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赤足

 

     上个世纪60年代,读过中国医生赤足下乡服务的新闻,引起当时还年轻的我联想翩翩。那个时代,中国社会还处于十分贫瘠落后的年代,乡下农民衣食不足,连那时的医生也过不上怎样好的日子。医生下乡服务,赤足而行,想当然而,是大环境所造成的情况吧!那时中国乡下的亲友也曾写信来要求父母汇寄一些款项去救济他们的。



我看到赤足医生的新闻,也把这件事联想起来,脑海里出现的图像是:一幅幅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受苦受难的场景。连医生都得赤足来适应状况,展现一种与民同担共苦的情怀。于是,对这些赤足医生的精神起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

其实,作为一个在乡下成长的孩子,我对赤足这回事却是一点都不陌生的。更何况,60年代,我还没有离开那个抚育我长大的农村老家。自小,我在乡村的土地上跑动,都是赤脚来赤脚去的。父母亲每天下田去耕作,一把锄头挑在肩膀上,一个草笠戴在头上,走上田径,脚上也没有穿着什么。大家并不认为赤足是肮脏的。一天工作下来,两个脚板、脚踝、十个脚趾、甚至两条腿,都是满满的泥渍。到井边舀水冲洗之后,才进家门来,也没有感觉到不合乎卫生。

我们好玩的孩子,整天光着脚,在村里各个不同的角落嬉玩,摸沙捏泥,挖土掏石,弄得身体脏、衣服也脏……然而,回家入门前,到屋子旁边的那口小井,舀上几桶水,洗刷个干净,甚至也趁机冲个凉。回到家中,干干净净,父母也不必多啰嗦。

渐长,也下过田作为父母的帮手。那种光着脚板踏着松柔的新翻泥土的感觉,的确美好!或者在翻土的时刻,脚板与脚踝被稀松的泥土盖上,等那一小块的泥土翻给了,再把脚抽出、跨前,再翻松下一小块的泥土,那种运作,仿佛在跟泥土玩着一种自然修葺、或是生命修复的工作,太有意思了!那种感觉也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好。我感觉到泥土把我脚部盖住时的亲切,我抽脚跨前时的依舍,以及身上或脸庞上的汗珠滴落在泥土里的联想,那就像自己在读着一课书,或者在跟土地玩这一种游戏,可以慢慢享有,细细品出滋味来。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如果是穿着鞋子,要怎样翻土劳作呀?没有鞋子,反而没有了障碍,没有了耕作时跟泥土亲密联系、沟通的妨碍。赤足,对耕农来说,不是落伍,是一种自然的必需。

赤足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因此,我从小就对赤足没有反感,反而觉得是生活上最自然不过的事。当然,赤足走动,有时踏到凸起的硬物或者尖削的石头、树根之类,脚板刺痛,会难受好一阵子。久而久之,习惯了,疼痛度好像减低了很多。渐渐地,踏在各种物类上,都可以接受。而且,对自然环境摸熟了,脚板一触摸到什么形状的物体,还没低下头来看,也可以大约猜得出是什么东西。似乎,那个时候,脚板也是我们接触和认识百物的一个管道。它的作用,虽没有眼睛、鼻子也耳朵那般灵活,但也不赖的了!

想起来,那个年代,我们住在农村,哪有一家不是贫穷兮兮的呢?衣着简单,饮食简朴,出入光着脚,好似没有什么礼仪教养的。然而,那段时间,却是我生活得最自然自在的时期。没有造作、没有虚假。当然,也不会想到要什么额外的需求。家里的米粥吃过了,在外间玩到肚子饿了、口干了,见到村落里路旁的番石榴的果子有的熟透了,就光着脚爬上树去摘采,然后大伙儿一同分享。穷有穷开心!光脚赤膊也乐融融!

