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独家】物流运输界装备供应商
日大机械最值得信赖

林汶基对金鸡年的经济展望充满信心。

液罐车组装及检修服务须通过产品的转型创新,完善的营销网络与优质的客制化服务体系,才能突破重围及逆势而上。

预料今年内,疲弱的经济会出现转机,特别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给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东线牵手亚太经济圈,西线连结欧洲经济圈,覆盖亚欧非三大洲,会给国内的液罐车行业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日大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汶基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金鸡年的经济会从谷底反弹攀升,去年很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得到市场的消化,预期一带一路的概念及国内大选,都会对市场产生助力。

后继者林汶基(左)及郑康伟(右)与父辈创办人林琯福(左二)及符史文,以产品线的创新优化及品牌战略,实现新的超越。

荣膺《南洋商报》“百强企业”卓越金鹰奖的日大机械工程,目前堪称国内规模最大的的液罐车组装检修服务公司。

该公司坐落在森美兰州芙蓉的瓜拉沙花路,创立迄今30多年,从专营烧焊到液罐车,自卸运输专用车、栏板半挂车、货柜运输半挂车的升型设计、制作,及终站式检修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及优质的服务方案,而成为物流运输界最值得信赖的装备供应商。

该公司每年进行组装及检修150至200辆液罐车,出口市场延伸至澳洲、菲律宾、泰国等区域国家。

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给装载油气、柴油、沥青、化学物料、乳胶、油棕等的液罐车,提供定制设计、终点站维修及售后服务。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及优质的服务方案,使日大机械成为物流运输界值得信赖的装备供应商。

转型创新开拓新市场

林汶基强调,制造业必须追求效率的优化,公司不惜耗费巨资添购新器材,采用先进的自动烧焊机,除了提高技术含量,更要比别人跑得快些。

他说,市场趋势发生剧变,顾客群也在换代,营销更需要具备专业技术与知识,液罐车的制造业不可能是量产行业,必须依据个别顾客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该公司前年的营销额达3300万令吉,去年飙升至4000万令吉,增幅达30%;虽然过去5年业务提速增长,然而,近期却因经济放缓而稍受影响。

“预料2017年的经济发展仍会稍滞缓,因此必须重新调整步调;通过与中国的企业伙伴配合,以产品的转型创新,开拓新市场。”

他说,该公司会策划在占地7英亩的新地段,还将考虑进行多元化业态的投资发展。

可靠耐用的液罐车是日大机械的主流产品。

避开两次金融风暴

日大机械是由林汶基的父亲林琯福创立。

早于1971年,林琯福16岁就到新加坡学烧焊,两年后返马在丹绒怡保的铁厂工作,再转辗到淡马鲁;1979年,重返芙蓉跟朋友符史文及郑康伟一起合夥创业,在瓜拉沙花租地承接烧焊工程。

1981年起就承接液罐车的检修工程;1994年购地扩建厂房,因为没有借贷,因此没有受到1997年的金融风暴影响,也避开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冲击。

芙蓉成重点生产基地

林琯福说,芙蓉与波德申接壤,在波德申拥有大型炼油厂,自然发展成为国内重点的油气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生产制造基地,因此,也带动液罐车的业务发展。

林琯福利用儿子汶基的后缀词为公司名,创立了日大机械;在他与合夥人的努力深耕下,业务不断优化,还多次购地进行扩建与增建,厂房规模从5000余平公方尺,再扩大到占地1万7700平方公尺的两家新厂。

制造组装低碳钢及不锈钢液罐车,还有水罐车及贮藏罐,是日大机械的金牌服务体系。

今天,林汶基与郑康伟(郑启鸿的儿子)延续父辈的团队,锐意进取,实力更日益壮大。

液罐车组装及检修服务须通过转型创新,优质的客制化服务,才能突破重围。

激情无限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林汶基激情无限,信心满满。

他说,企业的成功有赖员工的付出,公司继续秉承诚信为本,以客为尊的企业理想,并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新优化生产线,以实现新的超越。

