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东南亚少年支援中国抗战 吴孟超医学传奇历程

吴孟超小档案

1922年在福建闽清县出生

1927年随母赴砂拉越投奔父亲

1940年回返中国进入同济大学附中学习

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报道:林友顺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他童年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割橡胶,初中毕业时捐钱支援八路军并归国抗日,后研习医学成为蜚声国际的医学大师。

2021年5月21日,中国万里苍天,陨落了一颗燃亮肝病战场的恒星——吴孟超,享年99岁。吴孟超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称号,事实上他与东南亚有深厚渊缘,他在砂拉越成长,其亲人目前仍居住在砂拉越州诗巫。

1922年,吴孟超出生于福建闽清的一个小山村,幼年家境贫穷,以致营养不良,3岁时才会走路。

为了摆脱苦难的生活,5岁时母亲带着他与弟弟到砂拉越投奔父亲,协助父亲割橡胶维生。

在诗巫割了9年橡胶

吴孟超在诗巫割了9年的橡胶,根据吴自述,他在9岁起,上午跟着父亲割橡胶,下午去学校读书。

他追忆那段日子说:“割胶既培养了我刻苦耐劳的性格,又练就了我灵活的双手。”

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父亲都不可能想到,当年手操胶刀的手,多年后却是手操手术刀威震天下。

吴孟超在纪录片《报国之路》中曾经说过:“(割胶)就等于我们做外科手术一样的,要精、准、快,也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锻炼了我。”

就像其他华裔家长一样,吴孟超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经历了没有文化的苦,他们非常清楚,要改变命运,就得为孩子提供最高的教育,秉承华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精神,他们要咬紧牙根,尽力供孩子上学。

作为家中的长子,吴孟超成为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被送到当地华侨办的光华中学,并在此接受了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他最后回返中国贡献祖国埋下了种子。

虽然年幼就已南来,吴孟超与许多老一辈的华裔一样,身在砂拉越,心却牢牢系挂在中国。

1937年他进入中学求学时,抗日战争爆发,他对中国在那时经常遭受外国人的欺负特别难受,心里特别希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

毕业生聚餐钱寄八路军

吴孟超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是,初中快毕业时,他向校方争取把家长和校方准备为毕业生举办聚餐的钱,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19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通过陈嘉庚组织的华侨抗战救国会寄给了八路军;令他与同学感到意外惊喜的是,八路军总部竟然为此给他们寄来感谢信,这让他“很受震动”,也造就他后来决定身赴中国,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信念。

初中毕业后,吴孟超的父亲计划将他送入英殖民政府开办的中学继续深造,但吴孟超不想念外国人编写的教材,他一心一意想要回到中国。

在争取到父母的同意后,1940年,他与6名同学相约回国抗日。

当时,他含泪挥别了抱着妹妹在码头送行的父母,踏上了归国之路。

吴孟超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是他与母亲最后一次的见面,这一别就是一世。

现实与理想往往是有很大的距离,吴孟超与同学先在越南西贡登岸,再经过30天的艰难旅途,到达了云南昆明。

然而战乱阻扰了他们继续前往延安的路,在了解到参战抗日的想法无法实现后,他们决定留在当地继续深造。

吴孟超随后顺利考入了因战乱迁到昆明的同济大学附中,1943年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医学道路。

闯过同济医学院三关

同济医学院的“闯三关”闻名遐迩,所谓“三关”是指解剖、生理和生化,全都是口试,闯过三关的人在学习史上就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同济医学院的教育与薰陶,成就了吴孟超后来严谨研究和治疗的心态与精神;原来命运之神一早就为他安排好了另一条路。

恪守医道:全心全意为病人

吴在教导年轻一辈时不断强调:“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要把病人当亲人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并用最有效的方法给他们最好的治疗。”

这是他从医多年始终恪守的医道,也是他希望年轻一辈能够继承的精神。

1945年,思念孩子的父亲远赴中国终于见到了吴孟超。

当时,他父亲的态度很明确:要吴孟超跟着他回到砂拉越,但是吴孟超却拒绝了父亲,并表明无论多么困难,他都要留在中国。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吴孟超共有6个弟妹,除了他回到中国发展之外,弟妹们都留在砂拉越,并各自成家立业。

父亲患胆石症病逝

1956年,吴孟超的父亲患了胆石症,经过两次手术失败不幸病逝。

噩耗传出,对当时已在肝胆外科领域小有成就的吴孟超来说,犹如遭遇晴天霹雳。如果他有机会亲自为父亲施行手术的话,那父亲的胆石症是有可能治愈的。

与许多返国青年一样,吴孟超回国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也经历了文革、大跃进等苦难的日子;冷战时期马中相互敌视,断了他与砂拉越家人的联系和互访,一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吴孟超恢复了与家人的联系。

当时,弟弟先到中国探亲,吴孟超就让弟弟给母亲带回了一双绣花鞋和一副玉镯,并准备在一切都安排好后,再把年已八旬的母亲接到中国。

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却在几天后于睡梦中去世,给吴孟超留下了终生遗憾。

1993年,吴孟超在太太吴佩煜陪同下,一起回到阔别多年、曾经陪伴他成长的土壤诗巫,并与家人一起度过农历新年。

他没有想到,要重新踏上他少年时期的故乡,让他一等就是53年。

离开东马时,他只是一个满腔热血却又带着青涩的少年,重返第二故乡,吴孟超已是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著名医学专家。

