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AKPK:经济放缓 百物涨价
每月1.5万人求解财困

(吉隆坡6日讯)经济放缓、百物涨价,寻求国家银行旗下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援助的国人日益增加,目前每个月有1万至1万5000人上门求助,其中高达约4000人,或26.7至40%,更须参与该机构的财务重组计划。



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总执行长阿查丁说,经济放缓下,国内破产人数也有上升趋势,惟若面对财务问题的国人尽早向该机构求助,他们将不至于面对破产的噩运。

70%为B40群体

“向AKPK求助者当中,70%来自B40低收入群体,他们必须掌握理财知识,不能有任何过错,以免信贷评分受损,进而影响贷款申请。”

尽管如此,阿查丁仍正面看待,寻求AKPK援助人数持续扬升的趋势。

阿查丁说:“向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寻求咨询服务的国人日益增加,这是良好现象,显示国人关注本身面对的财务问题,希望从中寻求解决方案。”



他指出,除了经济放缓和百物涨价这2大因素,事实上,更多人咨询AKPK,是希望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

需教育国人重视信贷评分

针对国人的信贷评分,阿查丁说,当国人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时,才知道何谓是信贷评分。

他指出,在中国,违反交通规则、在非吸烟区抽烟也被列入信贷评分,因此有必要教育人民信贷评分的重要性。

阿查丁说,调查显示,每3名国人当中,即有1人不了解理财知识。

他指出,很多国人清楚知道国家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却不懂通胀将影响消费人的购买力。

他说,虽然年轻人的理财水平已提高,惟还是有进步空间。

他认为,很多年轻人只咨询朋友的意见,不愿通过正当管道汲取理财知识。

“若朋友善于理财,他将提供正确的理财知识,相反的,一旦咨询错误,有关人士将因理财不当,而面对巨大风险。”

他认为,学习理财应从小开始,希望政府把理财知识列为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必修课程。

 

 
 

 

反应

 

要闻

陷财困借阿窿 大学生户头成行诈工具

(吉隆坡16日讯)我国大学生因急需现金向非法放债人借贷,导致银行账户被诈骗集团利用,沦为“骡子账户”的持有人。

据《Kosmo!Ahad》报道,警方调查发现,2023年共有2381名年龄介于17至33岁的青年遭骡子账户集团利用,其中大多数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

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部总监拿督斯里南利指出,许多学生在借贷后将银行账户交给大耳窿,却不知这些账户已被转售给诈骗集团,直到被警方传召协助调查才发现自己陷入骗局。

“审讯显示,这些学生在学习期间出于绝望和经济困难而向高利贷者借钱。

“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没有考虑将账户借给或出租给大耳窿的后果。”

没考虑后果

南利透露,诈骗集团使用各种手法获取骡子账户,包括提供佣金、任命学生为公司董事,或支付一次性报酬,许多受害者在快速现金的诱惑下,未考虑长期后果。

“有些人交出账户以获得快速贷款,但最终他们的账户被用于诈骗,将它们变成了骡子账户。”

数据显示,我国骡子账户数量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3万3258个增至2023年的4万6084个,2024年更激增至5万零469个,三年内累计达12万9811个。

南利指出,财务困境是骡子账户激增的主要原因,受害者涵盖不同背景,包括失业人士。

“调查发现,许多账户持有人都陷入经济困境,无论是就业、失业还是其他情况。”

他表示,许多骡子账户持有人并不完全了解所涉及的法律含义。

“他们可能认为交出银行账户是一种轻松的赚钱方式,而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从事犯罪活动。”

他警告,诈骗集团往往通过心理操纵,让受害者误以为这只是暂时行为或无重大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