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登彼岸】佛教徒怎样扶助救济?

正信的佛教徒和佛教团体,不得成为复印机,不能把所见闻的完全复制,一定要根据佛陀在《迦摩罗经》的教诲,思索它们的内容是否符合正信的佛法!

扶助贫病、救苦济难是佛教徒和佛教团体常行之事。但是,其他人和其他团体也同样扶助贫病、救苦济难。那佛经徒和佛经团体之福利或救济工作与其他人和其他团体之福利或救济工作有何差别?这就是《迦摩罗经》教诲要佛教徒思考的习题!



不要因于传统或风俗而去接受;不要因于不曾间断的传承与奉行而去接受;故,不要因于风行,大家都奉行而做福利或救济工作!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真理,三转四谛法轮,说明人生之苦、苦之根源、灭苦得乐及灭苦的方法(八正道),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断除贪嗔痴,才能真正离苦,得解脱乐、截断轮回生死之苦,得涅般乐。佛教徒修戒定慧,即能离苦得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真理,也可以三法印鉴定,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

佛教徒和佛经团体的福利或救济工作与个人之解脱生死有何关系?福利或救济工作是众善之一,却为何要众善奉行?奉行众善时,若心存贪嗔痴,会否远离学佛之目的?

脱离贫病了生脱死

长久的欲乐享受乃长寿的天界众生由于过去善行而有之福报。但是,活在长久的欲乐中,众生就不会生起解脱生死之出离心。故,以解脱生死为终极目的,生于苦乐参半的人间,才最理想。乐与苦交错之无常,激发人类决定解脱生死之出离心。但是,太苦的生活,又会为了面对贫病困境而无暇于其他事物,包括戒定慧之修学。故,对于贫病苦难的受者,佛教徒和佛经团体所施的扶助救济,让他们脱离贫病苦难,而得到时间和空间去接触佛教和佛法,进而修学戒定慧,最终了生脱死,真正地离苦得乐!佛教徒和佛教团体的扶助救济与解脱生死,有着这样的因果关系!



换言之,佛教徒和佛教团体的扶助救济务必建立于促成众生修学戒定慧,最终达致解脱生死的思维基础上。若佛教徒和佛教团体的扶助救济缺了此思维基础,又只专注于扶助救济,而没有建设对受者给予佛法上之弘扬与教育,那不过是世俗的扶助救济。故,佛教徒不能只给予受者扶助救济,而需要进一步引导受者接触佛教佛法,明信因果,修学戒定慧。在这一方面,佛教徒需要关心的心理技巧与诚意,建立良好和善的人际关系,才能接引受者。同样的,佛教团体,需要建设弘扬与教育佛法的机制,并培养有能力引导受者向于佛道之人才。这才是完整的佛教扶助救济!

佛教徒明信因果业报,对于他人的扶助救济,必有人天善法之果报。修学戒定慧的施者当期待投生苦乐参半的人间善报,以常随佛学。苦乐之期待,淡化了对欲乐之执求。

契入无我的扶助救济

若施者于施物、施者和受者进一步采取三轮体空之态度:在施物上不执著乃我所有、不局限于物资上之扶助救济而扩大至法益上之扶助救济;在施者,不执著于我自己的利益,而着眼于让受者得到物资与法益上之扶助救济;在受者上不执著于其相,如亲朋、恩人、敌人、仇人等等,根据需要给予物资与法益上之扶助救济。那便是契入无我的扶助救济。

但是,实际运作上,许多佛教徒和佛教团体内的佛教徒,还是凡夫,还是被贪嗔痴牵引。对他人扶助救济,开始自认不错;扶助救济他人的数量增加许多,便自以为了不起;久了,心理上的我慢不知不觉形成。故,佛教徒务必对此保持警惕与觉醒,改正之,才能自净其意!

佛教团体的福利救济事业做大了,就得组织化、分工化;能力有限的,被分配于资源回收的简易工作;交际能力好,负责人际工作;组织能力强的,担起管理组织的工作。渐渐地职权高低分明,形成阶级。新人旧人,被机制推向追求地位等级,贪嗔痴便自然轮转其中。心存贪嗔痴,便离佛法之目的越远!故,佛教团体务必对此保持觉醒,改正之,才能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务必三管齐下!

