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花园建筑概念
造一座有道德的社区

几乎,每一个人与物存在于世间,都有一个启源。

只是,因存在得太理所当然,因此,我们在生活应用它时,都是习惯性的应用,很少有人去探索,它是如何诞生的。



诚如,“花园”(Taman),这类常挂在口中的住宅式建筑概念,因建筑设计系导师符策刚带着他的学生,以甲洞卫星市为《社区空间规划》专题报道的研究目标,因此,牵出了一段关于城市发展下,花园建筑概念如何带着人,努力在篮色天空下,打拼、喘气的日常日子。

符策刚教导学生在做“社区规划”时要知道当地人一天24小时的日常运作,因你设计给那个人,他是24小时住在那里的,所以你要知他24小时会发生什么事,怎样方便他。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对于五六七十年代很有情感味道的花园住宅和社区里的巴刹,原来不是90年代人的路线图,关于90年代的建筑故事,应该是共管公寓,可是,一个70年代的老师,带着他的90年代生小朋友走进一个60年代那个岁月创造的“建筑”,到底,他在设计什么?

受访者符策刚,从一个设计师到决定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因他发现到,教学,可以帮助他重新投入学习和自修。于是,他离开商界投入教育界;然后,要为人师,他就决定自己必须要再深造,于是,他去了英国,拿了设计系硕士,3年的英国求学生涯上它意识到,从前他的设计认知太单一了。

设计是一种本能

“当国家正在开发我们需要的多是技术人员不是思考人员,当年我接受的设计课程比较偏向功能和技术性的,它少了哲学人文这一块,英国灌输的设计思维是一种超越功能性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会去思考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回归到设计。在甲洞卫星河的露天巴刹你会见到小贩为了自己的生活基能他们会重新设计自己橱柜,为了在开放空间做一些东西。这是一种本能,设计本来就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功能性的。”



20世纪,Pop up流行文化、时尚文化或现代主义开始在五六十年代崛起,世界大战之后,很多国家一直在新兴、发展,一直在发展;美国梦推崇的消费文化,加上全球化,人们很自然的踏上消费文化的列车,当设计已变成是消费文化的附属时,它已经消失它的功能性(指的是,设计当有的空间和合理性)……这是符策刚看见的时代推车和演进。

“花园住宅”是发展于六七十年代的住宅房屋产业,主要为成排单层排屋、店铺及公共设施如小花园、宗教场所等和由格子布局的街道后巷组成。为马来亚独立初期为建立现代化之国家议程之一,应用当时还没开发的土地资源以发展及扶持新的社会与经济需求,这也是乡村或小镇开始城市化的进程。 (图是学生配合原有格式,再添入新元素的模型设计。)

近代设计像装饰

他感叹说一声,近代的设计好像是“装饰”。

“从英国回来,我甚至是反设计的,我推翻我自己以前的设计思维,也开始批判一些事情。回到大马,我发现我们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了一个名词,而非动词。现在只要我们眼见的,与美相关的事情,都冠上设计,是名词,但设计应该是一个规划,一个动词。”

“现代孩子选择‘设计’是对设计师存有一分个人主义的美丽的憧憬,而且,设计好像只能在城市找到它的活路,要生存必须依附在城市求活,城市对设计的需要很高,包括活动设计都是设计的一环,这些形形色色的设计都只有在城市才能找到它的出口。

“但,我带他们走入甲洞卫星市这这个花园社区,这是一个没有钱的社区,没有人会给你钱叫你去做设计。在英国念书时,我才知道设计有一个区域叫(道德设计)或所谓的良心设计,带这一班年轻的莘莘学子走进社区,我是希望他们,未来,除了可以为商业服务,也可以为这些没有资金的社区做服务。

当地小贩设计的“功能性”路边储存柜,不适合现代人对于设计“ 美丽”的要求,可是,它有设计必要存在的功能性考量,是一个可以让学生醒觉设计本质的一个存在。

花园住宅
设计需要“道德”

1957年,独立后。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有一个吉隆坡城市大蓝图的规划,可是,这些规划都需要“人”力资源,于是,他就从有计划性的将乡下人移转到城市来居住。当时,在这个“吉隆坡大蓝图”下,因人开始涌进这个,他也开始规划一个适合人居住的房屋建筑概念,花园住宅和平民公寓概念就是当时诞生的两种建筑形态。

