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外国通缉犯惹众怒/陈圆凤
放纵一个外人指指点点,所为何事?本国人民稍微讲几句过界的话,就被提控,被指责煽动,但是,外人却可以信口雌黄,法律的标准在哪呢?当真此人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可以帮助巩固某群人的选票吗?
马来西亚似乎存在一种“偏执”思维,只要牵涉到某族群的,就变成“敏感”课题,而且必须优先处理,必须尊重他们的感受,必须受到保护;这种思维从前朝到新政府都不变,像是“铁律”,真是让人费解。
这段时间,国内政治气氛沸沸扬扬,新政府执政的蜜月期异常短暂,争议课题接踵而来,人民的愤慨声此起彼落。人民与执政党产生了很多摩擦,但是,我们都是一家人,还是可以坐下来解决问题,尽管不完全让人满意,不过,大家都体现了忍让及维持国家和谐的努力。
就在这个当口,有一个“外来者”却对非回教徒社群表现出很不友善的姿态,质疑印裔同胞对国家和领袖的忠诚,更判定华裔是这个国家的“客人”,如此一个外来者凭什么如此大胆猖狂?难道就是因为他的“特殊”背景?
思想极端待若上宾
政府极力保护,极力挽留这个人到底所为何事?这么多部长要求将他送走都不果,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打的是什么算盘呢?这样的人对敦马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一些居住在这里几十年的人民,都拿不到蓝色身分证,这个思想极端狭隘的印度通缉犯,却被当成国家上宾对待。不但很快就拿到永久居留,还可肆意妄言批评马来西亚的种族相处模式,还自以为是贬低非回教徒的地位,他以为他是谁呢?他有什么资格妄议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的大马公民?
此人拿着我们的永久居留证,却不尊重我们的多元国情,以为凭着执政党的“错爱”,就可以高高在上,蔑视非回教徒!他的言论连部分回教徒也看不过眼,却得到敦马的百般维护,敦马到底所为何事呢?
加剧对当政者反感
前朝政府当年为了获取选票,也放任某些团体和特定人士挑衅种族及宗教课题,惹得非回教徒社会怨声四起,新政府难道没有警惕?敦马批评维护华教的董教总是种族主义组织,那么,贬低非回教徒族群的“外人”,又是什么?
国内因为政策引发的争议,已让希盟政府穷于应付,与民意越走越远。这个时候,还要容许一个外人在这里兴风作浪,触怒民意,只会加剧选民对当政者的反感。即使这个人看起来可以讨好某部分人的欢心,却动摇多元种族和谐的气氛,最终也是得不偿失,并不能提高执政党的威信及受欢迎程度。
敦马老人家是不是感受到地位被威胁,或是希盟内部出现逼宫行动,迫使他做出一连串不合常理的反击行动?
再次严词指责董总,百般维护一个“外人”,这些不应该出现的事情,是否是敦马的政治反击呢?
包括24性骚扰罪犯 丹州警方通缉211疑犯

吉兰丹总警长拿督莫哈末尤索夫
(哥打峇鲁9日讯)吉兰丹警方目前正全力追捕211名涉及各类刑事案件的通缉犯,其中包括24名涉嫌性骚扰案件的疑犯,这些案件自2023年以来陆续发生。
吉兰丹州总警长拿督莫哈末尤索夫接受《新海峡时报》访问时指出,在这211人中,有206人由州刑事调查局(JSJ)通缉,另5人则因涉毒而被毒品罪案调查局(JSJN)列为通缉犯。
“多数疑犯涉及刑事法典第324条文(使用危险武器致伤),以及第457(破门行窃)和第379(盗窃)条文。”
尤索夫补充,另有4名疑犯因涉及有组织或重复性犯罪行为,而被援引防范罪案法令(POCA)通缉。
哥市巴西马最严重
根据警方记录,这些刑事案件分布在吉兰丹全州10个县,其中哥打峇鲁和巴西马的通缉人数最多。
尤索夫表示,警方相信多数疑犯已逃离吉兰丹州,有者甚至潜逃至国外。
“约90%的通缉犯相信已逃往雪兰莪、吉隆坡等其他州属,甚至是邻国。目前仍在本州内藏匿的估计仅占10%。绝大多数是男性。”
性骚扰嫌犯来自各阶层
他也透露,那24名涉及性骚扰案件的疑犯来自不同背景,有者是受害者认识的人(例如男友),也有的是陌生人。
“这些都是严重罪行。无论这些人藏匿何处,我们都将竭尽所能将他们绳之以法。”
警方已展开特别行动追捕相关疑犯,并与全国其他州属警队密切合作。
尤索夫呼吁公众若掌握任何相关线索,立即向警方提供协助,“社会的合作至关重要,以确保正义得以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