林汶基毕业于澳洲的莫纳什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成后归国,在国内一家油厂任职,学习制造流程,熟悉市场运作,吸取经验,掌握方法,然后回返芙蓉接手父亲的业务。

他说,经营组装检修各类专用车的行业,需要有资金、技术、发展地段以及熟练技工,才能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品质量在工序中得到保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由于波德申的炼油厂靠近芙蓉,因此,芙蓉崛起成为油气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生产基地。

他说,可靠耐用的液罐车是日大机械的主流产品,他们致力通过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的转型创新,以拓展液油化工的市场。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是日大机械稳健前进,不懈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在厂内制作安排液罐车,及将进行喷涂、管路、水泵、阀门等附件设计及组装。

反应

 

专题

【视频】趁着尚存一口气 继续献一份力

丧礼常客(下篇) (由热爱华教人士感动赞助) 

报道|黎添华    摄影|黎添华、受访者提供    

视频|Artisan Production

2012年,语文课向来不好的阮伟伦毅然报考了华文。尽管最终成绩出来只得C,但这成了他这辈子最义无反顾的骄傲。

阮伟伦曾是华教之旅的参与者,当年他因为这活动首次听到林连玉等华教斗士的故事,而当得知自己能参与这活动,是一群长辈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向丧府筹款后,心里十分激动,因此他坚持报考华文。可惜的是,随着“丧礼常客”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生命中缺席后,他开始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不再有这样的活动。 

对阮伟伦来说,以前他总认为自己能说中文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校内能念华文更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了解 我国曾数度险些没有华文的历史后,他才发现一切承载了许多的心酸,不少人的付出。 

“林连玉的伟大是为华教争取地位,而前辈们(丧礼常客)的付出则捍卫这得来不易的地位。他们奔波劳碌去募捐,100令吉,200令吉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真的很不简单。” 

如今他因为掌握中文,多次当上友族同胞与中国商业伙伴的桥梁,成为陌生游客的翻译,当大家都惊讶于他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时,他心中笃定踏实之余,更多是感恩。

惟,因为年岁渐长的关系,还能走动的、还在世的‘丧礼常客’是越来越少的。伟伦就担心,若这些前辈不在了,未来就可能更少学子能到访林连玉墓园,甚至再也无法好好认识华教。 

目前,年仅26岁的伟伦能做的,就是协助带领学弟妹参加华教之旅,而且还连续五年如此奉献。他表示,自己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到丧府募捐,但看着前辈们如此付出,自己也想尽一些绵力。

宣传不足被质疑

伟伦的担心是存在的,记者在构思这个专题期间,2位“丧礼常客”就先后不幸地离开人世,一位则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采访,而另一位85岁的前辈方光烈更是拿着助行器参与短片拍摄。

在他们年岁渐长之际,家人都希望他们减少活动,然而他们却似乎担心做的不够,所以越是趁着自己尚存一口气就做得越多,其中林连玉基金槟州联委会代主席刘国权便是一个例子。 

77岁的他因为年纪渐长,体力不佳,所以家人希望他减少活动,然而他却在最近这几年,从外围支持力量,加入成为一分子,甚至最近当选副主席,再成为代主席,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参与程度,反而还越走越核心。 

“越来越少人参加,先行一步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必须得继续下去。” 

在参与丧礼募捐的过程中,他发现始终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分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质疑为何募捐后却不见任何作为,面对这些声音,他没有难过,倒是认为是组织的宣传仍不足。其实募捐所得都会用来资助林连玉纪念馆的基本开销、职员薪金、华教活动等。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在捍卫母语教学,文化传承上做得 更多,因此需要社会资助。

观念阻碍募捐

“民众不会怀疑林连玉基金,只是他们以为我们拿了钱就应该举办中秋、新年等活动,再不就该颁发奖学金之类的。但这些已经有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了。我们募捐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另外,他们在募捐上也会遇到一些观念阻碍,如,民间始终觉得捐助庙宇,布施出家人的功德比教育更高,因此他们每次在丧府上的募捐所得并不多。 