而“花园住宅”——当时售价大约七八千令吉(当时,是一般人眼中的有钱人住宅),“花园住宅“的设计形式,除了大量的排屋,还有小小的商业区以及小区公园,以满足各种基本的生活需求。

探讨对应生态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学生特展的展出地方,正是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旁的一间店屋,现开造成“振泰兴微创空间”,负责人保留了旧建筑的设计。因此,学生作品就是以这一家店,了解花园住宅与相关周边环境的对应生态。

花园住宅,从六十年代创建迄今,由新兴的社区投入老化的形态,物换星移,原本住在老社区的人口有外移现象,剩下老人家,整个社区空屋子多了,开始有外劳进驻这花园,于是很多社区的脉络慢慢消失了。但,因它的巴刹还存在,这里的生态还是继续运转的,华人聚集的精神还是依稀可见,可是,从社区的老人步伐,符策刚问出一个问题:“未来这些社区,难道我们就置之不理吗?”

所以,这一次,他和学生的功课很不一般,他希望设计是和社区结合的,因此,他给学生一个主题:思考在一个有人居然的住宅,假如你可以利用这屋子的小小空间搞一个“活动”是与这社区有联系的……

开放式的庙,随着人的需求在不违反的原则下,就这样的存在于“开放市集(Open Market)”的格式下。 符策刚听当地人说,因这个巴刹及周围的小贩摊子的建筑格式是属于开放市集,因此不能在这里建庙,可是信仰是人类的寄托,所以当地人就随机应变的建造了这个既不违规,又可以找到心灵寄托的“另类神坛”,外人走入,若不说破,你都没发现,原来这一格层是“庙”。

缺乏感情结合

5个学生:陈志忠(厨食坊)、温诗慧(织艺坊/手工金银纸)、王敏雯(甲洞故事馆)、陈矜佃(9号烘焙坊)及陈依雯(舞蹈班),其实符策刚带这些年轻人走入社区是希望借助这些年轻人的介入,为这些老化的花园住宅注入新活力,但,这些学生毕竟年轻,只是置之度外的流连观察,问他们,在考察后,会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答案是:“不会!”

“因他们觉得这地方不够‘友善’,因这些年轻人和这地方没感情的结合,这里没有属于他们的元素,所以我将他们带进来。

“设计一直在为城市的生活而设计,因设计已变成是商业和资本的一个环节,因它必须要有资金才可以做。我希望借由这一次的社区营造,起码让他们意识到,设计还要服务——道德,这一块。”

在这个专案,符策刚分派给不同小组不同的作业,如:置地业务分析图、立面图,还有这一区的日常运作,因每一组人负责的区域不同,所以,最后在课堂分析时,大家才了解,这些作业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立面图,它绘出住宅区、后巷、巴刹、人与建筑的比率,让设计者清楚了解一个社区从东到西、南到北,它的活动空间,对于往后做规划有帮助。 譬如,如果某区的人比较多,设计规划就要尽量不去破坏它。像,学生们觉得这一排榕树很重要,我们在做社区重新规划,立面图就可以帮我们鉴定哪一些事物是“重要”,不要去破坏它。

社区小故事:
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

甲洞卫星市的露天巴刹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摊贩各自沿街摆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现在有规模的菜市场。此外,围绕着店铺的开放空间还兴建了商场(友谊商店)和戏院,一排排店铺滋养着各行各业的在地小生意,如唱片行、眼镜店、美容理发室、裁缝店、鲜花店、洗衣店、时装店、咖啡店、神料店、杂货店、五金店、中西药行、诊所、宠物店、礼品店、彩票投注站等,造就了富有生活机能且自供自给的经济模式和空间内涵。

常民生活的方式

街道空间最能体现常民生活方式的亲密关系。甲洞卫星市店铺旁的街道有各式各样的小贩沿街摆卖商品和食物,形成一个露天巴刹,附近的居民能够有弹性地购买每户人家当日开伙所需的食材,不必特意开车到大型超市选购一星期的食粮。在这里不但能够以1令吉的印度煎饼当早餐,还可以把各种便宜的糕点“打包”回去当下午茶。临时的早市摊贩贩卖着各式生活物品或食品,和全天候的置地店铺早已发展出共生共荣的机制,提供了多元经济模式,也连接了多样的生产和供给网络,为非正式的微经济与正式经济体系接轨。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甲洞卫星市依然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传统市集风茂,街道小巷仍然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上午为临时摊贩的菜市场,下午供车辆通过及一些面食糖水摊做生意,星期日晚上部分街道即成为夜市。在这个人车共用的街道上,不同的活动和面孔让社区每天活络起来。

