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郑凯聪:吸引青年回流
注入新元素激活新村

郑凯聪(右)巡视拉杭新村早市鱼摊,并向小贩了解生意情况;左为刘秋兴。

(芙蓉12日讯)行动党士乃州议员郑凯聪今早拜访亚沙国会其下4个华人新村,并建议乡村委员会在新村注入新元素,制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流就业,促进新村经济发展。

他表示,新村是凝聚力最高的地方,而且每个新村皆有特色,惟全马的新村皆出现老化迹象,主要是新村经济活动不活跃,年轻人没能留守新村生活。



郑凯聪披露,2014年柔佛沙威新村因注入新元素,营造出新村特色,成为旅游景点。

“新村是极具旅游潜能的地方,以前出游的人士喜欢看山与海美景,但如今90后的年轻人则流行背包旅游。”

他说,深入旅游,叩访别人住腻活腻的地方是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的景点,而保留文化特色的新村,可成为体验生活的观光景点,因此应把在地文化推广至各各地。

他也说,增加新村就业机会及将庙宇景点推广,为新村注入新元素,才能吸引游客甚至是年轻人回流。

刘秋兴(左四)陪同郑凯聪拜访拥有47年历史的将军坛;左二为郑进蕊。

郑进蕊:邀郑凯聪规划



万茂新村村长郑进蕊表示,郑凯聪如今虽是政治工作者,之前曾是夜市艺术文创工作者,因此邀请他到来,与乡村委员会展开一连两天的交流会,进行新村规划。

她说,郑凯聪今早也会亲自巡视及拜访亚沙国会其下4个新村,包括万茂、拉杭、亚沙及拉务新村,并给予乡委员会建议。

刘秋兴:提高经济发展

拉杭新村村长刘秋兴感谢郑凯聪的到来协助村委会扩大早上市及改善新村,以便吸引更多人士叩访,从而提高新村的经济发展。

新村发展官曾汇芝说,新村可申请每年1万令吉的活动基金,举办活动如园艺比赛、妇女教育等活动,活化新村。

反应

 

灼见

【灼见】3个争论·茶杯风波/谢诗坚博士

最近有3件事困扰着华社,其一是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提出的:“政府准备探讨申请将华人新村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第一个反对这项建议的是巫统前总秘书,也就是现任工程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马斯兰。

他提醒行动党领袖勿以种族论述伤害马来人或土著的情感,毕竟这个族群占国家人口的70%。他认为已有4名行动党议员支持的这项建议,是在测试马来人和土著的底线。

在同一天(2月10日),巫统署理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认为这项申请没有必要。也是外交部长的他说,申遗不是说说就可以,而是必须要经过繁琐程序。与此同时,前首相拿督斯里伊斯迈沙比里也形容,申遗不会促进种族团结。接着,伊斯兰党马兰国会议员拿督斯里依斯迈慕达立也在国会表示反对。他说,这是反共产党的产物,如果将之申遗,如同承认国家的黑历史。

旋后倪可敏宣布收回此项建议,风波乃告一段落。换句话说,“华人新村”申遗计划告吹了。

1950年,英方委任毕利斯将军为剿共行动主任。毕利斯计划出台了,将住在乡村及森林地带的华人赶往新村居住。从1950到1954年,共有57万华人被迫住在用铁刺网围起来的新村,遍地荒野,一无所有。

在1954年时的统计有480个新村;到了2002年减成450个,数目的变化乃因有些人口迁移而消失或被并入另一个城镇。如今新村人口已超过百万。

新村兴盛创造春天

其实在我看来,倪可敏的建议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所谓“新村”是英国人炮制出来的,以迫使华人住进被监视的新村。早上出门工作要登记,回来也要登记;更有警卫24小时巡视,甚至被安排在新村内吃大锅饭,形同一个露天大监狱。尤其无法忍受的是英方做了坏事,竟要马华公会给予物质资助。

渐渐地新村也不再落后,而且也有所发展,这足以证明华人的勤劳和智慧,即使被放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土地上生活,依然可以创造春天。

第二件事是所谓肉骨茶风波。在2月23日,政府宣布将肉骨茶列为国家美食遗产,引发了巫青团长阿克马的强烈反对,因而促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开除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

与此同时,巫统布城区部宣传主任东姑莫哈末哈菲兹也反对将肉骨茶列为国家美食遗产。

肉骨茶向来是华人的传统美食,一般上是用猪肉加上药材熬煮的浓汤。但近年来也有友族用鸡肉煮成美味的肉骨茶,并没冲撞马来习俗,各做各的。难道因过去是用猪肉,如今即使改用其他肉类也不行?

这与马来人也开始贩卖清真的肉包等是同出一辙,不但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生活习俗,也没有对回教徒造成伤害,为何不能容许肉骨茶改头换面以让回教徒享用?这种争议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茶杯里的风波。

造成非回教生不便

第三件事关于学校食堂在斋戒月期间照常营业。教育部长法丽娜早前已作出指示,在斋戒月期间学校食堂可以继续营业,以照顾非回教徒学生的需求。她说:“为何要食堂停业?他们(非回教徒)又不需要像回教徒那样斋戒,他们也是马来西亚人,可以继续各自的活动。”

在我们为教长发出赞赏的当儿,却又遇上伊党长老协商理事会主席拿督阿末雅哈耶的抨击,指责教长不尊重斋戒月,只会制造不必要的争论。这位长老说,食堂在斋戒月期间停业,也是一种“教育”,让非回教徒在上学期间开始懂得尊重斋戒月。他认为非回教徒学生可以携带食物和饮料到学校,并在指定地点进餐,这就够了。

如果以回教长老的意见作为指示,那将会造成国民学校非回教徒学生的不便,不但要自带食物,而且要等到下课时才能享用,让人想起过去也有一些学校在斋戒月关闭食堂,而让学生在仓库内用餐,实在不合卫生。

就我的经验而言,我经常光顾的咖啡店,是华人经营的,但是马来人卖马来餐,经常高朋满座。换句话说,只要各族人民多光顾各类美食摊或咖啡店,肯定对会对种族成见有所改变。

千头万绪,还是从一起用餐开始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