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贸战影响非同小可/胡逸山博士

美国与中国之间持续了近一年的贸易战,日前再次高潮迭起,特朗普总统下令针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2000亿美元(约8340亿令吉)货品的关税,提高至25%。

中国方面也采取相对的措施,把美国出口至中国的600亿美元(约2502亿令吉)货品的关税也提升到最高可达25%,一时烽烟四起,这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真个开打了起来。



但打归打,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却也还是继续下去。这种“边谈边打”的经济交往模式,看来在可见的未来也还是会继续下去的。

现代国家大都希望自身能出口更多、入口更少货品,以便得以赚取更多外汇,而大如美国,也不外如此。

炮火没转向东南亚

尤其这位精打细算的商人总统特朗普更是如此,看到这些年来美国从世界各地入口比出口的商品多上数以倍计,便感到很不自在,非得要“纠正”这些从美国角度来说是所谓的贸易赤字(或称失衡)不可。

中国当然是其贸易战的主要目标,但其实美国也相对小规模地向日本、欧洲等提高关税,要逼使彼等开放市场让更多的美国货得以进入,或减低彼等对出口货品的补贴等。



暂时,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还没转向东南亚。我国出口的货品中,有大约10%是直接到美国去,理论上即便有贸易战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然而,我国也制造许多所谓的半成品,如一些电子配件等,会先运到受贸易战影响的国度如中国等去进一步加工后才销往美国。而如这些货品也成为提高关税目标的话,则我国的出口货品的受影响幅度,则会提升至大约25%,不可谓不显著。

也有些人说,美国针对中国的关税增长,会促使许多原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东南亚来,反而会对本地经济有所裨益。

就这个理论,我近日与一些在韩国政、商、学界看来皆很“吃得开”的当地朋友展开讨论。

韩国友人说,好一些原先特别是在中国东北的韩资工厂,的确是有迁移到东南亚来,也不特别是因为近月来的中美贸易战要避开高昂的关税,而是因为在中国的整体营商成本,尤其是工资越来越高。

然而,人家韩国工厂搬来东南亚的首选国家可不是我国,而是近年来本区域的最新“宠儿”越南。无他,越南人工作勤奋,又肯接受更低的工资,投资优势非常明显。

越南朝鲜蓄势待发

我弱弱地问韩国友人,“那不考虑来马来西亚吗?”,人家可能察觉我紧邹着的眉头,赶快客气地回答,“也有可能!”

然后友人话锋一转,说极为期待朝鲜半岛的对立气氛能够更为暖和,朝美谈判得以尽快有成果,让美国得以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因为多家韩国企业已然蠢蠢欲动,想要把生产基地搬到朝鲜去。

这不但是因为朝韩两地语文相通,友人说更是因为朝鲜人所受的技术教育程度高,工作态度也相对任劳任怨,所以当然成为首选了。

大家看吧,不但如首相马哈迪医生常挂在嘴边的,谓越南即将迎头赶上本地,现在连人家朝鲜蓄势待发了,大家还不加把劲,以后就准备到越南、朝鲜去打工吧!

反应

 

大数据

东南亚国家“靠边站”报告出炉 中国超越美成首选

整理|郑美励

如果东南亚国家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谁会获得最多支持呢?2023年的答案是美国,2024年的答案是……中国!且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早前,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亚细安研究中心公布《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这份逾70页的报告针对诸多课题如软势力、对国际及地缘政治的展望和观看、信任度、大国的区域影响力和领导力、中美博弈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调查了东南亚10个国家知识精英的看法。

这是该研中心连续第6年发布报告。调查在今年1月进行,1994名来自东南亚10个国家的学术界与智库、商界、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与媒体、政府部门、区域与国际机构代表在线上自行作答问卷。研究团队今年收紧参与资格要求,受访者必须对东南亚事务和时事具备一定了解。

大马高比率选中国

在被问到随着中美在东南亚争夺影响力和领导力,东南亚该如何作出最有利的回应时,受访者的选择是:

(1)46.8%主张继续优先加强东盟的韧性和团结以应对美中竞争带来的压力;

(2)29.1%主张奉行东盟的不结盟立场,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

(3)16.1%主张东盟与“第三方”接触以扩大战略空间和选项;

(4)8%主张选边站。

然而若势必得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时,2024年有更多受访者选择中国,中国获得的支持率比2023年的38.9%上升至今年的50.5%,这种趋势在大马(75.1%)、印尼(73.2%)、寮国(70.6%)、汶莱(70.1%)和泰国(52.2%)的受访者中尤为明显,报告指印尼、寮国和大马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强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受益匪浅,他们对中国的偏好比2023年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美国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从去年的61.1%降至今年的49.5%。不过,菲律宾(83.3%)、越南(79.0%)、新加坡 (61.5%)、缅甸(57.7%) 和柬埔寨(55.0%) 仍对其表示多数支持。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支持率普遍下降,唯独在南中国海与中国有尖锐主权纷争的菲律宾对美国的信心显着提升,从去年的78.8%上升到今年的 83.3%历史新高。

调查结果反映趋势

这是自《东南亚态势报告》在2020年调查增设这道“选边站”问题以来,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首选。