白衣白鞋身心受约束

后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必须穿上绑紧鞋带的白鞋。开始时觉得好新奇,一时间可也适应不来。一身白衣白鞋和褐色的短裤,其表堂堂,对我来说可是苦差!总觉得,穿着虽然好看了,但自己却不自在,不自由,身心都受到约束了。因此,每天放学回到家,脱下鞋子,换上便装,我会如鸟飞出鸟笼似的,光脚在野地上奔走好几回。嫩草、细沙、土地……才是亲切可爱的。脚板一踏上,就好像孩儿投进了母亲的怀抱。

学校教育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知书识礼的人,出门不着鞋,不但不可,而且是无礼的。当然,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文明科技的时代里,穿衣着鞋是社会的普世价值,自然不过。当今父母教育孩子穿鞋,不是强调外面的土地充满污垢,不着鞋会被细菌感染等等。让自己穿鞋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我想起自己当年像野孩子般的过活,身体硬朗,似乎没有给父母太大的负担。是从前污染比较小,现在污染比较大了吗?父母常说,我们穷苦人家,都是贱生贱长的,大概是吧!

赤足生活的经历,成了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标记。我不敢、也不会看不起光脚讨取生计的乞丐、贫儿。

反应

 

商余

告别风雨特多的2023年/苏清强

文|苏清强

大家都说,即将过去的2023年风雨特别多。一雨成灾,发生在国内外多个城镇,也不乏国事人事的风雨灾难,在报章上图文并茂地报道出来,读到时往往为那些不幸者感到不安。

土崩树倒路毁、生态与资源破坏、泛滥水淹兼瘫痪……各行各业似乎无法正常运作;更有国与国之间的炮光弹雨,一时间人命如虫蚁般低贱……于是,雨后有阳光的日子就变得格外美好,至少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晴和温煦的日子也能够带给人一种喜悦。

有位朋友常遇事悲观,有一回其轿车淹没在湍急水患中,天晴后就拖去车厂,换件修理。他一时没了车用,要想法变通以应对日常生活,包括上班、送孩子上学、到市区购物以及与朋友约见等等,脑筋转动,身心煎熬,搞得晚上常常睡不好。

像他这样在灾情后还得吃上苦的人,这一年特别多。所以说:过量的雨水下在不当的时空里,往往会危及物资人畜。

我不知道气候与时雨的改变,是否与世界的大环境受到破坏有关。我所知道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的自然环境在人为的破坏下,已经带给人类数不尽的负面影响。人类再不觉醒,国与国之间再不合作与和谐相处,人间的噩梦还未过去,众生的苦头还有得尝呢!

出国走走调剂心灵

人人都渴望过好日子,这包括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享受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如旅游。或许是过去两三年人们被隔离在家的日子太久了,疫情缓和后,尽管风雨不减,社区种种文娱活动如雨后春笋冒起,人心躁动。各种旅游机制也启动,人们开始筹划和安排时间到国内外各地景区打卡。忙是忙了,却忙中有喜有乐。

一位常跟团去看世界的朋友告诉我,他很厌倦国内某些政棍时不时发出的短视言论,因此,出国走走正好可以调剂心灵,也可以让眼耳清静一些。或许,一些政客也应该出去看看世界,汲取新鲜空气,洗涤心灵,擦亮眼睛,看看别的国家如何进步以及如何营造民生的和谐与幸福。

而我的日子,只求无灾无难平常过。冠病疫情的拖拖拉拉,的确也改变了我们不少的思维与生活方式。比方说,在家隔离的日子久了,养成看书与写作的习惯;如今习惯成自然,每天总还是要看看书与写写东西。

此外,没事不外出,外出也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参加人多的聚会,自然而然地会戴上口罩。

吃喝玩乐皆属次要

其实,这三几年间,许多远近的亲朋戚友突然间病倒离世,让人感受到疫情的可怕。也有的骤然猝死,让人难以接受。现在想起来,他们不正是向我们演绎着人生无常的至理吗?

疫后碰头,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能够见到面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因而互相祝福与珍重。实在说,当很多朋友都纷纷打算出国去看风景尝美食时,我却没有这种冲动。我还想再等待一些时候,不急于一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因此,我每天总要花一些时间在健身活动上。我也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把放在案头的古典名著好好看它一两遍;其他的吃喝玩乐,皆属于次要的东西,我只愿适可而止。

前人不是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仿佛才一眨眼间,已是年尾岁末时光。风雨走来,有感慨也有感悟。但愿明年的日子,有更多的晴和与温暖,且让爱与温馨充满人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