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贝聿铭
巨作传世

国际顶尖建筑师贝聿铭的风格及理念成就了个人的魅力;102年的人生岁月中,他设计了无数的顶尖建筑,也为自己设计了魅力及美丽人生。尽管他的精彩人生为地球表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标记,受过推崇,但是也经历过被当成“过街老鼠”般触目惊心的挫折。

贝聿铭生于中国,在30年代就移居美国,并于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开办其事务所Webb & Knapp。

贝聿铭与一般年轻人一样,年轻的时候曾想造出标新立异及革命性的建筑,但后来的经验告诉他说,现代建筑能直接把一个地方的历史和背景连接起来,无论如何前卫,也不能失去道地的特色;一个有标杆性的建筑物,必须与地方的地理环境挂钩。



走过102年的精致岁月,他的代表作莫过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艺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东馆以及法国巴黎罗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

他待人亲切但不失原则,是对房地产开发商、企业钜子及博物馆理事会都有莫大吸引力的少数建筑师之一。

其实,这个名震四海的建筑设计大师的建筑生涯光环背后也有辛酸史,遭人唾弃,然而,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拥有良好背景的富家子弟如何走入世人的眼帘,一步一脚印的走向成功。

名望家族的启蒙

家族显赫的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中国广州,祖籍是苏州,他晚年时期的封刀之作就是“苏州博物院”。其家族被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显赫家族”,是 “苏州四首富”之一,持续兴旺至今。



少年时代,贝聿铭在家乡度过青少年时光,他穿梭山洞、池塘、石桥、瀑布之间,启蒙了他的建筑的点子,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让他意识到建筑对生活的意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后来,随家人搬到上海,这个国际都会的国际饭店进一步加深及启发了他的建筑细胞,30年代就移民美国了。

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从简单的公寓设计起步,接着逐渐转变为各类公共建筑,再一步一脚印的往上发展,成为摩天高楼的名设计师。

他所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政府将他拣选为1979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的得奖者。

日本美秀博物馆,也开拓了东亚人对贝聿铭的认知度。

汉字带来的激荡

由于从小受中华文化熏陶的贝律铭,深知建筑和汉字结构的表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贝聿铭的潜在因子告诉他说,所有严肃的建筑,都含有精致的历史因素,中国方块字的精髓,启发了他的建筑理念。

从摩天大楼到美术馆或博物馆,他的所有作品都在前卫与保守之间穿梭,激荡着完美的结晶品。

虽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建筑点子的主轴,然而其一生都是走现代主义,跟着时代走,简洁、含蓄是他的作品特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他不放弃的宗旨。

他也热爱学习“陌生文化”,只要在异国竖立高楼,就会研究相关素材,例如在回教文化建筑物面前,他会熟读先知穆罕默德的传记,并且造访全球各地的伊斯兰文化建筑。

在诸多美术馆之外,他还设计过音乐厅、学术建筑、医院、办公大楼与公共建筑。

1973年黑历史
玻璃脱落事件真相大白

1970年代,就在贝聿铭名声大噪之时,位于波士顿科普力广场(Copley Square)楼高700尺的约翰汉考克大楼(John Hancock Tower)出现玻璃脱落事件,让他经历前所未有的批判,苦不堪言,名誉扫地之余也损失惨重。

这栋修长优雅的蓝色系玻璃大楼是由他的合伙人柯布设计,就在1973年接近完工时,大片外墙玻璃直接掉落,这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不但对贝聿铭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失,其事务所也承受庞大法律责任。

后来专家认定,问题不在于贝聿铭事务所的设计,而在于玻璃本身,汉考克大楼是当时全美首批使用新一代双层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楼。“真相大白”后,这栋大楼后来获得许多高级别奖项,包括AIA的25年奖。