此外,每逢农历新年这里也成了年货街,属于甲洞区有口碑的年货市集,年柑、礼篮、肉干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符策刚希望带年轻人走入社区,让社区活络起来。他也希望透过这个专案让学生明白,设计道德为何物。

反应

 

优生活

板块改变大马有地震风险 抗震技术保命关键

【大马建筑的灾难?】上篇

原文/图片提供|官友维(建筑病理学家)、Azlan Adnan教授(地震结构工程师)

报道整理/翻译|叶诗妮   

2024年才刚开始,国际间就发生了两次骇人听闻的大地震,一个是日本的能登半岛的7.6级地震,另一场则是台湾花莲发生7.2级大地震。

随着板块的漂移,两起地震也让部分马来西亚人担忧,我们这里会有地震吗?地震来了我们的建筑物该怎样办?

1月1日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新一年的欢乐气氛时,日本能登半岛就发生了规模7.6级大地震。能登半岛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非常惊人,但更可怕的是地壳板块活跃且频繁的运动。

日本政府进行灾后检讨工作的时候表示,能登半岛大地震之所以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主要是当地建筑的抗震达标率偏低,再加上人口老龄化。

花莲建筑抗震技术

反观4月3日台湾花莲发生的7.2级大地震,震央在花莲县政府南南东方25公里的东部海域,离陆地很近,地震深度15.5公里,属于极浅层地震,全台都感受到剧烈摇晃。

这是当地自25年前的9·21地震以来,台湾规模最大的地震,但无可否认的是,台湾吸取过去20年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建筑抗震技术打造韧性更强,能够抵御天然灾害的社区,果然就在紧要关头发挥了平日可能被忽略的功能,大大降低死伤人数和经济损失。

其中,在地震后严重倾斜的天王星大楼就备受国际媒体关注,大家都想要借鉴台湾的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都市规划。

很可惜的是,马来西亚对于地震的理解和关注都非常低,但是最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地震事件都一再提醒马来西亚的当权者和民众,不可能在板块移动的自然灾害中置身事外。

邻国强震改变地质结构

我们看数据说话。

沙巴州尤其是北部的东海岸地带自1987年以来,就发生不少于80宗的地震事件。

2022年2月,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6.2级地震时,马新两地都能感受到强烈余震。虽然相较之下,马来西亚过去确实是地震活动较少的国家,但是自2004年印尼亚齐发生9.1级超大地震后,马来西亚半岛的地震活动就不断增加。

科学家分析认为,2002年的超大地震改变了半岛的地质结构,导致各个断层的地震活动重新被点燃。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异动,如果要谈论马来西亚究竟会不会有地震的风险,也同样要从板块的异动层面来探究。

1千年后再苏醒

东南亚毗邻印度-澳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边界,也称为巽他大型逆冲区。

在休眠了大约1000年后,一段长达1600公里的断层突然滑动,导致亚齐和缅甸之间的海底隆起,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和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

3个月后,仅仅再往南一点,锡默卢岛和尼亚斯岛下方350公里长的断层突然滑动,也引发了另一场毁灭性地震,也掀起规模较小的海啸。

虽然马来半岛位于巽他板块相对未定的部分,却受到地震多发的苏门答腊断层和俯冲带的地震影响。

除此之外,蒂蒂汪沙山脉和克罗克山脉也有一些活动断层。

大马确有地震风险

想要更明确的知道马来西亚有没有地震风险,那一些地区属于地震的高风险区,就需要了解峰值地面加速度(PGA,指地面在地震波作用下沉声的最大加速度,反映地震对建筑物及人体的破坏程度)这个概念。

●在沙巴州,拉瑙(Ranau)、古达(Kudat)和拿笃(Lahad Datu)地区的PGA值最高,超过12%。PGA是地震期间特定台站记录的最大速度增量。

●在砂拉越,Niah的PGA值适中,为9%。其他危险地区包括美里、丰盛港和斯里阿曼。

●在马来西亚半岛,武吉丁宜的PGA值适中,为9%。其他具有中度地震风险的地区包括吉隆坡市中心、瓜拉庇劳、曼绒、天猛莪和肯逸。

处在地震带之中

实际上,我国自1973年起,吉隆坡1000公里范围就发生了超过50次6级以上的地震,沙巴亚庇1000公里范围内则发更过221次。甚至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已经不再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外,而是之中,沙巴、砂拉越甚至有可能发生高达7级的地震。