刘国权在接受访问时很大部分时间是惆怅的,因为他在乎这个组织,却也因为眼下的状况,不免担心起来。他甚至表示,有时自己的体力不佳,加上组织里头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时候一些计划都有心无力。

如今,哪怕能做的不多,能改的有限,刘国权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了,因为眼下他只想尽力完成当下的工作,有多少做多少。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鞠躬尽瘁”了。 

定位尴尬 角色受限

曾是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要员的方国华是促成这次报道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一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该会,同时也希望让为华教默默奉献的“丧礼常客”们能被历史铭记。 

尚未步入乐龄的国华是因父亲方光烈才接触到该组织的,然而加入近10年来,他开始发现组织的青黄不接,同时也发现到组织的社会定位有些尴尬,因而担心组织会一天会被淘汰。 

“我们不像董总或教总,他们能在教育课题上代表华教直接发言,我们的定位则更像是辅助的角色,发挥比较有限。”

希望历史记载

再来,他也发现年轻人会因为组织里头的乐龄人士占了95%,因此加入该组织的意愿不大。 

和阮伟伦一样,他坦言,自己也担心组织会有瓦解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少人加入,而现有的成员则一个个离世。面对这样的无奈,他只希望历史能给予这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长辈们一份记载,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寥寥几笔,至少能让他们募捐时,不被怀疑、不被轻视、不被打发,更重要是,这份记载能让他们的出现,成为槟城华教奋斗史上的一个被知晓的曾经。 

新生代的安全感Vs.华社的危机感

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总会面对的问题,其中该会全国副主席谢蔡梧就发现,当华语因中国的强大而越受到重视之际,该组织的角色扮演便越发可有可无。

当年,林连玉的斗争理念通过该会得以延续,而多次母语教育受到威胁之际,该组织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由于华文成了华裔子弟入学后的一种‘理所当然’,以及越来越多友族学习华语后,如此大环境是否还需要林连玉基金,这值得探讨。 

“现在的家长或学生都很安逸,没有危机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能念华语,所以大家可能认为不需要重视华教,也不担心华教会消失,甚至认为这个时代不需要林连玉基金。” 

这也是为何,积极推动华教之旅的阮伟伦和方国华就发现,过去国校华裔生参与华教之旅较积极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念华语是何其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反之不少独中生就直言自己是被老师派去的,因此兴趣缺缺,意愿不大。

惟,谢蔡悟强调,该会不是只注重华教,而是母语教育。此外,他们更在意母语教育上的公平发展及全民团结,同时关注的命题也开始更广。

“现在越来越多友族念华校,甚至学习华文,我们希望办好华教,让友族认识我们。过去我们懂得国语而了解他们,如今他们若能了解我们,无疑进一步促进族群友爱。”

换言之,其实该组织关注的课题,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继续念中文那么简单,遗憾的是许多人看不到这点,结果让该组织越走越艰辛,而槟城这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也还得一家家奔波筹款。如今,该组织积极转型,希望能接触更多友族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地与年轻人接轨,希望为组织带来新气象,同时也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结语:坚守到最后一秒

“林连玉”3个字对关心本地华教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然而,在其120岁冥诞,以及被褫夺公民权60周年的今天,或许还有更多的名字值得被书写、被认识、被铭记。 

数十年来,许多华教人士都做出了程度不一的付出,其中,槟城这群“丧礼常客”更是默默地在自己逐渐殆尽的日子里,安分守己地守护华教。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做出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不求回报奉献,“林连玉”这个名字或许就只停留在某个阶段。 

还记得为老人们拍摄短片那天,我问起丧礼募捐会坚持到何时,身后一把声音大声笑说:“直到我们的丧礼那天”。回过头时,我只看到一群笑弯了腰的顽童,豁达纯真,却找不到这把声音的主人。无疑,“丧礼常客”们会在生命殆尽的分秒中,坚守到最后一秒,即便最后捐款捐到自己的身后事上。 

要是哪天,里头的成员都不在了,组织也走不下去了,至少这些曾为华教而奔命于丧礼的老人们,曾出现在这份文字记录中,而正在阅读此文的您,至少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名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