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遗憾和遗珠
——《纪·深渊归来》的涟漪

《纪·深渊归来》封面。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宋·冯延己

为配合第十五届马华文学节在半岛北端的双溪大年举行,大马作协槟吉玻联委会在马来西亚文化协会总会荣誉顾问林锐洝先生的赞助下出版了《纪·深渊归来》——一本以北马作家为基楚的散文、小说、诗歌选集。没想文选出版后,对未在书中出现的作者造成某种“伤害”。



文集的编选工作由冰谷、苏清强、陈政欣、秋山4人组成。尽管冰谷在本书“序文”结尾表态:“若出现任何谬误或瑕疵,乃编委之疏漏”,但仍不幸地出现敏感反应,这是非常令编者深感遗憾的事。

我必须在此重复我们选稿的规则,“入选作家需符合3个条件:1、必须出生或移居于北马区域内;2、出生于北马但已移居外州;3、尚在世的马来西亚国籍作家。”换言之,符合3个条件的作家我们才发函邀请参与投稿。

这个过程,我们也感到相当混淆,有好些作家行踪不明,起初只得30位,后来逐步挖掘,数量增加,就连傅承得、赵少杰两位诗家高手不愿加盟,也着实令编者仓皇莫名。另外有个问题也教我们难以置喙,没有出版过文集的作者要录取吗?类似思考有时也让编者举足不定。不少作者虽没有文集出版,然作品的数量和运笔能力不逊于有著作的作家。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把他们融入了文选,让选集更加多元化。

遗漏不少闪亮名字

对于那些已经移居国外和已经逝世的北马作家被拒于门外,我在《纪·深渊归来》的序文中敘述甚详,恕不再重覆。文集编选截稿后,我们发现仍遗漏了不少闪亮的名字,邱琲钧、梅淑贞、邱苑妮3位女将表现优越,在文坛上各展丰华,我们几位编选竟然一时疏漏,没把她们纳入文选中;另外多次散文征文获奖的冬阳也失踪影,而耕耘不辍常在面子书发表作品的黄顺来的缺席,更使我们惴惴不安。黄顺来的胶林散文题材新颖,他的〈拜那督公〉、〈橡胶园里的古墓〉被收录在《胶林深处——马华文学里的橡胶树》一书中。黄顺来、冬阳两人勤于创作,对于作品的出版仿佛水过无痕,全不在意。黄在面子书上刊登的除了散文、微小说,尚有家庭伦理戏剧,是向多方面发展的耕耘写手。



我曾多次强调过,“是宝石,终就会发光”,优质文学的潜在能力无人可遏止,至于有人认为文章没被收录是被“排除”而“受伤害”,那实在是太抬举《纪·深渊归来》了。我们所收录的文稿真有那么大的文学质量与社会功能吗?

北马散文、小说、新诗选集不过是纪念性的结集,“吹皱一池春水”绝非我们本意。文选截稿后所留下的遗憾,这里算是为“遗珠”作了点补遗,相信“补遗”之后仍有“遗珠”,那是非编辑所能弥补/控制的后话了。

(注)作者在上篇专栏〈大年城亮起一盏灯——第15届马华文学节〉有笔误,现更正如下:华人文协吉隆坡分会署理兼闭幕礼工委会主席吴卉云实为“华人文协吉玻分会”;吴卉云实为“吴卉芸”之误;麟莎集团创办人林洸安实为“林锐洝”。

反应

 

商余

一口糕的韭菜芬芳/冰谷

图文|冰谷

“一口糕”是双溪大年韭菜糕的品牌。

说品牌,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我以一个消费者的立场笃定的。韭菜糕可是大马华裔最传统的美食之一,无论走到哪里,点心茶楼或者糕点小贩都可买到韭菜糕,因为它几乎是人人爱尝的糕点,价低又可口,普遍人家都有足够条件去品尝。

品牌的前题是,这种靠双手揉捏的糕点,因为手艺的轻重而制成的食品就难免出现高低有别,品味差异,顾客虽然心里有数,但一般上茶楼以自己的产品上桌,顾客也无从选择了优劣,坦然将就了。

作为韭菜糕,“一口糕”之引以为傲、超群出众,要从多层次去对比。人工手搓,不同于机器,机器有了模型,依照框框制造出来的产品,千万个都如同一辙,总不会有偏差的尴尬。

以手搓就容易出现偏差,摁捻度故然有所异同,连心情愁绪都影响制作,是为一般人都理解的现象。所以,糕点的制作过程保持心情愉悦至为需要,一口糕制作老板这么认为。

原汁原味 永不变质

以他们夫妇档走过15年的小贩生涯,说这句话不只信誓旦旦,而且肯定是处世名言,值得从事小贩的人奉为经典。若要生意维持长久,顾客尝过一口难忘,维持原汁原味、永不变质至为重要。

我上过多间茶楼,他们多以大包、叉烧包为品牌招客,其他如韭菜糕等列为副产品,故制作极为随意,即是可有可无,任意舍弃。其实,这是错误的思维,以我的性向,我喜欢找质量高的点心店,尤其是对我爱吃的韭菜糕,口感、外形必需达至像"一口糕"那样才合乎理想。

回说“一口糕”的纯熟手艺,那是长期制作的规模。这使我想起“庄子:养生主第三”的《庖丁解牛》,庖丁对文惠君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所谓日久出功夫,其深藏睿智,意义在此。“一口糕”夫妻档搓搓捏捏经历了15个春秋,他们努力的制作能有今天的成就,可比拟《庖丁解牛》的意境了。

“诚然,除了手上功夫,选材也至为重要。韭菜太老或过嫩,都会影响制作,自然牵涉到食客的味蕾感受。”

“选择一定菜园不就解决问题了!”我说。

“未必这么简单,韭菜通常每月收割一次,园主割韭菜有时根据市场需求,好价时期三周就应市了。我们做韭菜糕,在蒸炉的过程中时间要一置,所以韭菜的选择非常重要,同一个蒸炉不能有老嫩的韭菜糕拼凑一起,免得有的熟透有的未软化。”。

“哦!有时我吃到发黄的韭菜,原来如此!”我回应。

“一口糕”不只皮薄透明,馅内的韭菜无比鲜嫩,口感十足,有韧度、有脆性、有味觉,入口就像含着一缕芬芳,出现那淡淡的韭菜香,久久袅袅缠绕在齿颊间,味儿徘徊不去。

双溪大年的韭菜糕茶楼点心店随处可见,但无论内馅或外观,“一口糕”若论排名,底气十足,应列前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