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北京智库:进入中速阶段
“中国经济应改革稳5”

中国经济情势牵动广泛,北京智库学者说,中国明年经济成长率会降至6%以下,但是不应“用刺激性办法保6”,而是“用改革的办法稳5”。
中国经济情势牵动广泛,北京智库学者说,中国明年经济成长率会降至6%以下,但是不应“用刺激性办法保6”,而是“用改革的办法稳5”。

(北京8日讯)中国经济情势牵动广泛,北京智库学者说,中国明年经济成长率会降至6%以下,但是不应“用刺激性办法保6”,而是“用改革的办法稳5”。

综合中新社等中媒报导,中国国家发改委所属官方智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昨天(7日)在北京主办一场有关中国改革的论坛,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作了上述表示。



刘世锦在演讲中指出,中国过去30年高速成长的经济近10年开始逐步回落,这种转变很难用一般周期波动理论去解释,“而是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向将来5%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

刘世锦的团队近期研究发现,2020年至202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成长率基本上都会在6%以下,处于5%到6%之间。

对此,他表示,“我们经历的是增长阶段的转换,它是符合规律的,下一步,其实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在6%以下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

这位专家分析,中国工业化阶段重要历史需求峰值已相继出现,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以及出口的峰值分别于2003年、2006年和2011年左右出现,而焦炭、水泥、乙烯和粗钢等重要工业产品的峰值也已经出现,这代表之后整个经济成长就会进入所谓的“平台期”,再逐步回落。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近年发生重要变化。2012年开始,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每年至少减少200万,最近数年更减少至每年400万至500万人,就业人口总量从去年开始下降。



对此,刘世锦指出,近年官方的“稳增长”政策是为了“稳就业”,但“反过来想,就是因为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它本身就是经济减速的一个变量”。

刘世锦也指出,货币和财政等宏观政策不可能改变潜在成长率。中国目前的宏观政策并不“紧”,总体上比较偏“松”,若是继续放得更松,用刺激性政策来试图达到超过潜在成长率的增速,实际上会是“寅吃卯粮”,“刺激性政策有可能成为经济真正断崖式下跌的一个诱因”。

他预言,明年第一季之后,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再次进入下行通道”,“稳增长”的压力和挑战大于今年;未来一两年内还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落空间,“中速平台增速可能稳定在5到6%,或者到5%左右”。

刘世锦认为,5%左右的经济增速符合中国现在的潜在成长率,但在基建等原有结构性动能已基本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激发与中速成长期相匹配的新结构性潜能,“否则这个5%不一定能保得住”。

新闻来源:中央社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胜预期 但通缩风险犹在

(北京25日讯)在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之后,分析师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不过,他们看到更多迹象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或将难以摆脱通缩压力。

据彭博对经济学家的调查预期中值,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4.8%,高于上月调查中预测的4.6%,也更接近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

通胀预期低于3月时的调查,显示在房地产市场滑坡后家庭支出持续疲软。目前预计2024年消费者价格(CPI)升幅平均为0.6%,低于之前预期的0.8%。工业品出厂价格料平均下降0.6%,是3月预测值的两倍。

中国经济今年开局表现意外强劲,受海外需求以及中国政府推动发展先进技术的努力提振。不过,大部分反弹出现在1月和2月。

3月消费动能减弱,住房市场进一步下滑,预示着2024年剩余时间政府可能需要拿出更多刺激措施来应对挑战。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表示,房地产及其上下游行业全线萎缩,持续拉低社会预期和总体需求;迫切需要政府投资来稳定或提振需求。

房市低迷风险最大

受访的15位经济学家中,有9位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4位认为低通胀和疲软的国内消费是最大担忧。在中国应如何应对的问题上,经济学家也有类似分歧,其中支持房地产投资的措施位居榜首,其次是加快公共支出。

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直在削减支出,因为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应对债务问题。

在多年来的表外举债激增之后,他们现在面临来自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冲击。

中央政府此前表示计划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以提振经济。不过,政府债券发行速度一直慢于预期,部分原因是在缺乏合格项目的情况下,政府仍在想办法将去年所筹资金投出去。

中央政治局会议料将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投资者密切关注以从中寻找未来几个月经济政策可能如何调整的线索。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