反应

 

优生活

父子共创绘本 环保又疗癒

报道|游燕燕 图片|受访者提供

有睡前故事听的孩子是幸福的!最令孩子感到期待的除了故事本身,他们更喜欢在睡前时刻与爸妈相处的亲密时光。身为一家之主和家庭经济支柱,吴德福意识到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所以即使再忙也不忘每晚为孩子说睡前故事,而且说的都是原创故事!其中一个说了大概一个月的《森林法庭》故事,去年更出版成绘本,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也为绘本画了45幅油画作品。

有学者指出,父亲为孩子说故事,效果是母亲的3倍。即使是同一本故事书,对于孩子来说,由父亲阅读会比由母亲负责更吸引。原因是普遍的家庭都以母亲为主要照顾者,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孩子会对父亲的声音比较好奇,更吸引他们的专注力。 

即使父亲为孩子选择题材较陌生的故事书,他们也乐意倾听,因为父亲说故事的感觉更新鲜。不但如此,孩子更会认为父亲在故事后的讨论与平日常接触的母亲有所不同,因而变得更期待。 

2002年,吴德福律师获委任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总会长,自那时起,他就忙得团团转,皆因除了社团事务,他还得兼顾律师楼业务。周日,他早出晚归;周末,他全国奔走,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减无增。 

当时,他的太太李励章居士对这种情况感到忧心,担心3个孩子跟父亲的关系会渐渐疏离。于是,她提醒丈夫,除了亲近母亲,处在孩童时期的孩子也需要亲近父亲,才能达到理想的柔和和阳刚的性格平衡。她要他想个法子,3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他不能缺席。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思考了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们说睡前故事。当时,我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分别是7岁和5岁,儿子大约是1岁。我选择自己创作故事,所有讲述的故事都是经过构思、布局和铺成,并通过悬疑和趣味的故事情节打破孩子的惯性思维。同样的,我也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以达到说好故事的目的。对我来说,故事创作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挑战,故事成败取决于回应挑战的能力。” 

吴德福曾创作《小精灵寻宝记》、《荧光夜游记》、《法庭故事》等等的睡前故事,《小精灵寻宝记》和《荧光夜游记》也曾刊登在《佛教文摘》。

一边开车一边创作 

每天都这么忙,怎么还有时间创作故事呢?有的,就是善用开车的时间。由于几乎每天都需要四处奔波,他便一边开车一边在脑海中创作,全程没用笔记下,全靠大脑记住,待晚上回到家就把故事从脑海中掏出来给充满期待的孩子。

他所创作的睡前故事都是连续故事,孩子期待父亲回家讲故事,也期待故事的后续发展。不仅如此,他在说故事时,会采用角色代入法让3个孩子投入到整个故事的发展中,透过想象力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故事中出现的3个小精灵分别以孩子的名字取名为“明精灵”、“好精灵”和“乐精灵”,并以孩子的个性来塑造角色。 

“每晚的睡前故事大约是15至20分钟,讲完一个连续故事大概要1至2个月。为了让孩子的期待不断,我每次讲到最精彩的部分就留明晚待续,我也喜欢看到孩子们露出一脸意犹未尽的表情,哈哈!所以,我很坚持创作的故事桥段一定要有能让孩子惊喜连连的效果。” 

传达环保与因果循环价值观

在中学时期,吴德福便热爱文艺创作。当时,他偶尔会给刊物投稿,一些作品曾获得刊登,也曾获得一些相关奖项。 

一向来热衷于佛教社团的他,对儿童文学和儿童佛曲创作特别感兴趣,而且用心深入研究。在还未开始向孩子说睡前故事之前,他已经常研究和创作关于儿童的文学和乐曲。他表示,儿童文艺创作不容易,创作者对儿童身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儿童语言学、儿童音乐学等一定要有所掌握,而且所创作的作品必须让儿童容易领悟并培养思考能力。

太太逝世发文纪念 

《森林法庭》只是一个口述的睡前故事,他从来没有好好地把故事完整地化为文字。尽管过去多年来,他一直有把《森林法庭》出版成书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迟迟无法实现。直到他的太太李励章居士于2021年逝世,他连续多日在脸书发文纪念她,才同时把《森林法庭》完整地写下来。

