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1对10万大落差
外科专才短缺风险增高

马来西亚医学研究院外科学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外科医生人数仅有九千多名,却要应付3300万人口的医疗需求,因此医疗领域迫切需要提升医疗设备和医护专才的熟练技术,改善僧多粥少的巨大落差。

马大医学系外科部教授兼马来西亚医学研究院外科学院主席爱普尔卡米拉教授(Prof.Dr April Camilla)说,医疗科技不发达的以前,“开膛剖腹”的外科手术风险很大,一些病患甚至在手术前就写下遗嘱,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从手术室活着出来,缺乏良好手术环境、器材和专科技术的话,死于手术台的风险更加偏高。



她说,过去若要动手术切除肿瘤,比如肠道肿瘤,需要面对大创口、伤口破裂、人工缝合组织不够密合、是否会溢血等问题,每一个动作也都存在风险,而且术前术后程序较多、愈合时间较慢,即使是好的外科手术专科,或会降低种种风险,但所耗时间仍不少。

微创时代提升绩效性

随着科技发展精进,也为外科手术带来了重要的转捩点,外科手术也从“开膛剖腹”进入“微创时代”,加上造影科技的精进,加速外科手术的发展,大大提升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绩效性。

以机械手为例,第一代的机械手无法灵活转动,而后不断改良和扩大使用范围,而影像清晰度和精准度也不断提升,而要如何操控这些机械手,都需要培训和实验,掌握使用方法。

目前,微创手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颠覆了传统手术的方式,日趋精进的腹腔镜手术器械也提高了成像质量,腹腔镜外科医生可在大多数解剖平面(即使是血管密集的区域)精确分离,而且出血量极小。



她坦言,虽然未有最新的官方确实数据,但根据其部门和最近3年所接触的病例中,并发症和死亡率确实有所降低。

精良设备辅助高效益

她强调,精良设备是外科手术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减少手术时间和提升手术效率,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复原率,尤其是对复杂的外科手术助益最大。

她说,过去,外科医生必须凭经验决定各种情况的应对方式,比如手术创口的组织(tissue)缝合是否精确,随着医疗科技提高了精准性和正确性,确保创口紧密缝合不会溢血,如今也不再需要人工缝合,而是采用“U形钉缝合线”。

“如今几乎所有的手术都采用U形钉缝合线,尤其是关节处,而外科手术器材也已进步到转角缝合功能。

“新科技甚至可预测或计算一些外科手术的风险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一些动作是否可行,以便拟定适合的手术方式,而不是到了手术室,切开了创口才来决定或改变手术程式,或是寻找解决方法。”

“如此针对性的、目标精准的分析,是人手不到的弱点。”

爱普尔卡米拉:精良设备是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提升手术效率。

接受培训 掌握新知

爱普尔指出,组织管理科学应用项目的推行,主要是让医生能通过有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和掌握先进手术设施的运用,而不是单靠日积月累的手术经验。

因为这样的过程,需时很长,速度太慢,无法应付外科领域日益增加的需求。

此外,教育计划或课程往往是5年才检讨或更新一次,课本所学的可能是5年、10年甚至20年前的东西,但医疗科技发展不会等那么久。过去短短两三个世代,外科手术器材和工具已不可同日而语。

“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就要不断跟进,不断调整和更新培训内容,越能掌握新科技,提高外科手术的表现和治疗绩效,对医患双方皆有利无弊。特别是医疗官员和初级外科医生,了解及掌握组织和医疗科技的相互作用更为重要。”

直线型外科手术切口缝合器
转角腔镜吻合器

进行复杂艰难手术

“我们(外科医生)所做的是人体手术,必然需要接触和使用医疗科技,过去可能只有手术刀或剪子之类的基本手术工具,但一直以来所面对的问题和限制,也造就了各种科技的研发和进步,以进行更复杂和艰难的手术。”

她说,每个病患的人体组织有所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使用和发挥医疗科技的优势,每个医生都必须接受培训,了解不同的组织及病患身体和病情,从而掌握更好的手术方式。”

她说,当科技越来越复杂,外科医生就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方法。“有关培训不是针对各项疾病的外科手术,比如怎么进行乳癌、胃癌、心脏病等外科手术,因为外科手术的基础技术大同小异,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是与时并进的医疗科技和技术运用,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若不掌握正确技术,其实有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减少创口、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全性、手术绩效,提高复原率,缩短住院期——这就是外科医疗科技的主要作用。

