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标杆性的战役/许元龙

大马选委会宣布,丹绒比艾补选提名日为11月2日,投票日为11月16日。

我发现自丹绒比艾国会议员莫哈末法立医生逝世后,各华文报章的评论文章涌现,这是在过去的8个国州补选中罕见的。这说明此补选战役对希盟土团与国阵、巫统、伊斯兰党与马华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说这是标杆性的战役,也不为过。



在过去的3届大选,国阵马华在此巫裔居多的选区稳坐钓鱼台,而巫统的地方基层无不倾全力的争取此议席,但皆失败告终。

现在巫伊结盟推出捍卫马来人与宗教权利,免遭非巫裔削弱。此以种族与宗教挂帅,自然会获得甘榜的保守马来人及既得利益者的支持;同时,兴风作浪的发表种种充满分化种族和谐关系的言论。

在巫伊结盟而给巫统自认已够强大夺回执政大权之下,丹绒比艾巫统区会主席兼龟咯区州议员奥斯曼尤索夫已表示,此区巫裔选民居多,因此应由国阵巫统上阵才有获胜的机会。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也绝非省油的灯,他除了在希盟内一党坐大之外,在维护马来人权益与宗教也不比巫伊逊色。他强留印籍通缉犯传教士扎基尔博士,以及在纽约世界领导大会上公开宣称“扶助马来人”的合理性,在在说明希盟继续走如前朝与巫伊一样的以种族与宗教为先的政策。



马华获胜机率高

希盟由土团代表出征已肯定;而国阵是由马华或巫统上阵呢?

在5·09之后的国阵,严格的说是名存实亡;而马华选择不退出国阵,这应该不是广大的基层干部与党员的意愿。理由很简单,马华最终为华裔选民所唾弃,关键问题是巫统的一党坐大而迫它只能扮演灭火员的角色,这使它在捍卫与维护华裔权益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马华领导层继续留在国阵的最大考量,乃是它离开国阵后,将失去制衡巫统更倾向种族宗教化,而它不再获巫裔选民的支持时,在华人与混合选区就更难获胜。

马华基于丹绒比艾是其传统选区,因此,它必力争捍卫此议席,否则,他续留国阵将失去一切,而永难面对江东父老。

依选区的选民结构,国阵由马华出征获胜的机率偏高。因为,马华如派黄日升上阵,以其在当地华社的良好人脉关系及希盟政府政热经冷的无能改善民生问题,那他获得华裔支持率偏高,再加上巫统与伊党的马来票,他重返国会是可期的。

另一方面,如果马华失去上阵机会,那肯定是一级致命伤。它是否应决定退出国阵自闯天下?与此同时,以马华旗帜派黄日升上阵(有同志叫他以独立人士身分上阵),以测试该区华裔选民及非华裔的支持度;如果不能胜选,也赢回党的尊严。

朝野政党都输不起

丹区对马华来说是绝不能妥协的,一定要上阵捍卫;如果它争取代表国阵出征失败,那唯一的选择是退出国阵,以党帜上阵,给选民第三选择。

倘若丹区最终由土著团结党与巫统直接对垒或马华加入成三角战,那选民的投票数据就能测试出朝野政党在各族中的支持力量。

另一方面,如果是巫统与土团直接对垒,就能显现出巫伊结盟与土团在马来社群中所获得的支持率,也能窥视出民主行动党当下对华社的影响力有多少?而多少华裔选民放弃投票或投废票?这是否代表着他们对两党殊途同归的马来人为先的政策不获支持?

丹绒比艾之役,是朝野政党都输不起的战役。谁胜谁败,已是反映来届大选标杆性的战役。

反应

 

言论

巫统压得住马华?/蔡晓薇

如今种种迹象显示,成立超过1年又5个月的团结政府,还是做不到百分百团结。

这次被视为“不听话”的团结政府成员党,非马华莫属。

马华早前发文告表明,对于即将来临的新古毛州议席补选,若候选人不是来自国阵,马华将不参与助选工作。

新古毛州议席因民主行动党原任州议员李继香离世而悬空,为此再次由行动党派员上阵守土,可谓毫无悬念,而新古毛作为行动党的堡垒区,要派国阵代表上阵的可能性可说是零。

对于这几乎已成定局的决定,马华为何还要一意孤行不配合?

其实马华心里明白,单凭其简单几句的文告,根本不可能扭转决定。也许马华此举并不是想争取什么,而只是想表达国阵里头再无“一党独大”这回事。

没什么可输

经历了政权交替及种种政坛变幻,国阵已今非昔比,以往国阵成员党上下一心枪头一致对外的情景,已成为过去式。

摆在眼前的是,国阵尤其是巫统的势力大不如前,成员党之间的默契看似也在慢慢地流失,彼此要顾的“大局”,说不定已不是同一个局。

没有了马华的国阵,会在多元层次上欠缺代表性,然而没有了国阵的马华,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输的了。

国阵共识式微

事实上马华无官职一身轻,在无需顾及成员党内利益关系及权衡问题下,勇敢表达立场也许还能让人另眼相看。至于之后会否因此被对付,那也是后话了。

另一方面,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表明马华不愿意为新古毛补选助选只是暂时性而已,他将会尽力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怎么这句话在我看来,仿佛是在说着国阵共识渐渐式微,“国阵一哥”也未必能压得住场,最终可能还是得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亲自出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