原因究竟是什么?该中心早前曾以线上论坛方恒邀请国际政治专家学者解读该份报告。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指出,中国这几年对东南亚的影响力稳定提升,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个趋势。这是因为中国对本区域的关注稳定保持一致,美国的关注则随着不同政府上任而时断时续。同时,以哈冲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美国国际声誉的损害不少于伊拉克战争。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莱仪(Bonnie Glaser)指出,调查结果反映出区域对美国的失望,并期望美国改进。

对印太经济框架怀疑

虽然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10月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力图修复区域对美国经济领导力的信心,但调查显示,更多人对这个框架的成效抱持怀疑态度。此外,更多受访者认为美国减少了对本区域事务的参与,这进而冲击受访者对美国作为可靠区域安全伙伴的信心。

另外,东南亚期望美国与本区域有更多不同层面的接触,包括提供更大量的市场准入但期望并未实现。他也指出,今年的调查对象中来自商界以及政府领域的受访者比率增加,来自智库和学界的受访者比率减少,不同群体的关注点不同,也可能影响了今年的结果。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强调,中国首次在选边站问题中超越美国,从表面上看是像一个新趋势的开端,但这个数字每年都会出现摇摆。他提醒说,美国去年的获选率较高,但此前也大多维持在50多%,如果只专注于谁跨过50%的分界线,就容易忽视这个长期的摇摆趋势。

影响东南亚对中国好感因素

就东南亚与中美关系的展望方面,受访者整体看好与中国关系的前景,1944名受访者当中多达1023名认为未来3年该国与中国关系会“改善”和“显著改善”,但认为一些事态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好感,3个最重要的事态:

(1)中国在该国不断增长的经济主导地位和政治影响(38.5%,去年为44.3%),泰国 (56.3%)、缅甸 (53.2%)、菲律宾 (51.6%) 和柬埔寨 (51.2%)受访者尤其担忧。

(2)中国在南海和湄公河的强硬手段(37.2%,去年为33.3%),越南 (55.4%)、菲律宾 (54.8%) 和大马 (49.0%)等南海利益攸关国家感到担忧。

(3)中国利用经济手段和旅游业惩罚其国家的外交政策(35%),柬埔寨和寮国(均为43.1%)以及新加坡 (41.1%)最为担忧。

而中国该如何令不看好自己国家和中国关系前景的受访者改观?

当中最重要的3个事态是:

(1)中国必须依国际法和平化解主权纠纷(67%,去年59.8%)、

(2)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及不要试图限制他国外交政策(60%,去年54.2%)、

(3)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实现双边贸易真正互利共赢(40%,去年47.4%)。

哪个第三方势力可倚靠?

倘若东盟想寻求“第三方”力量来对抗美中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时,谁会是东盟更信赖和喜爱的战略伙伴?

欧盟和日本依旧是主要选择,印度排第3,其次才是澳洲 (9.5%)、英国 (9.2%) 和韩国 (5.9%)。其中,欧盟、印度的评分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而日本、澳洲、英国和韩国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

另外,东南亚期望美国与本区域有更多不同层面的接触,包括提供更大量的市场准入但期望并未实现。他也指出,今年的调查对象中来自商界以及政府领域的受访者比率增加,来自智库和学界的受访者比率减少,不同群体的关注点不同,也可能影响了今年的结果。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强调,中国首次在选边站问题中超越美国,从表面上看是像一个新趋势的开端,但这个数字每年都会出现摇摆。他提醒说,美国去年的获选率较高,但此前也大多维持在50多%,如果只专注于谁跨过50%的分界线,就容易忽视这个长期的摇摆趋势。

影响东南亚对中国好感因素

就东南亚与中美关系的展望方面,受访者整体看好与中国关系的前景,1944名受访者当中多达1023名认为未来3年该国与中国关系会“改善”和“显著改善”,但认为一些事态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好感,3个最重要的事态:

(1)中国在该国不断增长的经济主导地位和政治影响(38.5%,去年为44.3%),泰国 (56.3%)、缅甸 (53.2%)、菲律宾 (51.6%) 和柬埔寨 (51.2%)受访者尤其担忧。

(2)中国在南海和湄公河的强硬手段(37.2%,去年为33.3%),越南 (55.4%)、菲律宾 (54.8%) 和大马 (49.0%)等南海利益攸关国家感到担忧。

(3)中国利用经济手段和旅游业惩罚其国家的外交政策(35%),柬埔寨和寮国(均为43.1%)以及新加坡 (41.1%)最为担忧。

而中国该如何令不看好自己国家和中国关系前景的受访者改观?

当中最重要的3个事态是:

(1)中国必须依国际法和平化解主权纠纷(67%,去年59.8%)、

(2)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及不要试图限制他国外交政策(60%,去年54.2%)、

(3)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实现双边贸易真正互利共赢(40%,去年47.4%)。

哪个第三方势力可倚靠?

倘若东盟想寻求“第三方”力量来对抗美中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时,谁会是东盟更信赖和喜爱的战略伙伴?

欧盟和日本依旧是主要选择,印度排第3,其次才是澳洲 (9.5%)、英国 (9.2%) 和韩国 (5.9%)。其中,欧盟、印度的评分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而日本、澳洲、英国和韩国的支持率则有所上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