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马台偶剧盛事”吸引数百人出席

黄基全(后排左三起)、林成国、洪慧珠及周蓓姬主持开幕仪式。

(吉隆坡14日讯)大马FUSION皮影戏剧团与台湾霹雳布袋戏首次齐聚在吉隆坡文创大楼(GMBB)展开“马台偶剧盛事”,吸引数百人出席。

以“偶们不一样”为主题的活动于上周六,一连两天在GMBB进行,上述两大剧团在推介上各自上演一段精湛的演出,让现场出席者进一步认识偶剧文化,其余活动包括马台文创志业家的交流会《传统偶戏的品牌之路》、皮影戏与霹雳布袋戏亲自工作坊、偶剧表演及电影反映会。



值得一提的,这也是台湾霹雳布袋戏在台湾以外,首次在东南亚国家演出,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与操偶方式,演绎连续剧经典角色,并且现场演唱戏剧主题曲,极为吸睛;而大马FUSION皮影戏剧团则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将DC漫画超级英雄的蝙蝠侠融入故事中,恰到好处的完美呈现。

出席者包括GMBB文创商场董事拿督林成国、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洪慧珠与文化组组长周蓓姬、公正党梳邦区国会议员黄基全、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副总经理黄文姬与FUSION 皮影戏创办人和主要概念创作者卓元炳及操偶师莫哈末达因。

反应

 

副刊

把布袋戏动漫化
偶动漫踏上新征途

布袋戏和偶动漫,哪一个比较吸引你?

偶动漫,是把传统布袋戏中的木偶“动漫化”,结合木偶的工艺之美、动画的天马行空以及卡通漫画的多变风格,创造各类的角色肖像人物及故事,建立新品牌。这正是台湾知名布袋戏业者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霹雳)赋予布袋戏的新生命与征途。



时值霹雳国际多媒体副总经理黄文姬来马出席由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GMBB联办的活动,就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快速了解霹雳把布袋戏打造成文化创意品牌的故事吧!

黄文姬:遇上新媒体潮流,许多人不再看电视不再买DVD,霹雳也在想办法自提升,登录Netflix是其中一种方式。

造型酷帅●高颜值

很少有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能够长盛不衰、与时代接轨共同前进,台湾的布袋戏是其中之一。

布袋戏在台湾有多深入民心?在台湾生活过几年的大马“侨生”都有体会。笔者当年虽然从未看完电视台播出的任何一集布袋戏,但这并不妨碍笔者知道素还真、叶小钗之类布袋戏主角的存在,因为身边就有朋友、同学是粉丝。



黄文姬形容,在90年代的台湾,几乎台湾各大学里都有大学生会自行架设网站/BBS专门讨论布袋戏的角色、剧情……等,而布袋戏的原创故事内容、造型和打斗是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所以有很多男粉丝,而女粉丝则是喜欢人偶的酷、帅的颜值造型。

霹雳第一男主角素还真,他的样貌在30年来不断进化以迎合每个时代的审美观。

江湖恩怨很吸睛

黄文姬也是在布袋戏陪伴中成长的一代,“以前台湾电视台每天中午时段播出布袋戏,那时候我们就觉得……啊……好好看哦,那时候的卡通没那么多,这布袋戏看起来就是很酷,又跟真人演得不一样,所以不只是小孩,大人也看,因为觉得它的剧情很神奇,江湖恩怨情仇、情义、侠客……吸引很多观众。”

少儿节目《仙界小霹雳》,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粉丝。

动漫版图●商机庞大

布袋戏在台湾不是曲高和寡被封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反而鲜活的出现在人群中,既有艺术文化价值与成就,更具备商业价值,台湾布袋戏业者在这方面贡献良多,霹雳便是其中之一。

霹雳是由来自云林布袋戏世家的兄弟档黄强华、黄文择成立。两兄弟继承父亲黄俊雄在布袋戏电视剧《云洲大儒侠》史艳文”的基础上,从1980年代后半期开创“霹雳系列”剧集,获得录像带出租市场与年轻族群好评再逐步发展至如今的全球最大布袋戏全制作中心,也是全台首个股票上柜的文化创意企业。

企业方式经营

两人把布袋戏剧团发展成企业,以企业方式经营,用一条龙方式制作布戏袋,从编剧、口白、音乐、动画、造型、灯光、操偶……15个单位分工明确,日以继夜制作,近30年来完成80部故事(含电影),逾2000小时偶动漫节目,塑造约4000个角色,每年平均8000分钟偶动漫节目产能。

