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全球贸易续放缓
中国9月进出口逊预期

(北京14日讯)随着美国现有关税和全球贸易持续放缓降低需求,9月份中国的进口和出口降幅均超过预期。

根据周一海关总署数据,9月份出口以美元计价按年下降3.2%,进口按年下降8.5%,贸易顺差为396.5亿美元(约1665亿令吉)。



经济学家此前预测出口按年下降2.8%,进口下降6%。

随着中国经济遭受国内外需求放缓的困扰,这次贸易数据疲软更是突出了中美上周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重要性。

进口下滑说明国内经济尤为不佳,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将于本周五发布,据估计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创下近30年来最低水平。

“主要原因肯定与全球经济放缓相关,”麦格理证券驻香港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

“达成迷你协议确是好事,可以防止情况变得更糟,但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



9月份中国对美出口按年下降近22%,进口按年下降近16%,贸易顺差约260亿美元(约1092亿令吉)。

“这显然是贸易战造成的伤害,”ING驻香港的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彭蔼娆表示。

出口越南猛增

同时,中国对越南的出口猛增,“我认为可能是将货物转到越南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然后再运到美国以避免关税。”

另外,彭博经济学家说:“展望未来,‘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并不能大幅提振中国的贸易前景。对于中国而言,这次的协议关键在于原定本周加征的关税不会如期执行,减轻了部分下行风险。”

但即便如此,现实依然痛苦——中国还有3600亿美元(约1.5兆令吉)的输美商品被加征了15%-20%的关税。

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美国暂不上调关税,作为交换,中国加大购买美国农产品。如果这么坚持下去可能会提振信心,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将在12月实施另一轮关税。

中国上周五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官方的反应是小心翼翼但乐观其成,这突显出北京如果想减轻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除了陪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旋之外没有太多选择。

澳纽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进出口下降并非完全是贸易紧张局势所致;技术周期并未起到支撑作用,认为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不会实质性改变贸易前景。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教育机构违约 投资者称开了恶例

(香港19日讯)一家获利中国教育机构希教国际的可转换债券3月份发生违约事件后,对冲基金和其他国际投资者发出了警示。

包括一些亚洲最著名对冲基金在内的一群债券持有人在公开声明中指称,尽管该机构的业务健康且不断增长,但仍选择不偿还离岸债务。包含香港的Oasis Management、太盟和Enhanced Investment Products等投资人表示,借款人的行为可能为更广泛的市场开了一个恶例。

该借款人希教国际是一家拥有16年历史的公司,原名为希望教育集团。

这群投资者持有该可转换债券的49%,已迅速采取行动,在香港针对该公司提出清盘呈请。

希教没有回复彭博的置评请求。该公司3月28日表示,由于“外部环境、行业政策及本公司当前财务状况的影响,本公司在赎回相关债券方面面临困难”。希教在4月14日的公告中表示,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可用于营运该等学校,且已就偿付相关债券制定“初步计划”。

这些基金的困境表明,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低迷引发一波国际债务违约之后,投资中国企业债券涉及的风险之大。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亚太区联席主管李科生(译音)表示,这可能会引发对整个行业信用风险的重新评估。该机构是代表对冲基金和私人信贷基金的全球机构。他表示,该事件表明,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并不是投资者在评估违约风险时应考虑的唯一因素。

他表示,同样重要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公司履行财务义务的意愿;他未涉及希教一案。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中国企业已违约的离岸债券超过1000亿美元(约4784亿令吉)。国际债券持有人想方设法向一些资产和业务主要在中国境内的公司追回资金,但在中国内地执行离岸法院的裁决困难重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