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李嘉诚“曱甴王”?
“已习惯莫须有指责”

(香港28日讯)根据《联合早报》,路透社昨天27日发布了独家书面采访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内容。

谈及最近几年遭到的批评,包括6月初以来示威活动席卷香港期间所受的指责,李嘉诚以书面回应表示,“对那些莫须有的指责,我已经习惯了”。



报道指出,现年91岁的李嘉诚受到中国以及香港亲北京党派的抨击。在他9月份促请政府及示威者保持克制后,中央政法委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其“纵容犯罪”。

此外,香港工联会主席更在面簿贴文嘲讽其为“曱甴王”。

“在社交媒体的世界,有些人别有用心散播恶毒猜疑和假消息,破坏互信,”李嘉诚在一份给路透的书面回应中表示,“此时此刻要不招风雨,确实不易。”

李嘉诚

路透为撰写这篇有关北京与香港商界精英之间关系不断变化的专题报道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位金融暨地产大亨做出书面回应。当被问及他认为北京对香港富豪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何期望时,李嘉诚以他的慈善活动作为回应。

“我设立的慈善基金会于1980年成立,大力支持教育、医学研究和公益事业,当时已投入三分之一个人资产。基金会约80%的项目在大中华地区,捐款总额已逾260亿港元,在这敏感时刻,我们不妨积极进取,勇于面对问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出的《逃犯条例》引发抗议活动,暴力情势越演越烈。多名私人财富管理经理对路透表示,已于9月初撤回的该逃犯条例令部分客户感到担忧。

被问及如何看待相关法案,以及是否认为富商成为目标时,李嘉诚的发言人回应表示,“逃犯条例已撤回,多说也无谓。”

中国外交部未回答有关这篇访问的查询,港澳办也未对路透所提问题作出回应。

“一国两制不光是一项合并”

许多香港民众认为北京当局对香港事务的干涉程度升高,也是引发抗议活动的原因之一。李嘉诚被问到就中港关系有什么看法。

“对于一国两制,总有意见分歧,但一路走来也还不错,”李嘉诚的发言人称,“双方须做实事,谋求制度创新,一国两制不光是一项合并。”

李嘉诚2015年曾受到大陆的批评,此前他将在香港注册的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注册地更改,使它们成为在开曼群岛离岸注册的公司。当时,《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文章,指李嘉诚在好的时候同享福,遇到困难却不能共度难关。

当被问到这一指责时,李嘉诚对路透表示,“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便会懂得怎样不为外界噪音所动。我不肯定那些噪音是否有计划的,但对那些莫须有的指责,我已经习惯了。”

路透分析金融数据供货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其旗下公司在全球5亿美元或以上的交易(包括债务),总计超过700亿美元(约2956亿令吉)。当中对香港或中国大陆的投资不到10亿美元(约42亿令吉)。根据计算,同期长江集团从中港两地减持投资共四次,总额超过110亿美元(约464亿令吉)。

在被问及这些数字时,李嘉诚发言人称长江集团是众多香港公司中,大陆业务规模最大的一家。“我们有很多项目在中国,”这位发言人称,“我们也很积极在世界各地拓展巨大的投资机遇。”

反应

 

国际

23条立法后首办国安日 港特首:把握机遇拼经济

(香港15日讯)在《基本法》23条立法之后,香港当局15日首次跟随北京,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早上8时,保安局带领辖下纪律(执法)部队在香港警察学院联合举行升旗仪式。

香港特首李家超当天提出香港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包括吸纳企业和人才,以及把握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

据报道,在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上,李家超致辞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基本法》23条立法)于3月23日生效后,香港已建立了安全屏障,今后可以全力拼经济、谋发展。

五大重点工作

他说,在发展经济上,政府今后有五大重点工作,第一是更好结合有为政府及高效市场,追求更多成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继续吸纳企业,吸纳人才;同时与市场紧密合作,为香港引入更多商机及资金。

他说,已指示各政府部门进一步审视和简化行政程序,拆墙松绑,稳妥推动改革,政府会推动各项大规模发展。

第二是把握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发挥香港在基础研究、人才、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独特优势。

第三是建立人才高地,继续用好香港同时享有的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特点,巩固香港成为国际人才高地。

第四是发挥香港背靠中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为香港开创无限机遇,把握好中国机遇和世界机遇,招揽中国大陆和国际的龙头企业在港开设分部。

第五是发展内部经济,包括旅游业、消费和投资,也会继续支援中小企的持续发展,以及继续开拓海外及大陆旅游市场;旅游发展局会举办国际大型活动,推动盛事经济,拓展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升旗仪式由政务司长陈国基主礼,有保安局长邓炳强、警务处长萧泽颐、海关关长何佩珊等执法部门首长出席,另有北京中央驻港官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