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中共“100”启示录:5大自我颠覆

报道:邱立本

从历史的总结发现:中共的特色就是不断自我颠覆,自我修复,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不惜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而爱国主义永远是凝聚内部的力量。

全球华人看中国共产党的100岁寿辰,百感交集,因为这也是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血泪史,屈辱与内耗,光荣与梦想都交织。

今天拥有90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从历史的总结发现,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一条游船上创立开始,到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恰好是不断颠覆自己,改变自己,与时俱进,甚至走到它当年自己所批判的道路。但也恰恰是这样的自我颠覆,才让中共可以持续发展。

昔日的政治不正确,成为今天的政治正确;昔日的政治正确,成为今日的不正确。这是历史的巨大讽刺,面对时代的巨变,也面对民众的反馈,中共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调整。

爱国主义,或是中华民族主义,是中共凝聚内部的终极力量。中共崛起之初,以及在内外受到各种的压力之际,爱国主义的诉求无坚不摧,可以吸引大量的民众。

毛泽东时期,阶级斗争的口号响彻入云,也使得被斗争的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饱受压力,引起强烈反弹,但爱国主义始终是贯彻如一的主旋律,也使得海内外中国人可以团结在一起。

中共历经建国之后的5次对外战争(朝鲜战争、中印战争、中苏珍宝岛战争、对南越政府的西沙海战、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动员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曾经“以俄为师”,但当主权与国家利益受损时,就会起而抗争,即便在1958年中苏蜜月时期,也反对苏联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

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中共与苏共分裂,批判苏联为修正主义,背后就是要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以爱国主义为支撑,反对“社会帝国主义”,避免被苏联牵着鼻子走。

在爱国主义力量下,中共建立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也成为全球最能应对危机的社会。中共在2020年冠病疫情中化险为夷,不是靠运气,而是由于社会的性质与行政管理能力都善于面对危机的挑战。

政治学者甚至认为,中共是一个危机推动改革(Crisis-driven reform)的政党。很多的积弊、内部的矛盾,往往在一场危机中转化为改革的契机。

这也使得中共克服了近百年来中国人“一盘散沙”的老问题。这是很多历经清朝、民国与中共统治的老人的总结,指出中共的特色就是团结内部,善于高度动员,长于应变,敢于直接面对问题,了解自己的短处,不断在学习新知识中“与时俱进”。

中共在100岁的生日时,以充满自豪的口气来展现今日的中国,正展现历史上最强大的实力,但也面对在国际上被西方新一轮围攻,此时此刻,必须了解中共这些年的5大自我颠覆,也要面对内部的4大挑战。

中共5大自我颠覆

1. 从阶级斗争先锋到全球化与市场化先锋,让资本家入党。

中共的自我颠覆,在于颠覆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不再是毛泽东所强调的“阶级斗争是个纲,纲举目张”;不再是“兴无灭资、破私立公”;不再追求“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1978年的中共11届三中全会,中共对文革的错误加以检讨,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推动改革开放,也开启了进入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大门。

到了90年代初,历经六四的风暴,中共一度回到比较封锁的格局,但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回归开放改革的路线。

尽管高举“共产党”的招牌,但中共的主旋律早已不再是搞阶级斗争,而是强调“爱国主义”,不再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不再提“打倒资产阶级”。江泽民时代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资产阶级也可以入党。

尽管中国法学学者曹思源提议说共产党应该改名为“社会党”,以免名不副实,但中共还是坚持用共产党的名字。李光耀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共产主义在中国失败了,但中国共产党却成功了。”

中共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不断掌握新生事物,甚至是敢于推动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论述,不惜以今日之我挑战昨日之我。

江泽民推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将过去的理论敌人“资本家”争取为党员,就是经典之作,让一个以打到资本家为号召而创立的政党,将敌人收归麾下,化敌为友,也让全球的社会主义阵营震动。

这也是中共从革命党的角色蜕变,转为执政党的角色,要包容不同的阶级,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而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过去将资本家与共产党对立的解释,都有全新的论述,也使得共产党有很多资本家的支持。

中共也展示勇于进入国际市场的决心,2001年克服内外困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朱镕基里程碑式的决定,让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市场连接,也让中国的民企和国企与国际规范连接。这是中国近20多年来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点。

2. 从破四旧、文革摧毁传统中华文化,到中华文化传统最坚强的捍卫者。

这是中共另一个巨大的“自我颠覆”——回归中华传统文化,拥抱过去曾经被它批判与打倒的中华传统。

1949年中共建政后,发动很多政治运动,破四旧、三反五反、四清运动、反右。到了文革,更是“大闹天宫”,将传统文化的论述加以妖魔化,儒家被践踏,宣扬法家,“克己复礼”成为林彪的罪状;《水浒传》被批判是是投降主义、《红楼梦》被视为封建反动的世界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全球华人的眼中,在中国国民党的视野中,中共是破坏中华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

