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美贸易战】中美“分手”已成现实?
或许没那么容易

(纽约18日讯)中美贸易战持续一年之久,双方分歧蔓延到安全、乃至意识形态领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分手”已成为部分现实。不过,中美政经依存度高,关税打击中国同时美企亦受伤,两国要彻底分手仍很困难。

外媒报道,华府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14日举行的年度国家安全会议上,美国前官员与专家纷纷对美中关系提出看法,美国前副国安顾问拉特纳指出,美中分手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一年前,我和其他人谈到这个可能的现象时,(大家的)反应的是,这永远不会发生,美中经济如此依存。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在某种程度上,这至少是部分的现实,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他解释,他所说的“分手”指的是美中经济走向几十年来融合的反面:贸易和投资的相对减少、供应链在重新调整、研究和创新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在减小。

前国安顾问多尼伦则分析,美中分手原因包括中国崛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内外的作为、美国对中国可能民主化的误判等。他指,即使习近平和特朗普在月底的G20会议上达成部分协议,或是签订某种备忘录,美中走上分离的趋势仍会继续,将是双方共同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专家史剑道表示,美国政府中,国家安全界基于不支持中国军事发展,坚持中美分离,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与财长努钦立场相似,主张从和中国接触中获得更多利益,但如果得不到,特朗普就会进一步将双方推到分手的路上。

特朗普主张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最终会导致两国经济进一步脱钩的政策措施,包括出口控制、投资限制以及将中国通讯巨头华为和其他企业列入“实体名单”,限制研究交流以及限制中国学生来美的签证等。



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罗森博格说,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担忧也促使不少企业迁出中国,或是打算迁出,考虑建立两个不同的供应链,研发中心,以避免自己受技术控制、贸易控制、制裁以及货币控制,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现状的风险影响。这些确实会加速这种分离或是分手的速度。她强调说,这种分离并不仅仅限于美中双边企业,也会影响到其他跨国公司。

中美经济依存度高

不过,中美要彻底“分手”仍有难度,根据公开讯息,2013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5622亿美元,而2017年,贸易额比2013年高出了13%。这个庞大的贸易互动,维系太平洋两岸的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不是说分开就能分开的。

而美国政府周一就升级针对中国关税措施展开听证时,美国零售及生产商出现几近压倒性声音,指中国生产优势无法匹敌,加关税只会增加美企成本、百利无一害。《华尔街日报》也报道,在听证会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收到大量本土公司的信件,请求华府放弃对华加征关税的计划,因为中国员工和生产线确实难被取代。

观察人士指中美就算要分手,也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美国和中国要降低经济的依存度非常缓慢,过程也可能会令两国经济遭遇震荡。

新闻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反应

 

德国之声

为何更多德企从中国转移日本?

(东京7日讯)德国在日本工商会对在日德企进行了调查,发现更多德企正在将生产线和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

受访的在日德国企业中,38%表示,正在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日本,23%表示,正在将地区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是其主要考量。

这项调查是由德国在日本工商会以及毕马威(KPMG)联合进行的。共有164家在日德企参与了调查。报告于3月27日发布。

该报告与另一项调研的结果相呼应。日本对外贸易组织此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希望避免地缘政治、贸易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外国企业来说,日本是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长期以来,对德国企业而言,中国是很大的焦点,因为那里劳工成本低廉,同时也是重要的增长市场”,富士通(Fujitsu)政策经济师舒尔茨(Martin Schulz)表示。

“这正在发生改变”,他向德国之声说道。“企业需要考虑更多政治和地缘政治事务,同时也担心比如从中国向美国出口是否会变得更为困难。”

规避可能发生的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加剧,美国希望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芯片。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明年政府更替,中美之间是否会展开贸易战,也引发忧虑。

舒尔茨指出,将生产线转移到日本,将降低卷入美中贸易战的风险。此外,“中国的成本也在上升,在目前的重组阶段,我们不知道中国经济的未来会如何”。

其他的忧虑还包括工业间谍、与中国政府发生摩擦在极端情况下的后果。

日本的稳定具有吸引力

“日本经济、政治稳定,企业在这里与亚洲其他国家有良好的联系,并且与全球供应链紧密融合”,舒尔茨表示。

德国博世(Bosch)公司在日本的负责人梅德尔(Klaus Meder)表示,在中国和日本投资都有充分的理由。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日本车企则仍占据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

梅德尔表示,博世的原则是生产本地化。在中国和日本的生产线都同样重要,以满足当地需求。

“日本市场可能很难进入,有很多障碍,也有语言问题以及不同的规范,但一旦立足、赢得客户信任后,就可以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他向德国之声表示。

“这里很稳定,有信任,遵守规则,多数企业对其商业回报感到满意”,梅德尔补充说。

此外,许多日本伙伴企业也活跃在世界其他地区,因此,在这些日本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与其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十分重要。梅德尔在日本已经12年了。

日本有悠久的工业传统

德国在日本商会主席舒尔曼(Marcus Schürmann)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国”之间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将管理职能设置在日本的趋势。

参加调查的九成受访企业表示,稳定--包括经济、商业关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在日本设址的主要动机。

再就是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此外,基于民主原则的稳定政治环境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是关键的原因。

“地区采购和外包在日本很容易进行,这里有很多关键的全球大企业,这也是许多企业考虑将其地区管理职能设置在日本的原因”,舒尔曼向德国之声表示。

日本经济稳定,价格和成本水平也“合理”,他补充说。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的使用日益增加,也有助于克服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此外,工资也很有竞争力,比德国低20-30%”,他说道。

舒尔曼表示,坊间也有说法认为,德国企业说服员工去中国要比去日本更难,特别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日本的生活条件和整体环境更有吸引力。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