竖立在法国罗浮宫门外的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的精心之作。

法国玻璃金字塔辛酸史
饱受非议白眼唾弃

贝聿铭最着名的建筑设计是罗浮宫入口处的标志性玻璃塔。然而此设计当时一度遭到巴黎人批判,理由是玻璃金字塔破坏了罗浮宫格的形象。

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上任后,在当时的文化部长的建议下,想要对罗浮宫进行改造重整,贝聿铭在无需经过招标程序后直接获得委任,此举引起当地人不满,主要是不解为何法国历史建筑会交予一名美籍华裔建筑师处理。

1984年1月23日,贝聿铭向法国委员们提呈构思后招来口诛笔伐,当地主流媒体称贝聿铭的金字塔不祥,国际《纽约时报》也严厉批评贝聿铭的设计是一桩“笑话”。

贝聿铭忆起那段苦哈哈的日子说:“在工程启动前期的1年是最辛苦的,有接近90%的法国民众反对玻璃金字塔呈现在罗浮宫前面,走在巴黎街上总是感到非常不自在,我仿佛是过街老鼠,更遭人敌视白眼唾弃。

 金字塔更具有魅力

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金字塔后于1989年3月30日落成揭幕,成为法国的著名地标,中国人的骄傲。时间证明了他的眼光与高度,不堪入耳的反对声越来越少,反而金字塔的魅力让罗浮宫更具有魅力。

法国卢浮宫的重建计划,使贝聿铭饱受非议,却更加历练了他,使他了解坚持的重要性,凡事不忘初衷。

1988年,玻璃金字塔落成,贝聿铭被授予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拥有成就的他始终谦虚低调,对外回应时,他总是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一切成定局后,法国人对玻璃金字塔的评价大改观,称其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这也印证了“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中银大厦提升雄心

贝聿铭另一件“一生中的大事”,是设计建造了雄赳赳的香港地标性建筑——中银大厦,提升中国人的雄心。

面对1.3亿美元并不宽裕的预算,贝聿铭采用复合材料拼接技术,用混凝土固定了所有的结构组成,使得其结构钢筋的使用只占到传统技术的65%。

外形像雨后春笋的中银大厦,落成即为当时香港第一高楼,使用面积是一旁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中银大厦的落成也让风水界大吃了一惊,活像一把绝世宝剑插在了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上,而当时的市井传言更甚至指出,大楼的顶端刀尖,正好对着当时的香港港督府,新大楼的落成是中国政府希望一挫当时港英政权风水的说法。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为家乡的封笔之作。

总结:

贝聿铭的设计概念前卫但不失传统,是光与空间结合,以简单的几何与材质的巧妙组织,打造出就算以现代眼光来看,都依然充满生命力及未来感的建筑。

而名声赫赫的他已透过获得无数建筑界的殊荣,作品也几乎成为各城市里的知名地标;尽管在美国住了数十年,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尽管自己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定格了。

反应

 

国际

建筑大师贝聿铭次子 77岁贝建中病逝

(华盛顿16日讯)贝氏建筑事务所联席董事长贝建中于2023年12月13日因病突然逝世,享年77岁。

贝建中为贝聿铭次子,是建筑界杰出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倡导改善美中关系的杰出代表。

他在多个组织担任要职,包括贝氏建筑事务所联席董事长、华美协进社前董事长以及百人会董事。

贝氏建筑事务所表示,为贝建中的逝世感到痛心和遗憾,并向他的亲朋表达最深切的问候。在设计实践的历程中,贝建中始终践行贝氏建筑事务所“尊重过去历史,响应当下需求,打造不朽建筑”的理念。

“我们因建筑界失去一位杰出代表而深感悲痛,我们也将在他留下的杰作中得到慰藉与启发,而这些作品将成为他永恒的遗产。我们深切地悼念贝建中先生,并将自豪地在他的弟弟及合伙人贝礼中先生的带领下,继续发扬他的遗志,稳健前行。”

贝建中作品包括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1978)及法国巴黎罗浮宫(设计施工协理合伙人,1992)等众多着名的建筑项目。

贝建中也是是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办公大楼(2001),以及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办公大楼(ICBC)扩建工程的设计负责人。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