成功从来就不是从天降,吴孟超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他个人的特质,也在于他有一名名师——具有“中国外科之父”美称的裘法祖。

恩师裘法祖指点明路

1954年至1958年,吴孟超从查房、检查病人到科研、开刀,一直与裘老师在一起。

4年的贴身学习,让吴孟超直接见识了“以精准见长,手术时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尽量减少病人的创伤”的裘氏刀法,这也成为他后来在手术台上秉承的态度。

在裘法祖眼中,吴孟超是一名“非常勤奋,非常刻苦,非常聪明,对病人非常了解”的学生,这也说明吴孟超为何能成就大业,而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要谢谢裘法祖为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1956年当吴转为主治医生开始独立工作时,他思索自己该怎样发展,就走去询问裘法祖,这位只比他长8岁的老师指点说: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就是这句话,让中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诞生了。

培养肝胆外科中坚力量

吴孟超永远记得裘法祖的教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说”。

也正因此,吴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规定他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做到“三会”,也就是:会做,判断准确,下刀果断,手术成功率高;会讲,博览群书,能够阐述理论;会写,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

2019年年届96岁高龄,吴孟超终于退休。

治病救人78载,他主刀完成了1万6000多台肝胆手术,成功救治了1万6000余名患者。

这么多年来,他培养了上百名学生,不少人成名成家了,或者是一个单位的骨干力量;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80%是吴孟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这是吴孟超最大的欣慰。若吴孟超真能化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7606号小行星,他誓会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言论

两个院士·两座丰碑/夏庭

5月22日下午1时许,网上传来噩耗,名满天下,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老先生,于当天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很快传开,神州哀恸,联合国也发文悼念。

不料没过多久,另一噩耗传来,年高99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医生也与世长辞,原来他比袁老早5分钟走了。

就在不到24小时之前,中国云南和青海的偏远地区先后发生两场强烈但破坏力有限的地震,迷信的人会说这跟两颗巨星陨落有关,我则认为纯属巧合。

先谈谈袁隆平。中国作为多灾多难,耕地又相对少的人口大国,任何时候吃饭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普遍认知。

中国历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饥荒?饿死的人更多到无法统计。这种可怕的经历和记忆其实离得不远,袁老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中国人或华人见面时常问“吃饱了吗?”,相信与这种深植民族基因的集体苦难记忆有关。

关于袁隆平为何学农业,并从一位偏僻山村中等农校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名震天下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甚至再闹饥荒的问题,并无私帮助他国的故事,网上资料如恒河沙数,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阅。

这位身材容貌绝对是路人甲乙丙丁,但心宽似海的大科学家,可谓货真价实的科学界“土八路”,从未出国留学。

视荣华富贵如身外物

须知,数十年前杂交水稻科研是世界性难题,袁隆平硬是凭着那股锲而不舍绝不认输的精神,通过长时间且艰苦寂寞的田野寻觅、实践和研究,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的亩产不断缔造新的世界记录,后期又进军海水稻研究,成绩斐然。

有人估计袁老的身价值得数千亿人民币,但袁老却视荣华富贵如身外物。

这位性情直爽的小老头一直做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有人还画了一幅袁老躺在高粱一般的稻禾下乘凉的采画,充满童趣。

袁老的梦并非不可能实现,可惜他还是早走了一步。去世前不久,他不幸在海南三亚考察时摔了一跤,从此一病不起。

说说吴孟超医生。在大马,相信认识刚故去的港星吴孟达的大有人在,认识吴孟超医生的却屈指可数。其实不论是吴孟超或袁隆平,和大马都有渊源。 

原来吴老是福建闽清人,1920年8月31日生(巧合吧?),5岁时随母亲投奔在砂拉越诗巫(后来砂拉越成为马来西亚一部分)的父亲,年纪稍长则一面读书一面帮父亲割胶,一直到1940年二战时才回中国云南升学,期间也曾参加抗日活动。

吴老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学医,并成长为名震中外的肝胆科外科手术专家,和袁老一样,掌握诸多国际前沿的创新技术,并获奖无数。

至于袁隆平,2004年8月应马来西亚元首基金会邀请率团访马,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011更荣获“马哈迪科学奖”,表彰他在热带农业发展领域的贡献。

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

这两位老院士专精于不同领域,却有很多共同点: 同样都是没留过洋的“土八路”科学家,但都结出诺奖级累累硕果;同样都是救人无数,只不过一个是让人有饭吃的,一个是救治重病的;两人都亲历过其国家和民族的深重苦难,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乎没有“退休”这回事。

袁老去世前还远赴海南考察稻田,吴老到了97岁高龄,还操刀救治病患和带学生。两人几十年来都悉心栽培大批专才,并无私奉献世界;两老都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的是别人和子孙后代,真正活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其实他俩的共同点不止于此,奈何篇幅有限。

袁隆平灵车过处,湖南省长沙市再出现十里长街送英灵的感人场面,“袁爷爷,一路走好”的呼喊、哭声和车笛声,不绝于耳。

吴孟超在诗巫的光华初级中学完成初中学业,小学想必也是在砂州完成的。这一段基础教育对吴老的基础知识和人格的形塑,肯定大有贡献。

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这两位世纪老人,毫无疑问属于前者。

吴袁二老同一时间溘然长逝,他俩的精彩人生和丰功伟绩,我这篇文章赞颂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