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快刀铲除“暗势力”/南洋社论

希望联盟入主布城后表现如何,其实很难有个十分标准的衡量。

从11月16日举行的丹绒比艾国席补选成绩而言,希盟政府可是“大事不好了”;然而,根据智库埃米尔研究公司本月12日公布的“政府满意度指数”民调,执政19个月的希盟却是刚好及格。



但不管是丹绒比艾补选或埃米尔的民调,都彰显希盟政府至今还没法子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答案或许也不一而足。

最让人感到震惊的解释,莫过于财政部长林冠英在11月3日在民主行动党柔佛州代表大会上的一项“揭露”,指一股渗透各政府部门公务员体系的“暗势力”,正走向(建立)“国中之国”。

他指出,这股由上而下的“暗势力”,刻意阻挠希盟推行的种种利民政策,很多时候就连首相和部长的指令,有关公务员也胆敢蓄意不执行。

林冠英的控诉极其严重。只不过,其在指控中并没说明所谓的“暗势力”是何方神圣;而来到本周三(18日),公共服务局总监拿督慕哈末凯鲁对此“反驳”说,没证据显示公务员当中有破坏政府行政的“暗势力”,事情可能只是彼此在沟通上出现问题。

另一边厢,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依斯迈则警告公务员“要搞政治,就先辞职”,他坦承过去的确有公务员被利用,但不可因此一竹竿打翻一船人,而“身为公务员,就必须与行政官员,尤其是部长保持合作。”



外来魔爪伸入公务员体系,事态不容小觑,罪魁祸首更不容姑息,在情况恶化前,杀一儆百是必须的动作;同样重要的是,内阁成员和政府高官切勿陷入自相矛盾、各说各话的窘境,要不然民众将无所适从。

希盟政府上台不算久,任何足以使到这个政府在办事上事倍功半的阻力,都应该马上被移除;正所谓“病从浅中医”,“暗势力”一事不可说说就算,若果真有公务员在兴风作浪,那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否则政府和内阁的威严迟早荡然无存。

反应

 

言论

开放学额的“鲶鱼效应”/南洋社论

根据医疗网站《蓝码》报道,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教授拉惹阿敏建议,开放心胸外科系学额给非土著学生报读;随后大马医药协会主席阿兹占也附和要求考虑“暂时“开放学额,以解决国内专科医生严重短缺的迫切问题。

然而,开放学额的建议随即掀起舆论纷扰。

学生团体发动“穿黑衣”抗议,学生代表理事会强调,玛拉工艺大学是土著特权与教育主权的堡垒,是为保护土著,保障土著贫穷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

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澄清从未对开放学额有过讨论,并揭露有人恶意炒作敏感议题,试图引起混淆和争论,更重申高教部坚决遵守依据联邦宪法第153条文创立玛拉工艺大学的原则精神。

学生代表对政府坚定立场甚感满意,但问题论争却仍激起民众的思考。

于 1956 年创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的特殊院校,发展迄今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拥有15个校区和3个卫星校区,学生人数达17万人,是否反映贫困的土著学生越来越多呢?

激发弱者变强

另一个问题是,该校只招收土著学生,国际学生只占约1%,学生来源单一,过度同质化,会否缺乏市场需要“鲶鱼效应”的刺激。

“鲶鱼效应”的涵义就是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提出质疑,“是否害怕非土著抢饭碗”,的确能振聋发聩。

显然我们好些学生在过度依赖体制保护下享尽资源优势,越变缺乏竞争力,在面对威权与权势时,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信,因为他们被特定规则与固定的政见观念所捆绑。

2008年希望联盟执政雪兰莪州,时任州务大臣丹斯里卡立依布拉欣曾建议“开放10%学额予非土著”,以营造健康的竞争,也引起轩然大波,大批土著学生游行示威。

增加更多专科医生

时任巫统的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还狠批卡立依布拉欣搞民粹为博取非土著支持,侮辱了马来土著与玛拉工艺大学。

其实,开放学额有助于打造一流大学,开放竞争就是要“活跃的思想市场”,而开放医学科系学额就是要增加更多专科医生,在现有政府医疗体系下,有好些病患者需苦等半年至一年接受搭桥手术,甚至有人在等待中离世。

学医就是为救人,不分贫富贵贱救人,医生必须履践的希波克拉底誓词,因此不应被视作种族议题,也更非政治问题,因此“一切理应以国家为重”,政治领袖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大学能培养能在激烈竞争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要更具国际观,拥有多元广域思考,跨学科的综合学养和横贯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有伟大的生命力与贡献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