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我国活跃网民2500万人
近四成每天上网1-4小时

卡再琳

(八打灵再也3日讯)马来西亚人口当中,87.4%为互联网用户,其中39.2%每天花1至4小时上网,23.9%的上网时间为5至8小时。

我国的活跃社交媒体用户达2500万人,2400万用户选择通过手机上网。



93%用手机上网

86.6%互联网用户选择在家里上网,路程中(68.1%)、职场(56.4%)、在他人家里(38.7%)、免费上网(36.3%)、商业场所(26%)、拥有上网设备的社区(18.2%),以及教育场所(12%)。

Celcom Axiata公司家庭企业主管卡再琳说,93.1%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手提电脑(44.2%)、个人电脑(28.1%)、掌上电脑(20.4%)。

她今天在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消费者论坛(CFM)主办的2019年CFM对话会分析消费者如何使用宽频时说,文字通讯是互联网用户上网首选活动,其次是社交联系(85.6%)、获取信息(85.5%)、网上电视(77.6%)、工作(61.9%)、学习(60.2%)、出版(56.3%)、金融(54.2%),以及购物(53.3%)。

她说,在过去1个月,100%互联网用户浏览、使用社交网络或讯息服务。



“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浏览社媒的时间约3小时,每人平均拥有10个社媒账户。”

逾90%爱用优管WhatsApp面簿

在大马,优管是最受欢迎的社媒平台(93%),其次是WhatsApp(91%)、面簿(91%)、Instagram(70%)、面簿messenger(64%)、微信(47%)、推特(44%)、领英(LinkedIn)(29%)、Skype(26%)、Pinlnterest(25%)、Line(22%),以及Snapchat(21%)。

在电子商务当中,时装及电子产品最受欢迎,超过半数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进行网购。

88%互联网用户在网上搜寻产品及服务,75%网购产品及服务,其中58%采用手机进行网购。

平均网速每年提高187%

卡再琳表示,大马的平均流动网速达19.92Mbps,网速每年提高25%;至于固定互联网的平均网速达63.48Mbps,平均网速每年提高187%。

她说,今天的互联网用户更活跃于社媒平台,有鉴于此,服务供应商必须与主要的社媒平台合作,在传统形式电信服务为消费者创造拉力因素。

“几乎每一位有互联网服务的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观看录影或玩游戏,它需要更多上网数据及更强网速;服务供应商应专注于提供快速及更多上网数据,吸引消费者使用其服务。”

她说,由于电子商务越来越受欢迎,服务供应商与电商平台应提供安全措施,打造加值服务。

此外,人工智能吸引消费者成为数字通,服务供应商应趁机与人工智能供应商合作,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

拉胡尔

电讯商满足不了需求

杨忠礼通讯私人有限公司网络设计经理拉胡尔认为,电讯公司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宽频的需求,全球每个月的数据消耗量从2017年的122艾字节(exabytes)提高至今年的201艾字节,明年预料将进一步上升至254艾字节。

不少人仍不获宽频服务

他说,对许多大马人而言,他们还是无法获得光纤宽频服务,在现有科技下,大马的最高网速为8Mbps。

针对电讯公司面对的挑战,他表示,乡区方面,网络可用性及表现、低密度和分散用户群,以及在每个建筑物的高成本铺设光纤是电讯公司面对的3大挑战。

至于城市地区,其挑战包括网络高使用率、网络密集化,以及现有的城市中心不容易铺设光纤。

拉胡尔说,杨忠礼通讯为大马带来2项独特创新,它们是GigaWire技术及Terragraph高速宽频。

槟城乔治市是亚洲首个Terragraph无线上网试验的地区;Terragraph是由面簿开发的无线上网技术,YTL通讯推展试验计划,以提供可负担的高速宽频连线。

拉查里

特定工业区明年网速大提升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政策组主管拉查里说,在未来5年,98%人口稠密地区的平均网速可望达到30Mbps。

他指出,到了2022年,70%学校、医院、图书馆、警察局及邮政局将设有光纤网络;20%现有市郊及乡村地区建筑物拥有500Mbps上载网速。

“到了2020年,入门的家用宽频配套将占国民总收入(GNI)的1%。”

他说,明年特定工业区将拥有千兆位(gigabit)网速,2023年则扩大至各州首府。

拉查里说,到了2021年,所有首府的建筑物及特定高效能地区的最低网速达500Mbps。

他指出,为了应对紧急需求,国家光纤化与连接计划(NFCP)将改善宽频的覆盖率及素质,削减宽频价格,让所有人可以上网,以及扩展光纤网络。

“通讯基础设施必须有能力支撑国家的需求,让国人利用新科技所提供的巨大机会。”

NFCP为推行政策提供明确方向,同时创造有利环境,促进未来技术的采用。

政府将在2023年全面落实国家光纤化与连接计划。

反应

 