虽然公司核心是布袋戏电视剧和电影制作,但霹雳也多角化经营发展出庞大动漫版图和商机,包括拥有卫星电视台专门播放霹雳布袋戏、出版杂志、周边商品授权开发、举办会员及组织活动、设立直营店、直营柜与加盟店柜、原声带和DVD制作发行、与众多台湾企业异业结盟,由戏偶为产品或活动代言、推出手游App等、与交响乐团合办音乐会等。

推陈出新紧贴潮流

在布戏袋演出上,霹雳也推陈出新,紧贴社会潮流与科技传媒的演进并积极开拓戏路和观众群,包括与日本合作推出电影《东离剑游纪》、少儿节目《仙界小霹雳》、筹划中的校园青春喜剧《天生我材怎么用》等等。今年7月,43集布袋戏剧集《霹雳英雄战纪之刀说异数》更首度登上全球最大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这对于近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以成为东方迪斯尼为目标的霹雳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事。

成功核心●4因素

黄文姬认为,霹雳成功的核心包括以下因素:

●坚持原创——

剧本从剧情编创到整体演绎都坚持原创。

●使命传承——

依然保留优质传统技艺,例如黄文择的一人口白以及操偶技艺,操偶师代代相承,传承操偶技艺。(操偶算是间接表演艺术,成名的是各种偶比如素还真、一页数、叶小钗,而不是在幕后的操偶师)

●掌握潮流——

掌握流行时尚元素,创造独特美学。霹雳布袋戏每一个偶的设计都需适合时代的流行,第一男主角素还真的样貌与造型在30年前有点“老派”身材也没那么好,如今的素还真脸越来越瘦越长越年轻,身材是超模的11头身比例。

●与时并进——

广泛运用最新数字科技及动画特效如CG、2D、3D等来取代传统的爆破等特技。

流行角度看传统

她表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者必须站在流行的角度看传统、以商业的方式经营,才会有未来性与持续性。若永远只从保存角度出发,或许可成为精致的历史和文物,却可能没办法成为文创产业。究竟想要成为文物或文创,艺术工作者不妨思考一番。

“走入大众”对于布袋戏受欢迎程度长久不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其他娱乐的兴起亦导致布袋戏流失粉丝)。黄文姬指出,若只透过政府来推动布袋戏,布袋戏可能去向是图书馆、博物馆之类,但去图书馆的人并不会特别喜爱这种娱乐形式,“我认为喜欢霹雳的人就是一般大众,喜欢商业、喜欢流行、喜欢新奇也喜欢很多元的东西,所以你要商业化操作你就必须用这个手段,人多的地方你就可以去。”

创新革命●无惧失败

虽然成长中不乏有布袋戏陪伴,但黄文姬直言自己并非布袋戏粉丝,从有线电视台转战霹雳主要是从事品牌和行销。

她指出,虽然万事起头难,但透过举办一些行销活动例如与百货公司合作做展览、办签名会……包括霹雳主要经营人黄强华(以及合作单位)恍然发现原来自家作品有粉丝支持甚至排队要签名,令他们颇为意外,“我们用商业的方式法包装这样的事情和包装这样的明星,当然这些必须持续去做,然后你要和异业结合。”

这样的布袋戏偶比较吸引你,还是传统的布袋戏偶?

优化木偶身体机关

总结霹雳这30多来的成就,她认为关键在于每一代主事人都有创新革命的精神,够胆识和胆子,无惧失败。黄强华两兄弟的祖父黄海岱在传统布袋戏加入打斗元素并改编传奇小说作为内容,优化木偶身体机关;父亲黄俊雄把布袋戏带入电视,打造电视布袋戏的鼻祖戏《云州大儒侠》,引入流行曲、白话和口头禅,把角色鲜明化并重新改编故事

到了兄弟两人则是分工合作,一人负责编剧导演剪接和经营,另一人负责口白配音,联手打造出霹雳王国。

挑战创新没有终点

她形容,主要经营者黄强华有许多新观念也乐于尝试新事物,包括在本业(出售/出租录影带)之外设立电视台,增加广告收益、系统授权收益,后来继续发展至举办粉丝活动、授权加盟、开设直营店、受到电影《阿凡达》启发尝试用3D立体拍摄布袋戏电影,顶着骂声依然坚持把布袋戏的一人配音改成多人配音,推出布袋戏原创音乐……等。

“霹雳一直挑战创新的技术和原创故事,我们的老板认为这是没有终点的事情。他说我们虽然是一种传统艺术,但创新却是不能有终点。做改变的时候,以前只是外部批评现在内部也会批评,但是你要面对这件事,你要不要去做?”

她坦言,安于现状不做改变当然可以(甚至减少了尝试所增加的成本)损失更少,但是某些企业可以永续,正是因为每一代继承人有革命和创新的精神和血液基因,这才有可能持续下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