结:

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要适量、适度;一旦过量、过度,都会物极必反。别用“非黑即白”的观念定论药物伤器官,常规药物的优势在于已经科学验证等,有准确的使用剂量;无论中药、西药或补助品,在适合的剂量之下有助治疗,过量则反效果。

反应

 

商余

【缅怀张木钦】 陈绛雪 | 悼念张总

文|陈绛雪

张总是我最敬仰的老总,没有之一。 

同事发来消息时,临近夕阳,窗外正风雨。 

对于张总的认识,先是报馆前辈们的口述事迹,开始堆砌对“神级老总”的最初印象;而后,从他的著作和文章加深了那一股景仰。 

张总的故事,始终在报馆里流传。 

突然有一天,看到退休多年的“江湖第一笔”重出江湖写专栏,针砭时弊,深入浅出,虽无笔落惊风雨,但精辟到位,犹如看连载小说般,一日不漏。 

洞察力敏锐

每日读后感,虽然退休超过二十载,老人家洞察力依然敏锐,对政治、对社稷、对人性的评析依然尖锐通透,心思清明。每每出招,直指要害,却又从不把任何一招使尽使绝,而是点到即止留余地,名副其实君子剑。 

谩骂成风的社交平台,每一天每一贴文都能看到不容异见、肆意辱骂套罪名的粗俗留言,而张总一如传说中的雷打不动,老神在在,不曾动怒,以淡然回应无理,以四両拨千斤回怼剑拔弩张,文化修养和功力立见高下。 

对前辈的印象,进一步升级到“风光齐月”4个字。温润谦和,君子坦荡,带着傲骨。 

《南洋商报》创立95周年之际,终于得以面对面访问久仰大名的前老总,见识本尊的庐山真面目,有刹那的愕然,身形瘦削如清风道骨的老人家,和脑子里刻划的“张总印象”截然不同。笔触锋芒尖锐,一击中的,对时局对人性通透,都变成了毫无杀伤力的温文儒雅。 

不吝启示后辈

一席访谈,从南洋的前尘今朝到媒体的时代巨变;从社稷到国际的时移势易到新时代的媒体工作;从老家故乡麻坡到风花雪月。没有前辈的倚老卖老,只有深厚涵养的谦卑,对一个后辈不吝鼓励和启示。 

那一场带着仰望而来的访谈,不知不觉成了随性而谈,聊啊聊,聊了一个下午,临走前,一句“有空再来坐坐”,谁曾想会是唯一的见面和到访? 

之后,偶尔几次在面簿私讯,或对一些报道的有感而发,或对一些课题的看法,得前辈指教点拨,不吝分享,心怀感激,受宠若惊;虽无缘拜于麾下,却有缘求教,深感有幸。 

有一段日子,突然不见勤于笔耕的张总文字,以为悄然引退江湖,私讯方知久病在身,住院治疗,在家休养……一度重新写文,偶尔分享生活,虽已不再日日更新,仍能见老总安在。 

一切仿若昨日,却传来病逝讯息。 

生老病死虽是生命定律,但是,有一些人的离去,总会留下说不出的感伤和怀念。

永别张总。走完红尘这一遭,离苦得乐。张总,您安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