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人政治话语权减弱?/利亮时

华人人口在我国的族群比例是每况愈下,如今只占总人口的22.8%,这是否代表我们的政治力量或者话语权日渐消减?

在上个世纪,一些华人领袖与马华公会的领袖,不断呼吁华人要多生育来维持族群的权益,然而我们族群并没有如此做,为什么?原因十分简单,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度,面临的是高消费低收入的窘境,多生只会让家庭的负担日益沉重。



从1970年代至今,我们族群的精英分子去了何处?他们都在世界许多地方发光发热。他们很清楚问题的关键,因此他们选择用脚来投票,远赴他乡寻求美好的生活。

华人比率逐年下滑

我国华人人口的减少,除了我们生育率下降外,另外则是有一部分人移民他国,再加上其他的因素,导致华人在国内所占的比率逐年下滑。

华人人口若维持在1960年代的三成多,我们真的可以拥有许多的权益吗?部分政治人物与学者的看法都太传统,以及忽略其他的因素。学者可能有其盲点或误判,但是政治人物应该相当清楚,人口占优势未必可以维系本身的权力。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历史,我们在1969年之后,宪法的修正,选区的划分,是否有照顾到占三成的华人?答案是有的,但是不多,而选区的划分,并删除每个选区选民不能超过3%差距,让选区的划分完全失衡和不公平,例如华人占多数的城市区域,每个选区超过7万名选民,而乡区则只有3万至4万选民。这种情形,就算华人多生育,其政治代表性仍无法有所增长。笔者反对维持人口比例就能维护族群政治话语权的理论,我们华人一般老百姓,都相当清楚他们要如何面对我国的未来,其中多生育绝非唯一或重要的选项。



华人在国内各族群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目前22.8%,再向下至20%。我们要做的是致力改变我国族群政治的生态,并且努力促进族群和谐。华人人口的减少或者零增长,最终受影响的绝非仅是华人本身,而是这个国家。国家如今是江河日下,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政策造成对人才的浪费,施政方针受制于族群主义。这些因素都让这个得天独厚的国家,永远处于低空盘旋,无法振翅高飞。

如今的华人清楚国家问题之所在,他们都在寻觅突破的法子,没有人会理会多生育的陈旧思想。这种情况至少还会上演下去,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久,但愿未来领导人能够体认问题的严重性。

(作者为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反应

 

言论

阿克马勿捕风捉影/利亮时教授

一个社会具有族群的多元性,表示着该社会拥有许多不同言语、文化和宗教元素在里头。

中国学者徐桂兰认为,多元族群的国家,其族群的关系发展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民族摩擦、民族矛盾,以及民族矛盾激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民族战争,这是民族关系恶性发展的趋势;另一个则是民族交往、互动,互相磨合、互相认同,从而达到整合的境界,这是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趋势。”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族群关系的发展若以两分法来论断,基本上是有欠周全。族群关系的发展,与各族群间的文化背景、历史经验,以及居住地的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族群与族群的摩擦、矛盾不一定走向冲突,而互相磨合也不能确保能走上整合的道路。

族群和谐非理所当然

我国正是这样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我们拥有不同文化、宗教、语言,大家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超过百年以上,基本上应该都能够相互欣赏和包容。然而,这种美好的画面,一直遭到“别有居心”政治人物的破坏。

族群和谐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前首相敦拉萨与敦马哈迪医生已经让半岛整个氛围变调,族群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少的隔阂。

最近有人为了本身的政治利益,再次挑动族群和宗教的议题,这就是巫青团团长的阿克马。

从年初的袜子事件就掀起轩然大波,虽经国家元首出面,而暂时有所收敛,近日,他又针对峇株巴辖一家超级市场被发现售卖印有天房图案(Kaaba)“脚垫”,在脸书贴文呼吁所有回教徒,不论任何政见或政治立场都团结一致,以确保自己的宗教不会再被侮辱。

AEON BiG霸级市场较后时澄清,早前被宗教局官员没收印有天房图案的垫子,其实是迷你祈祷垫,而非脚垫。

阿克马在还没有搞清楚事情原委下,就捕风捉影的挑起宗教议题,并且制造某种敌视的情绪,这对国家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正面的效益。

阿克马固然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不断操弄宗教和族群议题,短期可能会得到一些政治利益,但是也难保自己会被这股力量所反噬。

我国是一个尊重各宗教和各民族文化的世俗国家,在多元宗教和文化的影响下,造就我国的文化特色。

政治人物如果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操弄宗教和族群议题,其对国家经济将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因素是会扩及各民族,祈望这些别有用心的政治人物,能够悬崖勒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