但过去20多年间,形势出现戏剧化的逆转,长期被视为摧残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共,如今却是中华传统最热烈的捍卫者。从90年代开始,中共逐渐扬弃过去用马列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过去被中共批判的国学大师钱穆、唐君毅、熊十力等学者都被深入研究,不再是禁书,连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的学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非常反共的余英时教授的作品也曾在中国大陆热销。

过去六七年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还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潮,像《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中华经典资源库》、《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影视节目都非常受欢迎。而最近当局还推动书法,让电脑时代的青少年,也能在书法中找到传统文化的灵气。

而历史的讽刺,在于台湾民进党却扬弃台湾在中华文化上的优势。从陈水扁到蔡英文,台湾的中文与历史教科书都被改得七零八落,最后连唐宋八大家都没有了,中国史被列为东亚史的一部分,只有几页。

台湾与大陆的中华文化旗帜位置刚好互相调换,让全球中国人感慨不已,也彰显了中共不惜“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回归百姓的意愿与福祉。

3. 从贬低中国国民党到重视孙中山《建国方略》,从否认国军抗战到承认国军在抗战“正面战场”的贡献。

中共在全国大兴土木的基建项目,不讳言是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启发,显示出要将当年孙中山的建国与实业计划的理想实现,并且发扬光大。

这包括全国铁路网与公路网,东北、华北、西北广设防护林、北方大港、南方大港、东方大港等。

此外,中共近20年来,逐渐消除对中国国民党的敌意,肯定国民党是中华民族主义者,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的语言。蒋介石与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不再被视为蛇蝎,而是改为比较正面的论述。

中国电视剧《伪装者》里面的国民党间谍也能忠勇爱国;抗战题材电视剧《战长沙》以抗日战争国军正面作战的长沙会战为背景;民国历史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打破国民党是反派的刻板印象;电影《八佰》更将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国军部队描绘为英雄。

这都颠覆了过去中共主旋律影视中的取向。而更有颠覆性的,是2005年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的时候,对国民党部队抗战在“正面战场”上的贡献,予以肯定。成都还兴建了国民党军队抗战纪念馆。这都颠覆了中共过去妖魔化国民党的论述。

4. 从八九十年代环保公害肆虐,到鼓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支持巴黎协议与京都协议,支持全球对抗气候暖化。

中共在八九十年代都以GDP主义为重,对地方领导的要求也是看GDP是否上升,导致各种发展不顾环保的要求,造成不少污染公害,黑烟处处,连首都北京都是空气污染严重。

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不断强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同时在国际上支持巴黎协议与京都协议,承诺要实现碳中和的理想,要为全球对抗气候暖化问题作出贡献。

这也和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政策碰撞,彼此在国际上博弈,但中国支持环保的理念与实践,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5. 从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思想输出革命,到一带一路尊重其他国家体制,建立互惠的全球命运共同体。

这也是国际秩序的重建。70年代后期,邓小平重新主政后,就声明不再革命输出,切割与东南亚共产党的关系,尤其是有很多华人参与的马共,过去的马共电台都设在湖南,但后来全部切断,也导致马共等东南亚共产党与中共不再发生关系。

虽然第三世界的政党与政府仍然奉行毛泽东思想,包括印度的一些邦在内,即使重视毛泽东路线,但都与中共没有关系。

到了2013年,习近平在对印尼与中亚的访问中,先后提出要建设“一带一路”,在全球推动更多的基建与贸易联系,建设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同时强调绝不干涉别国内政,成为国际秩序的重要一环,但近年也成为被美国攻击与怀疑的国际格局。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

《华尔街日报》:中国3月将任命刘建超为外长

(北京24日讯)中共二十大后升任外交部长的秦刚被免职后,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重新回归作为过渡,谁来接掌下一任中国外长成为一个悬念。

美媒《华尔街日报》24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预料将在3月的两会期间,任命中共中央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为下任外长。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消息人士也审慎表示最终任命时间点还没确定。知情人士又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夏季在寻觅前外长秦刚的接任人选时,其中一位潜在人选正是刘建超。

报道又指,从各种方面来看,刘建超都是一位不寻常的人选,他从翻译转任为外交官,主导通常建立和朝鲜及越南等其他共产党国家关系的部会,相较于其他几任外长的外交历练相对有限。刘建超曾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也是在中国外交单位少见的资历。

知情人士说,为了筹备刘建超任下任外长 ,北京已派遣刘建超本月稍早前往纽约、华盛顿及旧金山,建立他在美国外交圈与商业圈的知名度。刘建超在访美期间也会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黑石总执行长施瓦茨曼(苏世民)及桥水联合避险基金创办人达里奥等政经领袖,并且延续习近平为中美紧张降温的政策基调。

一名美国官员说:“中国基本上是在告诉我们,他将是下任外长。”

公开资料显示,59岁的刘建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1986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1987年任中国外交部翻译室科员。其后长期在外交系统工作,2015年4月卸任新闻司司长,转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随后担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浙江省监察委员会主任。

2018年4月,刘建超返回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任职,同年9月官方媒体披露其已担任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22年1月,升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正部长级)。同年6月2日,转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