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民间文献和文物 是应对争端的武器?

报道|洪诗迪、李明珠    图片|受访者提供

有言道,今日的生活是明日的历史,但说到“历史”,人们更为熟悉的都是官方保有的,以及对国家重大事件的相关记录,往往都忽略了没有被官方记载,以及属于我们华人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并对华社极为重要的民间文献。

然而,2019年7月,槟城大山脚拥有百年历史的伯公埕玄天庙失火,以及国庆日凌晨在彭亨关丹的百年山镇林明发生的严峻大火,不仅将已经有65年历史的林明民众图书馆烧毁,包括馆藏的珍稀文献和文物都在一夜间被烧成了灰烬。在深感悲痛的同时也敲响了文保警钟,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文献和文物应该获得更多的重视,保存和研究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自然留存历史文本

不同于官方保有的历史,民间文献是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或自然留存的历史文本,它所承载的是老百姓的历史记忆,亦是一个能让我们更了解先人的真实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正因这些历史文献都散存在民间,所以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展开田野调查和采集,将没有被记录和保存的资料重新整理和构建出来。

根据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廖文辉博士长达数年的田野经验,他将民间文献分成8种类:

(1)地方社团、学校和神庙出版的纪念特刊;

(2)碑铭;

(3)口述资料;

(4)老照片;

(5)义山文献;

(6)日记和书信;

(7)乡音戏曲;

(8)其他特殊的文献资料。

其中要属地方社团和学校资料、神庙碑铭及口述资料最常用。

他说:“也许你会质疑口述资料的准确性,的确人的记忆也是有限的,难免会存有误记或是主观的成分,所以我们访问的对象就得要有一定的量,将获取的口述资料互相对照,同时也要对照其他的文献资料去做判断,并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民间文献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还原华人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弥补华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精良武器应对争端

对此,林连玉基金会文化资产保存基金专业委员兼纸质类修复专家郑美玉亦说道:“文献是很重要的史料,毕竟历史学家必须‘以证据说话’,所以若我们没有史料,那我们说的就无法成为一个事实。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面对国民地位的问题,虽然说宪法保障了我们的地位,但很多时候就有‘有心人’会挑起各种争端,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哑口无言,必须以更精良的‘武器’去应对,以维护我们华人在这块土地的贡献和地位。而在我看来,对我们最有利的武器就是保存良好的文献。

没错,这就是为何大马人一定要将更多的文史资料整理和呈现出来,若没有加紧脚步及有系统地去采集和整理,那在种种原因之下消失的史料就会越多,而华人在这块土地上的足迹也会随之消失。

方兴未艾 加速采集

近年来,虽然民间文献已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亦有大量的民间文献被整理出版,而在马来西亚最早将民间文献整理出版,同时也较广为人知的就有傅吾康和陈铁凡的《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及张少宽的《槟榔屿福建公冢暨家冢碑铭集》,但大马人在研究上却还存在极大的不足和挑战。

廖文辉说:“民间文献对马来西亚学术界仍是一个挺新的概念,近10年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但却不像张少宽、李永球和张吉安等民间文史工作者般长期且大量地去做,而会下乡采集文献资料的更少,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情况是方兴未艾,仍有很多有待加强的空间,特别是我们还缺乏一个较有系统的团队,现在几乎都是各做各的。

“同时,提到的主要民间文史工作者中,除张少宽曾将采集的文献整理出版外,包括李永球和张吉安都只是采集和撰写,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汇编和出版,而他们采集到的都是很珍贵的文献资料,尤其张吉安十余年时间都专注在南洋民间说唱和曲艺娱乐的采集上,他的典藏在马新可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拓展研究范围视野

“至于李永球则利用在地的优势,以自己的家乡霹雳太平为起点,同样是历经十余年的耕耘才逐渐扩大至全马和南洋各地,内容都侧重在民间信仰、语言、传说和人生礼仪等领域上。这些民间文史工作者能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凭的就是一股对华人文化的兴趣和韧劲。至于学术人员在这方面的贡献,除了杜忠全在民间韵文的采集,苏庆华的过番歌和民间信仰的研究之外,其他的可说是凤毛麟角。

“其实我们的文献记录较少的部分,主要都是宗教组织、民间信仰和组成华人社会基层结构的村落,这必须得通过大量的田野采集才能有所成,同时也有便于拓展我们的研究范围和视野。

“但我们一定要加快速度去采集,正因为很多的民间文献都是隐藏在老百姓手中,或是收藏在地方的社团会馆里,很多时候若老百姓没有意识到那是重要的史料就会被清理掉,即使没有被清理掉,纸张放久了会脆化,甚至是碰到水灾或火灾等,那就永远都无法被复原了,所以民众缺乏保存意识和圈内缺乏研究人员都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而他目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散布讯息,让人们了解到自己手中握有的也许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希望他们能将之转交给相关的专业人士去做研究和整理。

电子化保存文献  

然而,除了缺乏保存意识和研究人员外,我们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隐患”,那就是落后的保存技术。

郑美玉说:“保存技术是会随时代进步的,但我们的保存技术却一直都处在落后的状态,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其实其他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和更新保存技术,最主要是他们的历史较长久,他们已经感受到老化的征兆,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去研发出更好的技术来做保存和修复;相较之下,马来西亚就还‘年轻’。其二就是我们没有天灾,也没有一年四季,长年都处在炎热的气候,自然就没那么快感受到纸张的‘老化’,也不会投入资金去研发和更新技术。”

