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不怕慢和站?/陈春福

朋友的微信群组最近几天热议亚太经济圈的课题,从中国、东盟再到亚洲太平洋区,讨论得很热烈;其中,中国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也是众人津津乐道的课题。

中国高铁推向八纵八横,覆盖城镇越来越多,凡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镇,高铁都要开进去;这种300公里时速的客运,是令人惊叹的瞬间即至。



借助铁路推动经济建设

中国借助铁路推动中国经济建设,2013年由成都启动的中欧班列是先行者,这个计划的推行,让古丝路重新绽放光芒,为21世纪的商旅谱写另一个辉煌篇章。

过去,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往来依赖海运和空运,时间和费用一直是困扰出口的大问题。依赖空运的费用昂贵,海运则时间很长,尤其是西部省份,货物沿长江水路东去,来到上海或宁波转海运到全世界,时间是不利因素;中欧班列一开通,问题迎刃而解,运输费用只是空运的25%,时间上也比海运缩短15至20天。

中欧班列定时发车,满载集装箱将中国货物输往欧洲多个国家。2013年开跑,货车常有出无满载,返时空箱的情况,但到了2018年,每个班列都是满载而出满载而归。开始时,只有从成都出发的渝新欧班列,到当前,参与的路线已超过30多条和2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逐渐成为新的国际运输方式。

中欧班列开跑至今近7年,西部地区与欧洲联通快捷,但西部地区到东南亚的出海难题却仍然未能解决。



2017年,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中国与新加坡合作打造全新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应运而生,也可说是中欧班列延伸出来的铁海陆运输战略,开拓了中国与东盟甚至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

陆海新通道成新宠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铁海联运带动广西北部湾钦州港的急速崛起,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港口。截至2018年7月,这条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扩展到6条线路,累计开行516列,发运货柜26828标准箱,覆盖的地点包括新加坡、日本、澳洲、德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107个港口;北部湾港口处理的货物吞吐量,在2018年的首7个月间也增长到9954万吨,同比增长14.76%。

物产从中国出口快捷,外国物产进入中国甚至进入中亚和欧洲地区,也展现了新的面貌。2018年4月,一批越南电子产品通过这条通道运抵重庆,装载上中欧班列(重庆)进入欧洲。越南物产大多通过海运往欧洲,耗时40多天,但结合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19天就送抵达目的地,时间缩短50%以上。

至今,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陕西、四川、云南、青海、内蒙古、新疆10省区市全力合作,陆海新通道成为西部省市的新宠。

铁路这条大动脉也从中国跨界进入东盟,中寮、中柬和中泰的铁路建设也如火如荼;铁路一旦联通,将正面带动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对整个区域都具有正面的影响。

23年前,首相马哈迪医生最早提出建设泛亚铁路,今天,这条铁路从构想正在逐步实现。当年提起这个概念的马来西亚虽然重启横向的东海岸铁路建设,但却延后南北走向的隆新高铁。

中国铁路总公司编制运行图,中欧班列日行千里出阳关,再引春风渡玉门;而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更是汇通四海,财聚八方。

大家都在争朝夕,难不成我们既不怕慢,也不怕站?

反应

 

东盟+

印尼雅万高铁暴雨积水 网讽:中国制造不意外

(雅加达15日讯)印尼社交平台近期流传一段视频,显示中国制造的雅万高铁列车行经万隆时因暴雨漏水,导致车厢地板上积水。

对此运营商“印尼中国高铁公司”(KCIC,下称印中高铁)表示“当时暴雨伴随强风,雨水才会进到车厢,并未发生漏水状况,且5分钟内就清除积水”。

网传视频显示,Whoosh雅万高铁12日行经万隆市的德加鲁尔站(Tegalluar)时,车厢地板可见明显积水。据拍摄网民说法,当时有一场暴雨,结果发生车厢漏水,“积水还在地板流来流去”。

视频引发热议,不少网民留言讽刺“中国制造,不意外”、“传统火车比雅万高铁更耐风雨”、“快速铁路,很快坏掉”等。

印中高铁很快回应称,12日那天并未发生车厢漏水事故,驳斥该视频是“假新闻”,并解释“当时列车进水是因为暴雨伴随强风所致”。

据运营商说法,视频中的列车当时正准备发车,因此必须为乘客打开车门,而导致雨水进到车厢内,“工作人员在5分钟内就清除积水,列车长也立刻对乘客表示歉意”。

印中高铁发言人蒙蒂表示,当时德加鲁尔站的雨很大,且还伴随着强风,“因为车门开着,所以大量雨水被灌进车厢”。她强调:“这起事故并未对乘客造成任何影响,列车仍准时出发及到达目的地。”

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大城万隆的雅万高铁,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指标工程,原本预计2019年营运,但因冠病疫情及土地纠纷等问题不断延宕,直至2023年10月才通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