旅游

大山脚历史唱片行 互联网“灭”不了它

文/图:陈贞爱

守着唱片业接近50载,槟城大山脚萧音乐中心,隐藏在大山脚伯公呈市区的巴刹街。经历了半个世纪,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音乐老知音的淘宝圣地。

70岁的张耀荣或者认识他的人更乐意叫他“阿萧”,是大山脚的的一位传奇人物。为什么他被称为“阿萧”,源自他非常喜欢开玩笑,讲话幽默风趣,朋友就替他取了一个外号“阿笑”(福建话的意思就是傻傻)。

在1975 年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阿萧,因为热爱音乐,毅然投入唱片行这个行业,在家乡开了这家萧音乐中心,售卖唱片、卡带、CD等。

“笑”音乐变“萧”

店名本来是想放“笑”音乐中心,但是他又觉得“笑”的字眼有点奇怪。后来想到把“笑”改成“萧”字,除了取其谐音,也和乐器“箫”同音,最后决定以萧音乐中心为名。

走进唱片店,看到在简单的装潢,却有着几十年“年龄”,多了一份年代感。适逢接近农历新年,店里播放着龙飘飘的新年歌,是那么的应景。很多人都是听龙飘飘的新年歌曲长大的。

店里的黑胶唱片有很多当时的天王巨星如李逸、罗宾、甄妮、尤雅等,都是那个年代的乐坛佼佼者。

七十年代黑胶唱片是音乐的传播,八十年代卡式录音带大规模流行,接下来的九十年代就是光碟(CD)攻占市场。

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人们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歌。大家都把听歌当成生活的一部份。卡带当时来说,就等同于流行音乐的代言人。因为它的出现,正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爆发。通过卡带,港台歌手的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年卡带光碟很好卖……

阿萧透露,高峰时期卡带和光碟的销量非常惊人,尤其是像谭咏麟,张国荣和梅艳芳这样有知名度歌星,每次订单可以达到惊人的1500到2000张,显示了当时人们对音乐歌手的热爱程度是多么的疯狂。

“店铺来的顾客是多到吓死人,从早上7点开店到凌晨12店关店,都是络绎不绝的顾客。为了应付源源不绝的顾客,店里高峰时期曾聘请高达11名员工。农历新年萧音乐中心也是正常营业,生意更是做到火火红红,停不下手。”

阿萧叙述,这里附近一带犹如一个不夜城。早上是繁忙的巴刹,晚上至凌晨很多罗里来上货卸货。

此外,各式各样商家纷纷在这里开店营业,是市民逛街的首选,因此成为当时大山脚最繁忙的地段。

盗版普及打击大

千禧年开始,互联网渐渐兴起。对于音乐唱片来说,则是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主要是因为网上的盗版下载太过普及,导致年轻人上网下载而较少买唱片。

渐渐的,似乎越来越少顾客走进唱片店了。

他表示,现代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下载音乐,导致实体专辑的销售下降。这也直接影响了许多传统音乐店,生意可说是一落千丈,很多同行业也纷纷关门大吉。

唱片行有减无增

在传统唱片业时代,音乐发行的想象就是把实体唱片送到各大唱片店里,摆上货架,获得能见度;但随着音乐流媒体的发展,音乐发行变成了把音乐分发到各大音乐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市场似乎不再需要唱片行,所以马来西亚的唱片行是有减无增。

目前,大山脚仅剩下他这一家唱片行。当被询问生意是否赚钱时,阿萧哈哈大笑的说,有的时候还要贴钱。阿萧表示,如今唱片行已步入夕阳行业。他是因为兴趣才坚持守住年轻创立的这门生意, 毕竟对老店他有深厚的感情。

 “现在我还经营唱片行只是来过日子打发时间,赚或亏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

专售黑胶唱片

萧音乐中心目前只有售卖黑胶唱片、正版CD等。早前,店里来了一位顾客一口气买了300 多个卡带,把店里所有完整无损的卡带都一扫而光。

他说,大部分的顾客都是上了年纪的。遇到歌唱比赛时,这些乐龄参赛者都会来购买正版CD,一天能卖两三张CD 就已经很不错了。

店里还有不少绝版的黑胶唱片,偶尔也会有唱片发烧友或者古董收藏着前来淘宝。

缅怀青葱岁月

阿萧透露,马来市场其实还有推出卡带,大都是本地马来老歌手的经典歌曲,购买的顾客大部分是以收藏为主。

来到大山脚,除了可以去伯公埕庙宇拜拜祈福,和来寻觅美食之外,不妨考虑来这家萧音乐中心逛逛,缅怀一下那一段青葱岁月,属于我们的歌曲。年轻一辈也可以来见识一下超过半个世纪的黑胶唱片,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