纸本篡改造假有限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危机意识,很多时候都是事情发生了,大马人才会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正如林明的那场严峻大火,林明民众图书馆总务曾国来就说道:“那时候馆内已经收藏了65年的民间文物都被烧毁,包括锡矿物件、已绝版的锡矿公司的40年服务徽章、活动记录文件、以及林明作家原上草作品集的原稿等都再找不回来了。但幸运的是,它们都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林明民众图书馆主席周益仁则说:“因为林明长年都面对水患的威胁,所以我们一直都只做足防水措施,却从未想过大火也会对它们带来巨大的破坏。但重建后的新馆,我们将会增设防火设备,以避免悲剧重演。”

而林明民众图书馆重建工委会主席拿督陈智耀博士更提议要将新馆与旅游结合,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也带动林明的旅游业。

回归保存技术的议题,郑美玉更补充道:“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任何事情都在追求电子化,很多人就认为文献也应该要电子化,但其实在很多的正规场合都倾向相信纸张的力量,尤其纸版能篡改或造假的空间较有限,而且我们目前也有相关的技术能验证它们的真实性,所以在这方面,我还是相信纸张的力量。”

活化再利用

关于文保的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化再利用,即透过媒体报道和讲座活动向大众推广,提高民众对文物和文献保存的意识。

除了学术性那部分,非学术性的民间记录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史料,例如《城视报》就是一份专为乔治市的地方生活和文化做记录,并以更加轻松和有趣的方式向大众推广的刊物。

出版总监庄家源说:“我认为民间记录在某程度上也是一种田野调查。或许在10至20年之后,它就会成为一个很丰富的材料,为往后要做研究的人提供线索,所以现在写得越多、保留得越多对后来的研究人员就会越有利。虽说在笔调和处理上没有学术性的严谨,但它却能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方都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记载,我觉得这对一个社区或城市的发展是很好的过程。但同时的,我也认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看这些刊物的流通就知道了,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因此我很期待能有更多人的加入,当然不只是书写的部分,而是整个产业链,若我们能把这部分做好,我相信将能帮助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接触到。”

让海外了解大马华社

主编张丽珠则补充道:“确实,其实不管是文献或文史对社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你不会在短时间内看到很大的变化,以我们的经验为例,有很多读者通过阅读获知内容后,会开始理解自己原本不理解的,同时也开始对它们产生兴趣,甚至会启发人们去做同样的事情,好让更多的人能认识自己的社群。近年来我们也收到了来自海外的展览邀约,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可以让海外华人更了解马来西亚华社。”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警惕堡垒被内部攻破的危险/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

军队需紧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残酷历史。甲午之战的教训不容忘记。银弹、肉弹,往往比炮弹更有杀伤力。这是隐蔽战线的公开秘密,也是谍影幢幢的致命诱惑。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这是列宁的名言。反贪腐是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最近中国军方高层出现反贪腐风暴,背后就是炮弹不敌银弹的悲剧,前后两届的国防部长李尚福和魏凤和都被拉下马,都牵涉以权谋私的悲哀。

中国军队早就体验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危险。十几年前,中国军方就面对很多买官卖官的传言,无论是什么军阶都有价格,导致军内尸位素餐的人员不少。但习近平上台后,雷厉风行反贪,将徐才厚、郭伯雄等军头拉下马,整顿军中买卖官位的歪风,煞住了贪腐逆流,也开启近10年急速强军之路。

中国历史上对军队贪渎都有很多痛心疾首的例子,甲午战争失利就是典型例子。从军舰的数量与性能来看,中国不会输给日本,但开战之后,发现弹药库内的炮弹都被盗卖,偷梁换柱,五鬼搬运,换上砖头蒙塞,致使关键时刻无可用之弹药,终兵败黄海,北洋舰队一夕覆没。史家评论背后是清廷“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现象蔓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朝甲午之战的历史教训,岂容在共和国时代重演。

谍报难离情色

贪腐、谍影也常常和情色连在一起。中国近年拍摄的电视剧对此都有不少细致刻画,如胡歌、靳东、王凯、刘敏涛、王鸥等演出的《伪装者》就爆红,描绘抗战时期国共和日本谍报组织斗法的历史,引人入胜。在现实世界,年前中国外长秦刚突然被拉下马,踪影渺然,也传出他涉及桃色事件,与电视主播傅晓田有婚外情,甚至牵连中美谍影。不过秦刚在神隐一年多后传出“软着陆”,但有关细节仍待官方证实。

事实上,在外交的隐蔽战线上,谍对谍和双面谍都层出不穷。

1985年美国查出潜伏在中情局30多年的中国间谍金无怠,轰动全球,而美方揭发此案,也是因为中方的叛谍俞强声向华盛顿通风报信。这是特务世界的连环套,一环扣一环,奇正相生。后来金无怠在美国狱中用塑胶袋自杀身亡,也带走了很多的不解之谜。

俞强声的哥哥俞正声并没受到影响,后来还当上了政协主席。网上传言俞强声在美国隐姓埋名,但最后都难逃叛谍被追杀死亡的宿命。不过美方和中方迄今都没有对此表态,让事件还是蒙上了一层薄纱。

中国军队要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就需要紧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残酷历史。银弹、肉弹,往往比炮弹更有杀伤力。

这是隐蔽战线的公开秘密,也是谍影幢幢的致命诱惑。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