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澳门回归25周年 黄茅海跨海大桥通车

黄茅海跨海大桥,打通粤西地区的发展命脉。
报道:卢竞成
澳门回归25周年前夕,黄茅海跨海大桥通车,突破江门五邑侨乡与茂名、湛江等粤西城市与粤东的地理阻隔,与深中通道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大湾区的一体化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项世界级交通枢纽亮相——黄茅海跨海大桥及通道于12月11日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向粤西的重要扩展,献礼澳门回归25五周年。
这一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广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不仅使侨乡江门成为粤东粤西连接枢纽、令五邑侨乡(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焕发新生机,而且使湛江、茂名、阳江这粤西三城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临深”、“临港”城市。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约1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成大湾区交通枢纽
该通道连接珠海市平沙镇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显著缩短了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多减少至大约30分钟。
这使江门终于通“江”达“海”——从香港—澳门—珠海—江门,跨越山海的1小时多“直连”自驾成为现实。
因此,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中的“关键一横”,和已有的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的跨海交通系统,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和资源共享。
虽然港珠澳大桥在2018年建成通车,但是却没有给珠三角西岸地区带来想像中的带动作用。
其原因在于,有两个地方尚未打通,一是深圳与珠三角西岸没有直接通道,导致深圳产能无法外溢,另一个地方就是黄茅海水域拦在了粤西与港澳之间,对于粤西来说,必须跨过黄茅海才会有发展。
2024年6月30深中通道终于通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交通枢纽,极大地提升了两地之间的通行能力。
深中通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连接深圳与中山,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深圳与珠三角西岸的联系。但对于江门西部乃至粤西来说,还需要跨过黄茅海。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原主任潘放认为:“江门迫切需要这条通道,要通到粤港澳怀抱里面去,希望能够承接粤港澳溢出来的产业,能把它接住,需要的是一座桥。”
作为珠三角西岸的中心城市,江门一直试图从滨江城市转型滨海城市,并为此全力推动开发大广海湾。
大型深水港开发潜力
大广海湾经济区位于江门市东南部,规划范围跨新会区、台山市和恩平市3个行政区,包含银湖湾、广海湾、镇海湾和川山群岛,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南面临近南海、北接江门主城区,总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是珠江口西岸新一轮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
尤其是海域面积多达约4887平方公里,拥有通航万吨级海轮的黄金水道,具有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的条件,这对于开发中的粤西来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不过江门发现,大广海湾经济区地处“交通死角”,与大湾区其他发达城市的连接极不方便,限制了该区域的发展。
广东凌志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张杰说:“江门发展要想有后劲,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底牌’,它拥有充足的土地、文旅、能源等禀赋,但这个区域开发单凭江门自己的力量难以推进,需要广东省乃至国家支持,亟须一个重大项目或超级工程破局。”
举国体制助力发展
大广海湾经济区与黄茅海跨海通道,一起上升到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层面。
2019年中央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共建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广东省委、省政府更是把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写入省委全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江门大广海湾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这一年,广东省基本完成了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次年2月可研报告获得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覆同意。
2020年6月6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举行开工活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

提供更便捷物流支援
经过4年多的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在2024年底通车,连接珠海与江门,与深中通道一起,构建了一条高效的跨海交通线,打通了粤西与珠三角东岸发达地区交通的障碍,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黄茅海跨海通道为江门和珠海提供了更便捷的物流支援,有助于提升当地产业的竞争力。
而台山作为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重要节点,将首率先受益于更高效的物流和人流,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
台山是著名的江门五邑侨乡之一,也是广东省县域经济的重点地区。2023年,台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47.4亿人民币(约75亿美元),增速(6.3%)排名江门第2,位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第4、经济发展潜力第3。
作为江门制造业当家的“主阵地”,台山正全力打造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但是与珠三角发达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台山不大不小的困扰。
随着黄茅海通道的建设,台山在通道沿线谋篇布局,抓住“大桥经济”。
作为黄茅海跨海通道进入台山的“第一站”,台山赤溪镇原本的滩涂和养殖坑塘,早已经机器声轰鸣。
这里是大广海湾经济区核心区域,拥有台山核电厂及国能台山电厂两大能源项目,及大广海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
粤西地区渴望“融湾”
黄茅海跨海通道也拉近了湛江、茂名、阳江这3个粤西城市与大湾区发达地区的联系。自从大湾区提出之后,粤西地区一直渴望“融湾”,无奈交通受限。
现在深中通道与黄茅海通道相继建成,这些粤西城市纷纷提出对接深圳和大湾区发展规划,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临海”“临港”城市。
借助深中通道与黄茅海通道的优势,江门已经成为广东区域发展的承东启西枢纽,将带动粤西融入大湾区一体化的现代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纵深腹地。
视频推荐:
特首发布行政命令 澳门立法会选举9·14举行

澳门上届立法会选举于2021年9月21日举行。
(澳门3日讯)澳门特首岑浩辉在3日出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中发布行政命令,宣布将第8届立法会选举的日期定为今年9月14日。
根据公报,岑浩辉订定9月14日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选举日。而岑浩辉也作出特首批示,订定各候选名单在2025年立法会选举的开支限额为354万9622澳门元,与第7届选举的金额相同。
澳门立法会每届任期4年,议员数目为33人,其中直接选举14人,间接选举12人、特首委任7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担任。上届选举在2021年9月12日时举行。
上届澳门立法会选举直接选举方面,共有13万7279位选民投票,投票率42.38%,较前一届低14.84%。当时,澳门民主派被集体“DQ”(撤销资格),媒体认为,“爱国爱澳”正面临重新定义。
x岑浩辉首度列席人大开幕
另一方面,中国全国两会4日起召开,岑浩辉将于3日至6日前往北京,列席5日举行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这是他首次以行政长官身分列席。香港特首李家超4日也前往北京,同样将出席人大开幕式。
综合港媒报道,岑浩辉3日前往北京,6日回澳门,他不在澳门期间,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临时代理特首的职务。
至于李家超,赴北京期间,特首办公室主任叶文娟将会随行。他离港期间,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署理特首职务。
由于身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行政会议成员需分别出席两会,按一贯做法,4日和11日的行政会议不开会,3月18日复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1日曾在北京会见新当选并获北京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6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当时,在习近平的见证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岑浩辉颁发了任命他为特首的国务院第794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