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德国能降外部盈余/达莉亚·马林

德国经常项目盈余略低于GDP的8%,是世界之最。2008年金融危机后,德国盈余的规模引起了全世界的不满,至今仍是国际货币基金(IMF)和其他全球机构的关注之一。

尽管如此,今年年初,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发布了一篇报告,结论令人吃惊:德国没有降低其大规模外部失衡的工具。



在宣布这一发现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多次抱怨德国的盈余,威胁要采取进口关税和其他保护主义手段。

哪怕是在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也多次要求德国政府降低其盈余。最近,G20将“全球失衡”列为其核心关注领域之一。

科学顾问委员会和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表示,德国对其经常项目平衡问题无能为力,这可算不上可靠的建议。经常项目平衡反映了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

要减少大规模盈余,德国要么减少出口,要么增加进口(或两者同时进行)。两个选项都在政府的能力范围内。

储蓄多投资少



比如,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进口扩张。怪异的是,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报告没有考虑这一简单又明显的方案,尽管众所周知,德国经常项目盈余是储蓄过多而投资过少的结果。

不但德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年年平衡——被称为(黑零,schwarze Null),Bruegel的甘特拉姆·沃尔夫(Guntram B. Wolff)还在(由我编辑的)《解释德国的出色复苏》(Explaining Germany’s Exceptional Recovery)中指出,德国公司的投资力度也不如法国和意大利公司大。

投资一般会带来更多的进口。比如,修筑公路通常需要更多的建筑机械。这反过来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品,而这些东西都需要进口。

此外,德国政府配置给公共投资的每一欧元增量中,又30至40欧分(约1.41至1.88令吉)被用在了进口上。因此,扩大公共投资将自动减少经常项目盈余。

急加大公共投资

这是相当方便的,因为公共投资恰好既受欢迎,又迫切需要。主要因为中国相对减速的原因,德国经济正在减速,眼看就要进入衰退——中国是德国制造品的主要进口国。

自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对华出口几乎增长了两倍。但这一增速预计将无法保持。

在当今的宏观经济条件下,谨慎的政府会采取措施,通过增加投资来遏制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关于如何在零下限区间运用财政政策的最新文章认为,自金融危机以来,公共投资效果显著增加。

货币升值减出口

当短期名义利率达到或接近零时,私人投资便无法挤出,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将更强。

在贸易账本的另一端,德国也可以试图通过货币升值减少出口。尽管德国并不控制欧元汇率,但可以通过财政升值(fiscal revaluation),让其出口变得更贵,进口变得更便宜,从而达到与货币升值同样的效果。这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变化实现。

德国经济开始走弱,可能降低竞争优势的财政政策风险太大。

财政政策风险太大

哈佛大学的艾曼努尔·法希(Emmanuel Farhi)和吉塔·戈平纳斯(Gita Gopinath)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列格·伊茨柯基(Oleg Itskhoki)的研究指出,降低增值税,增加所得税的组合可以实现与货币升值相当的效果。

在德国的例子中,现在进行财政升值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其在2005年前后曾进行了税收政策财政贬值(fiscal devaluation)。

华盛顿大学的法比奥·吉罗尼(Fabio Ghironi)和德国央行的本杰明·魏格特(Benjamin Weigert)在《解释德国的出色复苏》中指出,2008年德国将其增值税从16%提高到19%,同时把平均所得税从57%降低到47.5%,公司税从56.8%降低到29.4%。

这一政策组合让德国出口品变得更加便宜,而让进口便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增加了经常项目盈余。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德国现在倒转这些政策。

竞争优势降

面临扩大公共投资和采取财政升值的选择的时候,第一个选择更好。经济已开始走弱,可能降低国家竞争优势的财政政策风险太大。但德国也不能无动于衷。

在多边主义日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有责任纠正全球失衡。科学顾问委员会应该更好地了解一下。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

习近平晤肖尔茨 “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

(北京16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晤来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

央视报道,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关系始终稳健发展。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大国合作。

他说,中德分别是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两国要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习近平强调,中德两国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德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两国合作有利于双方乃至全球。世界越是动荡,双方越要提升两国关系的韧性和活力,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

他中德双方继续以开放的胸襟密切交往,增进战略互信,“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两国关系必能继续行稳致远”。

习近平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他呼吁中德双方,发扬互利共赢的鲜明特色,“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表示,中德双方要警惕保护主义抬头,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希望德方为中国企业赴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他说,中德在世界多极化问题上有不少共通之处,两国应独立自主开展多边领域协作,推动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平衡稳定作出更多贡献。

肖尔茨:当前德中关系发展良好

肖尔茨表示,当前德中关系发展良好,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双方成功举行了两国政府磋商以及战略、财金等领域高级别对话,还将举行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

他说,自己过去2天与德国企业界代表参访了重庆、上海等地,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

肖尔茨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人文交流。德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致力于维护多边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赞同对立对抗。

他说,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德国愿为促进欧盟同中国关系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领袖还就俄乌战争深入交换意见,表示中德都致力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使用核武或攻击和平核设施,妥善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

习近平强调,当前形势下,为防止冲突螺旋式升级甚至走向失控,各方应共同致力于早日恢复和平。为此,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分别是以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为局势降温、为恢复和平积累条件、减少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他说,中方不是俄乌战争的当事方、参与方,但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愿就此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

双方还就以巴冲突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认为,应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防止事态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保证加沙地带无障碍、可持续的人道主义准入。

两人又表明,支持巴勒斯坦问题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早日通过谈判解决,呼吁有影响力的国家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有关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会谈结束后,习近平同肖尔茨一起散步并共进午餐,就广泛议题进一步深入交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