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鼓励哈佛毕业生拆“心墙”
默克尔暗批特朗普

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30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致词。 (网络图)

(华盛顿1日讯)德国总理默克尔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第368届毕业典礼贵宾,致词时趁机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暗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她警告修筑边境围墙和扭曲事实假新闻造成的危害,获全场数度起立鼓掌。

默克尔大部分以德文致词,再通过现场翻译传达。她表示:“保护主义和贸易战危及全球自由贸易,并威胁我们繁荣的基础。战争和恐怖主义迫使人们流离失所和移民他乡。气候变迁对地球的自然资源构成威胁。”



默克尔说:“我们不该将谎言描述成事实,并将事实当成谎言。我们不可将偏离常轨视为正常。”

德国与欧洲自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频频面临美国的关税威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间关系紧绷。默克尔是最早炮轰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领导人,力主保护全球多边体系。

默克尔致词并未提及特朗普,但听众心领神会。她说:“我们应该比从前更加认识到,舍弃单边主义和边境限制思维。我们必须心怀世界,而非走向民族主义。”

德国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因为默克尔行程不允许,待在美国的这两天并未和特朗普见面。

拥有量子化学博士学位的默克尔,获颁哈佛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她也要求对气候变迁展开行动,誓言德国要在2050年达成碳中和的目标。



默克尔早年生活在苏联控制的东德,称在铁幕后的人生经验教导她拒绝以围墙和边界阻隔人民。

默克尔鼓励毕业生:“拆除无知和狭隘的心墙,因为那根本无须存在。为了多边国际社会的利益,要采取共同行动。”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反应

 

名人专栏

默克尔菱形手势 你适合吗?/陈丽卿

光看这张照片,你是否可以猜到这双手的主人是谁?没错,照片中的人正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

此尖塔形手势,又被称为“默克尔菱形”(Merkel-Raute),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知名的手势,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不仅让默克尔在竞选海报上不必露脸,只需露出一双手就能达到宣传效果,在维基百科上拥有专属独立辞条,甚至在网路社群中也有属于它的表情符号(Emoticon)“<>”。

权威/险棋?

除了默克尔之外,相信你一定也看过其他人使用这个手势,或是自己也曾经用过。就拿2021年德国大选来举例吧!3位分属不同党派的未来总理人选,在面对媒体时都曾摆出这个招牌手势,包含当时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肖尔茨(Olaf Scholz),虽然来自与默克尔不同的党派(德国社民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SPD),也在媒体前摆出默克尔的招牌手势。

然而,尖塔式手势究竟带有什么意涵?它真的适合所有领导者吗?

答案是,就如同所有的形象策略,不论再好的服装、再好的风范、再好的表达方式,都无法套用到所有人身上,而需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让我们回到尖塔式手势的本质——它是一个极具信心、胸有成竹的手势,能也够让你立即呈现出强大的权威与菁英感,然而对领导者来说却是一着“险棋”。

原因有二:

首先,若本人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包括身分地位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是撑不起这个手势的。

如果本身权威感与自信心不足,眼神、表情与说话内容也尚未达到全然的笃定自信,此时硬套上尖塔式手势,只会显得匠气,让你的自信像是“演”出来的。

第二,由于此手势带有“优越感”,因此摆出此手势时,有时会产生“上对下”,甚至高傲自负的感受。

所以,你需要格外留意身处的场合与想传递的讯息,例如当你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并希望传递出尊重、平等、温暖、亲切、谦逊、内敛的感受时,请避免使用此手势。

错误示范: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当时的她到非洲访问,在一群非洲孩子面前摆出了尖塔式手势,其身影被镜头捕捉了下来,其后遭受批评,被认为态度骄傲、高高在上,没有慈悲的善意。

在拙作《魅力领导学》书中,我也提过一位学员的案例。这位企业家是尖塔式手势的爱用者,然而身材魁武、长相气势十足的他,对自己的期待是“亲切感”,因此我建议:由于“尖塔式手势”对传递出亲切温暖的感受并无助益,再加上他的个人风格,可能还会让人对他产生“高不可攀”、“生人勿近”的联想,还是少用为上。

侦探手势?

当时他问我,谁适合尖塔式手势?

我心中浮现的是影集《新世纪福尔摩斯·Sherlock》主角夏洛克(班尼迪克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饰)的影子。剧中,这位天才侦探坐在沙发上思考时,就常摆出这个手势,实在是一点也不谦逊、一点也不亲切,但却着实呈现出了他高傲自负的个性与胸有成竹的自信,不是吗?

形象策略没有好与坏,端看谁来用?怎么用?用在哪里?千万不要看到某一个形象策略受欢迎,就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以免弄巧成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