主导组织管理科学会议(SoTM)的外科手术培训坊,外科手术学员学习如何运用直线型切口缝合器及转角腔镜吻合器等仪器,提升外科手术的水平、效果和安全性。

拟制方案应对病患

爱普尔坦言,我国的外科手术医生与人口比例的医疗需求不成正比,而有待培训的医生人数远远超过培训医生。因此,必须采用更具结构性和有效的手术培训方案。

她认为,马来西亚的外科手术水平在东南亚其实属于走在前端,几乎每一个专科都有马来西亚的外科人才,且不乏到海外受训的专才。

“我相信我们的外科面对的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人数够不够的问题。”

她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是每10万人中就有4到5名外科专科,但是根据非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医疗领域(政府医院和大学医院)的外科医生和人口比例,大约是每10万人只有1人,即使包括私人医疗领域的数据在内,比例也只有大约每10万人中有2名外科。

“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先进国家的外科医生和人口比例,也就是每10万人中有4至10名外科医生。”

她说,外科手术并非单人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尤其是长时间的手术,将会由两个团队轮流操作,避免手术时间过长,超出负荷而影响手术效果。

这也是外科专才的人数比例非常重要的原因。

应变经验是关键 

她说,要培养一名外科专才,至少需要10年至20年,组织管理培训课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在于缩短这个过程,以系统化的方式培训更多外科人员。

她坦言,事实上,有很多人对外科表现想去,吸引学员也不是问题,如何增加培训员的人数是另一挑战。

无论如何,询及人工智能是否能解决外科人力不足的问题,她认为,即使人人都在说AI科技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却未必能完全掌握外科手术的技巧或取代外科手术的人力,人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关键。

马来西亚外科学院与强生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在第22届亚洲外科手术会议的年度科学会议上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合作提升及发展马来西亚外科医生的科技和技术水平。

SoTM提升水平

自2016年起,强生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医学研究院外科医学院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主导组织管理科学会议”(Science of Tissue Management Workshop,SoTM),提供最新外科手术科技和技巧培训,提升本地外科医生的专业水平。

这些合作主要是分让外科医生接触最新的手术器械、设备知识和技术,实际体验精良设计的医疗设备,掌握运用有关设备的技巧,应付医学领域知识的落差鸿沟。

简单而言,这是外科技术培训,也是外科医疗工具培训。

迄今,有关培训坊已完成3项课程,全国各地逾180名驻院医生、职业医生和专科医生参与培训,并将持续增设更多升级版培训课程,以帮助目前正在职业的外科医生提升技巧,涵盖专科也从现有的腹腔镜微创术外科扩大至泌尿科和心血管专科。

4模式掌握实验

根据卫生部的报告,我国至少有120万人面对泌尿疾病问题,心血管疾病盛行率也呈上升趋势。

爱普尔解说,一日式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应用课程、如何正确使用器材、不同组织的认识,实验皆采用接近人体组织的动物(鸡肉),没有活体实验,主要是让学员了解组织科学(Tissue Science)。

她说,外科手术主要有4个模式,即:能量平台系统(使用各种器械,显示功率控制器的供能模式和讯息,用以切开创口和止血)、缝合(U形钉缝合线,缝合组织避免溢血,也用于体内器官缝合)、腹腔闭合(许多微创手术使用腹腔镜,正确及良好闭合腹腔的技术需完整掌握和表现)以及止血(减少出血量)。

“有关培训课程至今已从最初集中在巴生谷地区,逐渐拓展到其他地区,包括东马的砂拉越和沙巴州。”

反应

 

要闻

2021年起逾万专才返马 人资部:确保带回熟练员工

(吉隆坡25日讯)自2021年起,通过专才回流计划(REP)回国工作的大马专才,高达1万844人。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曼说,根据马来西亚人才机构(TalentCorp)报告提供的申请者数据,在相关期间有逾万专才回流。 

“我们正在努力确保能把海外的熟练员工带回国,从而减少人才外流。” 

他今日在国会上议院,回答拿督祖哈妮丝上议员的提问时这么说。 

祖哈妮丝询问有关吸引海外大马专才回流的方式、通过专才回流计划迄今所批准的总数,以及政府是否计划加强类似的项目。 

阿都拉曼说,吸引大马人才回流所落实的倡议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分享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子女提供教育,以及外籍配偶和子女的入境许可证。 

须专注加强经济货币

另一方面,阿都拉曼说,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利的工作环境、更丰厚的薪金和高外汇汇率是大马人移居海外的因素是大马人移居海外的因素。 

他指出,这是统计局根据2022年及2023年在新加坡和汶莱工作的大马人展开的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为应对大马人移居海外的问题,我们必须专注于加强我们的经济和货币,最重要的是为有能力和技能的大马人在国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