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民进党在教科书强植“台独”/林国安

台湾中小学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正式实施《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简称《108课纲》),新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科书因应《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现代国家的形塑”学习主题,设置学习单元“现代台湾国际关系”,探讨“现代台湾的国际地位”,竟然引入“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课文内容:

“二战结束后,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盟军接收,惟战后的主权归属,仍需留待国际条约订定后方能确认。”



“《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宣言》是否真是中华民国统治台湾正当性的来源,已得到许多质疑。例如,中华民国于1946年公告台湾居民具有中华民国国籍时,便引发美国与英国的抗议,主张应完成对日和约的签订,或外交手续完备后才具有正当性。也有人认为,两个宣言都仅有声明或公告的地位,并无正式条约的效力。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为了合理化美国介入两岸问题的军事行动,杜鲁门总统也宣称台湾地位未定的说法,指出台湾将来的地位须待太平洋地区恢复稳定,且对日和约签订或联合国有所决议后,才能确定。”

“1952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与中华民国单独签订《中日和约》,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民国自日本取得台澎主权的开始,开始有了正当性。但也有一派认为《中日和约》内容仍有模糊、不足之处,日本只宣称放弃台澎,未明确说明将主权移交中华民国,主张必须等到1991年《宪法》恢复正常运作,台澎金马的主权在民主制度下选举总统与中央民代后,中华民国政府才取得人民授权,得到施政的正当性,在台澎金马真正落地生根,台澎金马也因而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台湾地位未定论”入课文

上述《历史》教科书学习单元设置,台湾俨然一个“国家”,而“台湾地位未定论”则在于颠覆《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和《中日和约》关于台湾主权归属中华民国的历史公论,直接把台湾国际地位导向“主权未定”,为“台湾独立/台湾建国”寻求历史根据。

这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从本世纪初继承李登辉“台湾主体”史观,将本国史与世界史二分法改变为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三分法,形成“两国论”史观,进一步“去中国化”,把高中历史划分台湾史、东亚史和世界史三大领域,中国史内容支离破碎,且只在东亚史学习主题下进行叙述。“台湾地位未定论”就是民进党执政当局执意割切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脉络关系,“台独”史观变本加厉的体现。



国家当政者对学校课程教学都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求,一般会运用行政权力将自己认为“值得”传递的教育知识加以合法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赋予课程内容相应的价值观念倾向,以切实体现本统治集团的政治意识形态。民进党当然会利用本身执政的便利,渗透其“台独”史观于学校教育,贯彻“文化台独”理念,实现“台湾国家”构建。

《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对于“台湾地位”预留“已定”和“未定”空间,让教科书自由发挥。于是,教科书编者在“多元史观”包装下,侧重“未定”论述,其它留待学生去思辨,形成自己的历史认同。

实质上,这是民进党执政当局在文化教育上以所谓“多元价值”掩盖“去中国化”,让年轻世代产生思维错乱,认为“台湾地位尚未确定,追求台湾独立有理!”民进党就是这样利用教科书,改变新世代的史观,深化“台独”的民意基础,为实现台湾独立做思想上的准备。

“台独”史观的危害性

民进党政治力操弄历史教育,形塑“人造独”世代,是深具危害性的。首先是浅薄化台湾的中国史教学,模糊两岸之间的历史联结,使学生无法养成全面、正确的史观,更遗忘了自身与中华文化意涵的关系,强化台湾主体身分认同,把中国视为他国,认为“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这不利于当代中国民族的团结与复兴。

其次是政治干预教育,以教科书引领政治风向,蒙蔽年轻一代,使他们认同与支持“台独”理念,大选投票支持民进党,以贯彻、推进“台独”。台湾自李登辉后期,经历陈水扁、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文化台独”,短短二十几年间,已经培养出数量可观的“人造独”,足以左右台湾政治发展走向。可是当两岸形成“统独”客观对立,“人造独”只有当“炮灰”牺牲的分!

其三是“台独”史观教科书蛮横割切中国历史,弃舍决绝中华文化,混淆台湾社会“中国/民族认同”,隔绝对中国大陆实体情况的了解,加剧海峡两岸的疑虑和对立,增加交流合作的障碍,危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000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生存繁衍,教育为本。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浩浩荡荡,历史发展不容割切,知识文化也不会被禁锢。民进党在历史教科书强行植入“台独”史观,实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林国安

尽管上诉庭已经宣判国民型华淡小使用华淡语文教学没有违反联邦宪法,联邦法院也驳回有关败诉组织提交上诉的申请;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宣称现行教育法令认可多元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存在,但是,近来仍有种族主义政客责问教育部允许“不同语文媒介、不同课程纲要”的母语学校存在,叫嚣关闭多元母语学校,实施一元化教育;更有大学教授大放厥词“多语源流小学助长族群偏见、阻碍国民团结”。

这一波“关闭多元母语学校”论和“多语源流小学阻碍国民团结”论,有论者认为是“对多语源流学校新一轮攻击”,是“别有心机的教育折腾”,群起论争。

但有关争议多见于报刊言论版,偶闻华基政党领袖零星呛声几句。至于华教组织机构这回倒是“噤若寒蝉”,似乎陶醉于法院“标杆式判决”,或对“老调重弹”充耳不闻。

基于《联邦宪法》精神和华人公民地位,华文小学是顶天立地的庄严性存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性共存;华文小学的存在,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

华教发展仍存局限

上述种族主义者和别有居心者对华小定位的质疑与歪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政治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仍存在对华文教育发展这样那样的局限。

不仅华文小学企盼“平安建设”(参见拙文《华小企盼“平安建设”》,《南洋商报》言论版,2023年11月28日),华文教育更亟需加强理论建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舆论挑衅。

加强华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途径,无非是深化对华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华教界对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认识不足、力度不够,尚有偌大空间待发掘与深耕。例如华教史的研究似乎满足于那一两本“华教两百年奋斗史”,认为其它没有什么值得论述的了。

实质上,华教史研究除了历史的叙事,还需结合教育发展思潮的视角,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深入教育事件本质的论述。

这是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质量的问题。其次是母语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我国华教组织机构仍沿用上世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和关于防范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建议,作为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学校的理论依据。

整合华教研究资源

其实,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母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例如“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母语为优质教育基本要素,《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都是用以论述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民族语言文化传承、身分认同、族群智慧开发、中华文明分享的坚实理论支撑,以及批驳各种悖论的指导思想。

还有,目前我国华文教育研究态势比较零星,研究者多为“个体户”,单打独斗;有者倾向学术探究,有者流于高谈阔论,一些选题也未必切合问题解决需要。华文教育教学研究亟待整合,发挥作用。

欣闻新纪元大学学院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或能为研究者提供平台,整合人本资源,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华文教育教学发展态势;树立数据化意识,采用大数据挖掘华文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其中规律,构建华文教育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这个华文教育研究单位,可整合各方教育资源,进行华文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如“华文教育发展思潮研究”、“跨文化教育情境与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研究”、“华小非华裔学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等,以形成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智库型研究成果,助力华文教育理论建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