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董建华落实一国两制
获中国国家荣誉称号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获颁中国国家荣誉称号,以表扬其落实“一国两制”的杰出贡献。(中新社)

(北京18日讯)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周二获颁中国国家荣誉称号,以表扬其落实“一国两制”的杰出贡献。他也是今年授予名单中唯一的香港人士。

《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曾担任香港行政长官、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董建华也名列其中,获颁“‘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新华社》日前的公示称,董建华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作出重要贡献,并带领香港“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以及非典疫情等带来的种种困难,又妥善处理诸多复杂的社会政治及经济问题,维护香港整体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香港顺利回归与平稳过度,以及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做出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董建华原为香港富商,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出任第一及第二任行政长官。第二届任内,港府因推动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23条”立法,2003年引发“七一游行”50万港人上街抗议。他最终宣布撤回立法,并在2005年以脚痛为由请辞,随后转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迄今。

香港“反送中”抗争爆发后,董建华也曾数度发言评论。7月时,他表示自己任内推动的通识教育和改革中国史等教改,是造成年轻人“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后,他再指反送中抗争“提升快速”、“组织精密隐蔽”,认为有台湾和美国等外来势力介入。

除了董建华,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也名列其中,获颁“共和国勋章”。



反应

 

美食

从香港到新加坡当主厨 为董建华做菜

人,无论处世、交朋结友、言谈举止用心凭真意,定无往而不利。

入厨已五十多年,从初出茅庐的反叛孩童,到年已过花甲的退休人士,回头细看人生路上,有对的就顺便怀勉留下回忆,有错的就用真心真意改变自己,往后的日子一定感觉舒服畅快得多,能否改变,也看自己意志是否坚定。

半退休的日子,除了每天适当健康运动之外,空闲时间实在太多,想起往事尝试学习提笔回忆,文笔虽非优雅,但能写下经历,也是乐趣无穷。

到新加坡发展

70至90年代,香港和亚洲各地餐饮业开始逢勃发展,很多厨师都有机会出外发展,80年代初,幸运的我和几位拍档跟随梁智威大哥来到新加坡工作,初到时印象最为深刻,去巴刹大排档品尝鸡饭、喝羊肉汤,回途路上人稀疏、车又少,黄昏时传来阵阵祈祷唤礼声,静静回到宿舍……晚上9时30分,电视台播出粤语剧——周润发主演的《网中人》,看完就早点睡觉,和香港夜夜笙歌、马照跑舞照跳,多姿多彩根本是两回事,喜欢热闹的我,真有点不习惯。

“快活谷·Happy Valley”是香港赛马会跑马的地方,老板热爱赛马,就用这名字开了一间酒家,想当年南洋都吹港风,开业后热爆,天天满堂红,成为当地名人饭堂,不分昼夜煲鱼翅炊鲍鱼,虽艰辛但值得。

几个廿多岁的小子,一时间像老鼠上了天堂,继而让粤港式酒家遍地开花流行起来,我更因此受到香格里拉酒店老板赏识,1985年初到香宫中餐厅当主厨,走出我人生梦想的初阶段。

搞好出品人事

保守的年代,当厨者只顾好厨房的工作,有生意,老板就把你当成天皇巨星,和酒店的做法差别很大,酒店中餐厅只是餐饮的一小部分,头顶上还有西餐总厨、F&B、RM、GM等等,分别好大。学历“小学”程度的我,连华语都讲不好,餐饮部开会用英语对答,我哑口无言,只靠别人翻译好不方便。

规矩多多的环境下,年纪轻轻的我,带领一班未合作过的团队,要搞好出品和人事,实在有点困扰,经历的苦累可想而知。

我在时间配合下做好工作,也多学习语言,并专心搞好人际关系,做梦都没想到,日后可以在1985年至2009年期间,在“香记”三出三离三入,对这个大家庭有爱有悲欢、也有对有错,直到后来自己真正成熟了,才懂得真心感谢这个平台造就了今天的我。

为董建华做菜

在专栏开始的第一篇,不得不介绍一位我真心敬佩、老实又平易近人的长者——中国香港回归特首董建华先生。

历史上的对错,我不想批评,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我,能看到中国国富家强,受到他国瞩目而又能平等尊重,实是华人的骄傲,而“香港回归”是最想看到的事。

1996年候任特首董建华,受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邀请访问新加坡,在香格里拉酒店逗留一段时间,多了时间给我为他做菜,真的好兴奋。还记得每次用餐完毕,他都非常客气和我细谈感受,非常和蔼可亲,在当时驻新加坡香港贸易办事处处长曹万泰好友的安排下,我多了和他接触合照的机会,至今依然难忘。

办千人回归宴

1997年回归当晚更荣幸得到曹处长的安排,连同一班港厨在新达城做好千人回归宴,在电视直播上看到回归仪式,热血沸腾好开心,一眨眼就是25年,日子过得真快!

当时董先生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随和,对于我上的菜,他都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他个人比较喜欢吃点心喝茶,相反地,他的家人就比较欣赏新加坡地道的食物,如鸡饭、肉骨茶和咖哩叻沙等等。

咸水梅砵仔碌鹅

咸水梅砵仔碌鹅是70年代的香港怀旧菜之一。以前做这道菜时,工序都很繁杂,需用咸水梅加上姜蒽、蒜头、大葱和少许八角,再加入适量调味:幼盐,白糖,鸡精粉,双蒸酒和少许柱候酱和胡椒粉,先入鹅肚(或大鸭)穿上鹅尾针,再用少许盐和黑豉油搽鹅身,腌上半小时备用。

开镬烧热过油,放入整只鹅,将底面香煎至金黄色,再加入以上的柱候酱/鸡汤和调味料,盖上煲盖,慢火煎煎煮煮约60分钟便成。以前多用砵仔上菜,所以也称砵仔鹅!砵仔鹅斩后上桌前,加上芋头件、梅子,有甜酸味润胃,可谓开胃食品!

这是我最近制作的砵仔鹅,但以鸭代替,砵头难找,就以石锅代替,我先用炒镬煎香鸭皮至金黄色,再用焗炉以摄氏180度高温焗90分钟至熟即可,鸭香味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