虽然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我国过去发生地震的次数确实越来越频繁。

国际常见10种抗震技术

悬浮结构: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当地基被挤压,地表上的建筑物就会发生灾难性的破坏。使用悬浮结构将地表建筑和地基分离开来,中间加上由轴承组成的“悬浮层”,当地震袭来时,地基发生的剧烈晃动对地表建筑造成的影响将被极大地减小。

减震器:

原理来自汽车,是一套由弹簧和液压系统组成的结构,能够将动能的一部分吸收转化成热能,从而降低动能对建筑物的撕裂效应。

阻尼器:

台北101大楼使用的抗震技术,将建筑物的摆动产生的能量传导至大圆球,大圆球由于惯性作用向相反方向摆动,保护建筑物不变形。

可更换的保险丝:

将保险丝的逻辑运用到建筑当中,将整个建筑物从头到脚用垂直的可更换钢缆“缠紧”。这些钢缆就像皮筋一样,可以将整个结构受力。当地震发生时,钢缆可以吸收相当大一部分的动能,保持建筑物的结构端正。

摇摆墙:

在核心墙上继续加装一些弹性强化装置,比如可调节的钢筋等。

地震波隐形衣:

透过特殊的物料,吸收震源发出的地震波。

形状记忆合金:

以钢铁和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虽然坚固但是耐受力低,最新的建筑材料,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可以比现有的建筑用钢在弹性上提30%的水平。

碳纤维加固:

用碳纤维和尼龙、聚酯、乙烯基质等化纤材质的线缆缴合在一起,捆绑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比如桥梁的桥墩、建筑物的承重墙,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对非抗震结构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改造。

生物材质:

灵感源自于甲壳类动物以及蜘蛛丝,研制出一种柔韧的建筑材料。

纸板:

纸板结构非常坚固,兼具弹性,质量极轻。用这种材质结构建造的建筑,抗震性能较。

需赶上“抗震”脚步

地震的发生可能引发许多可怕的灾害,包括山体滑波、泥石流、海啸、水灾、火灾、爆炸、毒气泄漏、停水断电等等。

虽然经过地质学家多年的努力,现代科技有不少能够预测地震的方式,但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够真正的预测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更加不可能阻止地震发生,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地震造成的人命伤亡、社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确保建筑物都具备抗震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举措。

马来西亚自2017年才开始落实抗震结构设计规范,来确保一些关键领域的公共建筑、基础设施能够在紧急时刻继续运作。但是住宅、房屋、学校则没有强制规定,主要取决于地方当局是否执行。不具备约束力的法案执行率自然偏低。

保人命非建筑物

多年以来,国际间积极研究各种抗震的科技原理及建筑材料,截至目前为止可以细数出高达10种的抗震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抗震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人命而不是保建筑,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在危难发生之际争取时间逃命。

10种抗震技术并非每一种都已经成熟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验证。

参考世界各国的耐震规范,主要都是主张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而马来西亚在抗震技术这一块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功课,除了跟上国际间抗震技术的脚步,制定明确的抗震规范法案,还有更多的教育工作。

3大要素保社区人命

国际媒体BBC分析,台湾之所以能够在这一次的花莲地震中避免严重的后果并非侥幸,而是总结了过去20年的惨痛的经验教训确实作出了地震的防范工作。

反观马来西亚,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又有多少呢?马来西亚能不能够从过去每一次的地震中掌握到大自然发出的信号,积极部署全面的抗震计划,是未来我国能不能逃过地震灾害的关键。候种族隔离

联合国人权专家菲利普·阿尔斯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全球暖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世界正在走向“气候种族隔离”的时代。如有的人用钱来抵御极端天气、饥饿和冲突,穷人则被遗留下来承担所有的恶果。他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政府对经济进行重大改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与这样的说法不谋而合的是,联合政府当权之后就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天然资源与环境永续部,但是这个部门是否能够让马来西亚如愿追上落后多年的环境规划理念与政策还是未知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