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登彼岸】投入

喜欢做一件事,不管这件事是多么复杂,一般上都不会觉得有太大的困难。或许,事情并不太容易处理,但因为自己喜欢,没有什么抗拒感,就很容易把一头埋入,认认真真地去做。因为喜欢,自己的精神很快就提起来了,全神投入。在这全神投入的当下,生命的力量凝聚起来了,就足以应付一切现前的状况。

因此,有智慧或者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先决的条件是喜欢这件事。如果自己对有关事情不喜欢,却又要硬着头皮去干,等于要把一粒皮球挤到水底去,不知要浪费多少精力,最后的结果也不理想。而且,这期间必然有很多挣扎、犹豫、气馁和痛苦。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无法真正的投入到实际的工作、行动中,精神处于散涣与颓唐的状态,这种折腾最容易消磨掉一个人的志气。



朋友王君喜欢摄影。他到哪里几乎相机都带在身上。他的眼睛特别敏锐,对人对物轻轻扫描,就能发觉到别人所忽略了的好镜头。他拿起相机,瞄准角度的姿势,不急不缓,总是很优雅。有时候,他会静静的守着一棵树,等待一只跃动的小鸟轻轻落在枝头的那一刻,随即按压快门,一张佳构缘具而成。他也会在人来人往的公园里,投身在一个寻常不过的角隅,聚精会神,从移动的画面上捕捉刹那间搭配而成的美丽境况,让当下的行云流水、或者是生命的躁动定格成永恒的形象。我几回看着他,看着他投入于眼前的景观,似乎融入了一种忘我的境地。我内心里不由得默默地赞叹,那是一种何其美妙的修行啊!是的,只要对自己所进行的事务有充分的兴趣,能够一心收摄在其间,发挥最高效能的作用,那何尝不是一种修行的体现呢?

先改变心态

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能够一心投入,所产生出来的能量,总比散漫行事的大得多。一般人的工作效率低,不一定是能力不强。更多的情况是,缠身的烦恼多,造成精神散涣,无法集中把事情办好。若对有关事情又有反感的心态,就更加难搞了。然而,除非不做事,不然,这种情形总得改正过来,这就需要一番功夫了,或者说,得认真去修炼自己了。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把烦恼放下,培养对有关工作的喜爱。在投入工作的当下,心无旁骛,眼中所见的、手中所做的、心中所想的与思考的,都是跟工作有关的事。只要这种心态成了一种常态,事无不办。

学习也是这样。我自己喜欢看书,也读了很多书。然而,我有过很长的时间,读书的成绩并不好。我工作多,时间紧逼,看书看得匆忙,有个时期甚至学习速读、跳读的,贪求快而多,却如蜻蜓掠水,碰到就算,一点都不深入,也不深刻。后来发现,很多读过的书形同未读,时间浪费得很不值得。后来从修行佛法的戒定慧中汲取学习的方法,才慢慢改变自己的心态。原来,阅读要有好的效果,一定要把它当做是一次活生生的生活历练,通过作者的文字而进入的体验。当作者写到一个场景,我们就要进入那个场景,去体验作者的观察、思想和感受。这时候,人在,心在,才能够跟作者感应道交,犹如自己亲身体验一样。想想,在阅读的当下,自己就活在课文的那个境地和境界里,不是很享受吗?不是很有乐趣吗?感同身受,领悟力自然提升了。

我们常常说要活在当下。的确,办理任何事情,工作也好,进行兴趣的事务也好,阅读和学习也好……都可以活在当下,也应该活在当下。人在心不在是最能够消耗生命的能量而得不得好的成果的。能够人在心在,事事投入,刻刻专注,就是一种最好的修持,也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反应

 

商余

告别风雨特多的2023年/苏清强

文|苏清强

大家都说,即将过去的2023年风雨特别多。一雨成灾,发生在国内外多个城镇,也不乏国事人事的风雨灾难,在报章上图文并茂地报道出来,读到时往往为那些不幸者感到不安。

土崩树倒路毁、生态与资源破坏、泛滥水淹兼瘫痪……各行各业似乎无法正常运作;更有国与国之间的炮光弹雨,一时间人命如虫蚁般低贱……于是,雨后有阳光的日子就变得格外美好,至少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晴和温煦的日子也能够带给人一种喜悦。

有位朋友常遇事悲观,有一回其轿车淹没在湍急水患中,天晴后就拖去车厂,换件修理。他一时没了车用,要想法变通以应对日常生活,包括上班、送孩子上学、到市区购物以及与朋友约见等等,脑筋转动,身心煎熬,搞得晚上常常睡不好。

像他这样在灾情后还得吃上苦的人,这一年特别多。所以说:过量的雨水下在不当的时空里,往往会危及物资人畜。

我不知道气候与时雨的改变,是否与世界的大环境受到破坏有关。我所知道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的自然环境在人为的破坏下,已经带给人类数不尽的负面影响。人类再不觉醒,国与国之间再不合作与和谐相处,人间的噩梦还未过去,众生的苦头还有得尝呢!

出国走走调剂心灵

人人都渴望过好日子,这包括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享受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如旅游。或许是过去两三年人们被隔离在家的日子太久了,疫情缓和后,尽管风雨不减,社区种种文娱活动如雨后春笋冒起,人心躁动。各种旅游机制也启动,人们开始筹划和安排时间到国内外各地景区打卡。忙是忙了,却忙中有喜有乐。

一位常跟团去看世界的朋友告诉我,他很厌倦国内某些政棍时不时发出的短视言论,因此,出国走走正好可以调剂心灵,也可以让眼耳清静一些。或许,一些政客也应该出去看看世界,汲取新鲜空气,洗涤心灵,擦亮眼睛,看看别的国家如何进步以及如何营造民生的和谐与幸福。

而我的日子,只求无灾无难平常过。冠病疫情的拖拖拉拉,的确也改变了我们不少的思维与生活方式。比方说,在家隔离的日子久了,养成看书与写作的习惯;如今习惯成自然,每天总还是要看看书与写写东西。

此外,没事不外出,外出也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参加人多的聚会,自然而然地会戴上口罩。

吃喝玩乐皆属次要

其实,这三几年间,许多远近的亲朋戚友突然间病倒离世,让人感受到疫情的可怕。也有的骤然猝死,让人难以接受。现在想起来,他们不正是向我们演绎着人生无常的至理吗?

疫后碰头,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能够见到面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因而互相祝福与珍重。实在说,当很多朋友都纷纷打算出国去看风景尝美食时,我却没有这种冲动。我还想再等待一些时候,不急于一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因此,我每天总要花一些时间在健身活动上。我也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把放在案头的古典名著好好看它一两遍;其他的吃喝玩乐,皆属于次要的东西,我只愿适可而止。

前人不是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仿佛才一眨眼间,已是年尾岁末时光。风雨走来,有感慨也有感悟。但愿明年的日子,有更多的晴和与温暖,且让爱与温馨充满人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