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科技盲

近年到中国,发现中国发展一日千里。基本建设,科技等,发展之快令人乍舌。

基本建设中,高铁快铁就不用多说了,中国的宏愿即是把全国主要城市全部衔接起来。也意味着,跳上快铁,即可从香港通达北京,从上海亦可横跨至成都。



科技方面,80-90 年代新加坡是许多国家的模范,当时中国还得向他们学习,20-30过去了,新加坡科技进展不大,中国却展翅高飞。

以前新加坡提倡“不用现金社会”,购物一卡搞定,中国现在跑得更快,一部手机大部分日常生活付费/收款都搞定。打车、搭地铁、买东西、看电影、脚底按摩甚至去跳蚤市场,交易都是用手机“嘟”一声,完成付款。

中国生活须学习科技

在中国生活必须学习使用这些科技,用App进行交易,不然就会与社会脱节,成为科技盲。

有一次去光顾快餐店,发现有个布告写着“网上订餐,这里取餐”的柜台。



我走近小小声对柜台说:“我是外国人,只有现款。”柜台点点头,指了一下说:“过去哪里排队。”

真惭愧去到中国,我承认我就是个科技盲。

与一位科技老前辈聊起,他说:“中国的进步是跳跃式的,新加坡的进步是渐进式的,马来西亚的进步是龟爬式的……”

我再同意不过了。

喜见马国网络价格降价,速度相对更快。无论如何马国必须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不提升网络效率,马国竞争力与邻国相比就会处于下风。

再也不能以龟爬式的方式前进,要成为兔子以跳跃式迈向前。

反应

 

商余

锅里故里/张毅全

【人在江湖】文/图|张毅全

童年的记忆总是与美食紧紧相连,而舅舅炒的快熟面更是其中最为鲜明的一笔。

那时,我们全家与外祖父同住,加上表兄弟姐妹以及舅公的孩子,人数之多,足以组成一支球队,甚至还有候补。童年吃喝玩乐,无忧无虑。

发育时期,唯一的烦恼就是怕没吃饱。舅舅对我们疼爱有加,为确保我们不会挨饿,他经常下厨,他炒的快熟面更是大家的最爱。

每当舅舅要炒快熟面时,整个家就会响起一片欢呼声。大家迅速分工合作,有的洗菜,有的切腊肠,还有负责碗筷。准备就绪,等待舅舅下场。锅铲翻飞,食材入锅,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大家的心。我们就像看球赛一样,围在锅旁,屏息以待着那一碗碗热腾腾的快熟面出锅的时刻。

当面条终于端上桌时,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金黄的面条上点缀着翠绿的蔬菜和诱人的腊肠,散发着勾人食欲的香气。吃起来更是一绝,面条Q弹爽口,蔬菜清脆鲜嫩,腊肠则是咸香适中。围坐在一起享用,有说有笑,那是一段无比温馨快乐的时光。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都长大,各奔前程。舅舅搬去了遥远的沙巴,联系渐渐少了。直到有一天,传来了舅舅去世的噩耗,内心的伤感和惆怅难以言表。回想起童年时光,尤其是舅舅炒的快熟面,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爱永铭心中

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炒快熟面,承载的不仅是舅舅对我们的疼爱,更是亲情的温度。

虽然人已离去,但那份爱却永远铭刻在心中。每当想起舅舅和或吃快熟面时,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慰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欢乐的童年时光。

炒快熟面,看似平凡,却因为舅舅的爱而变得无比珍贵。它见证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那份情、那份味,将永远留存在记忆深处,成为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