《森林法庭》讲述一场大雨导致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大事故。由于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往下游冲去的大树桐造成森林中的动物逃的逃、伤的伤、死的死。森林之王为此事大发雷霆,召开森林大会,一场动物与人类的法庭开审就此掀开。 

“3个小精灵接受动物们的邀请担任控方律师,而人类的朋友八哥、鹦鹉和麻雀则担任的辩方律师,在森林法庭里针对控状展开精彩的对决。最终,人类被判败诉,却一次又一次地逃过动物的逮捕惩罚,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因果报应。” 

灵感来自真实事件

该故事的灵感启发源自真实事件。1993年杪,位于雪兰莪州安邦的淡江高峰塔公寓,因长时间大雨,导致高峰塔山上的泥土不断地被冲刷、堆积,大量的沙土摧残着高峰塔原本就不稳固的地基,造成大楼墙体开始出现裂缝最终倒塌。 

雪州政府于1991年重点开发淡江地区,淡江高峰塔后山地段也列为发展区之一。随着政府大量砍伐耸立在后山的树木,导致土壤直接暴露在雨水和空气之下,为日后的塌楼惨剧埋下祸根。 

去年,吴德福获《佛教文摘》之邀出版《森林法庭》绘本。绘本简述了法庭审案程序,相信是本地以此类主题作为题材的首本绘本,主要传达环保、因果循环和伦理价值观的信息。

全程陪伴 引导儿子绘画

考虑到以图为主的绘本需要多幅图画,吴德福便让拥有绘画天分的儿子吴尚乐负责绘图。从去年2月至10月,他全程陪伴和引导儿子绘画了总共45幅油画作品,绘本于同年11月出版。 

为了让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能够画出配合故事发展的画作,父亲会先找一些相关图片供他参考,并向他解释所要呈现的画面,让他按照指示作画,这样也能够减少儿子的心理负担。

“遇到一些难以用画笔呈现的景物,我们就会一起讨论该如何使用油画技巧做到大致效果。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摸索出很多新技巧,有些甚至是老师没教的,从中可以不断提升绘画技巧。” 

询及儿子会对父亲的介入产生抗拒吗?“我陪着他读书、作画那么多年了,也了解他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我教的东西他都不会抗拒,反而会耐心聆听。只是有时画累了会有小小的投诉,我就让他休息好了。”

以本地作为背景 

目前,他正在构思接下来计划出版的绘本故事。他创作的故事通常以本地作为背景,并融入丰富多元的本土元素。

吴尚乐从小就爱画画,小时候最爱画卡通,至今对动漫也很感兴趣。在他上小学时,老师向父母表示这个孩子很难教,后来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在父母和专家的教导下,他在华小完成7年的学业,并掌握了很强的语文能力,因此父母选择让他上国际学校,希望能提升他的社交能力。

按照孩子能力教育

“每个特殊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父母应该要了解孩子的情况,按照孩子的能力教育他。完成中学学业后,我们了解到要让他上大专院校学习比较困难,既然儿子喜欢绘画,我自己也对绘画感兴趣,我就带着儿子一起去学油画。为期3个月的油画课程只是学习基本技巧,掌握基本功后就要靠自己多练习和探索了,这对儿子来说也是好的,自由发挥更适合他,我主要是陪伴和引导他。” 

今年农历新年期间,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举办的《森林法庭》绘本油画展反应不俗,所展出的16幅画作售出了8幅,其中一半收入捐给该中心。 

“我把售画的钱存入儿子的银行户口,并让他知道他的作品有钱赚。当他知道画画是可以赚钱的,就把更多心思放在绘画上。他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画画,也可以说是他的工作了。” 

像一般人一样,吴尚乐有能力自学。只要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他就会主动上网搜索各种资料用心研究。“我现在已经把他当成是普通人了,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学来提升知识,他也可以,有些事情甚至懂得比我还多!

“我有打算让他学习电脑动画,但考虑到他需要合适的学习方式,我可能需要跟他一起学,或我先去学然后教他。无论是哪种方式,我都会按照他的能力全力帮助培养和加强他的一技之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