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失传的净尸仪式

《观尸·旅》/上篇

丧礼能够呈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除了西藏天葬、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马俑,还有一个隐藏在印尼山区一片净土的神秘托拉查(Toraja),其洞丧文化及净尸文化,更是举世闻名!



由于洞坟都在郊区,得用竹竿挑起尸体,往城镇送去。
为了进行净尸仪式,亲友得翻山越岭到古老洞墓搬运尸体。

棺木打开后,亲友搬出尸体清理干净,这是亡者与亲友“一家团圆”的欢乐时光,与华人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大大不同!

华人相信,入棺后的亡者不能可随意移动,开棺更是大忌,认为这将会破坏风水。

但是,托拉查相信人死后是“病人”,并没有离开他们,举殡埋葬以后,数年一次还还得替他们进行净身,再埋进洞里,里头包含的是亲友对逝世亲人的缅怀。

基于好奇——“揭开托拉查族神秘丧礼”是我与另外一名旅伴此次旅行的目的,探索真伪的基因在我身体日愈活跃,就这样的我们启程了。

开棺进行净尸仪式。

托拉查人每3年会为尸体进行净身仪式(Manene Festival),开棺为尸体穿上新衣、打扮整齐,这与华人清明节扫墓的意义类似,都是缅怀亲人的日子;只是托拉查却没有确实日子,当地导游丹尼尔也不知落在哪日,他用车辆载着我们一个一个村庄打听寻找,尽量不让我们失望,终于在回程的第二天,亲眼目睹了开棺净尸的习俗。



21世纪的净尸习俗经已简化,数十具尸体摆在一起,亲友以更换外边布匹象征式进行净尸仪式。

翻山越岭人力挑运

尸体一般埋葬在荒野的石洞中,亲人必须翻山越岭、以人力挑运尸体。

搬运尸体很劳师动众的事,除了亲友,村里的人几乎都要出来帮忙,他们借用竹梯爬上石洞,把整个家族的尸体一具一具搬运出来进行净尸。一般上,会先集中一处后才开始。一些只是象征式更换布匹,少数则会开棺木进行传统的净尸仪式。

慢慢地,棺木掀开了,亲友用刀切开缠绕着尸体的布匹,它是一具男性尸体,皮肤、毛发、牙齿等在面前展露无遗。另外一个棺木此时也开启了,躺着的是身穿传统服装的男尸,遗容已是模糊,亲友用手扫一扫尸体,再用手指刷一刷对方牙齿,进行“净尸”仪式。

亲友重新摆放好棺木里的用品,例如洗发水等日常用品,这些都是死者生前的陪葬品。

替尸体衣服或化妆等大动作其实都可能影响到尸体,让已脆化的尸体受损,因此目睹的净尸只是扫一扫尸体清理指甲的灰尘,或梳一梳头发等等。

两个世界再度“团圆”,亲朋好友也不忘祭奉食物和卷烟,最后,还摆出不同姿势和尸体一起开心合影或自拍。

我们也“入乡随俗”,拍了人生第一张另类照片。

亲人为其梳理头发。

与死者的社交互动

犹如托拉查社会教授安迪罗克形容,这是“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社交互动。”

另外一个开棺净尸仪式则在郊区,强壮的阿鲁亚爬上竹竿楼梯,借用绳吊将尸体从高山洞墓里搬迁下来,再直接进行净尸仪式,象征似地用手扫一扫死者的头发。

阿鲁亚并没有因看到死者而露出悲伤,他认为再度与婆婆“会面”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回忆起婆婆生前对他的如此疼爱,大手牵小手,带他到稻田游戏,他一面说着故事,一边与婆婆更换外裹布匹,开心的微笑着。

净尸仪式对阿鲁亚家族而言是重大仪式,难得亲人都会回乡团聚一块,加上能够与去世亲人亲密接触,应该要很开心,并不是要悲伤!

用手清理指甲,进行净尸仪式。
亲友用手指为尸体牙齿刷牙。

草药涂尸无异味

其实,埋葬已久的尸体会否发出臭味?告诉你,竟然没有异味。过去的尸体是采用草药涂抹,让它不会腐化;如今尸体保存则是采用化学打针,让尸体不腐化。

或许你会问每3年的“净尸”活动中,为何网上资讯一般注明会在8月?我们与当地确认以后,净尸活动并没有正确日期,主要是村里年轻人多到外地讨生活,在假期节日才有时间回乡进行净尸活动,而8月刚巧是印尼的国庆日。

举行净尸仪式后,他们还会在一旁进行烧烤黑猪大会,吃烤猪肉、欢庆净尸,还邀请我们入席品尝黑猪肉,味道还真不错。

“团圆”大合影。

如今,净尸仪式已经简化,只是换掉缠绕包裹在尸体身上的布匹,将旧的拆除,再换上新的,象征式的为死者更换新衣,而传统的净尸仪式也越来越少村民在进行,这种看似诡异的传统仪式,相信会逐渐失传。

阿鲁亚(右)为婆婆更换新布匹。
阿鲁亚想念婆婆,拥抱婆婆。

知多一点:
灵活机制 奉行习俗

稀有的丧礼文化就在印尼南苏拉威西(South Sulawesi)的望加锡(Makassar)向北的一个山区塔纳托拉查,它也有着“天王之地”之称。

17世纪这里曾被荷兰殖民了300年。托拉查族早年是打猎维生,荷兰殖民政府为了安抚他们,在山谷让他们建立自己村庄,改变了从事农业的营生模式。

托拉查人的原始宗教是崇拜巨石和万物有灵论者,各项庆典和丧礼使用大量的杀生灵来祭祀。当时,荷兰传教士曾禁止他们的信仰,后来意识到如果要让托拉查人接受新的信仰,就必须采取灵活机制,允许人们奉行他们的习俗。

基督教宽大的包容性,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十分彰显。

净尸仪式已简化。更换缠绕着尸体的布匹象征替死者换衣服。
小孩也成为净尸仪式的得力助手。
参与净尸仪式的亲友或村民都欢喜,露出笑容。
4名“寻尸”开眼界的大马朋友“入乡随俗”,与死者欢乐合影。
仪式结束后,欢庆烤烧猪吃。

反应

 

旅游

“深读”冼夫人文化 探路南洋风情

海南直击报道:林秀芳   图片提供/拍摄:原文勇

中国海南省一向是马来西亚海南同乡的寻根之地。不过,海口市政府发掘两地人民实际有个共同文化庆典——冼夫人文化节,即大马和海南两地人民皆崇拜的信仰习俗。其中,吉隆坡增江也设有冼太庙,香客及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为打破海南省作为大马海南同乡寻根之地及让大马人更深入了解海口市,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举办第23届海口冼夫人文化节的契机,以及在海口希尔顿酒店举办“请进来”共情共融·互利共赢2024年海口旅游推介会,希望吸引更多大马人前来,视该市为“深读”节庆文化的端口。

以节庆为卖点,3月的海南省海口市让大马旅人“深读”海口冼夫人文化节。

中国民族女英雄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副总会长拿督潘艳虹表示,冼夫人文化节非常值得在两地推广,这位古代海南女英雄不仅是中国民族英雄,也是女性的代表,更是马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大马和海南都有冼夫人文化传统,冼夫人在两地都是英雄,象征着智慧、勇气和仁爱,让彼此之间可共同纪念和学习冼夫人的精神。”

她在2024年海口旅游推介会晚宴上致词时说,我们可通过举办更多与冼夫人相关的文化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尤其随着直飞航班增加以及免签证措施的落实,将有助于促使更多企业家和民众互访。

“海口是有活力的城市,在双方共同努力之下,相信未来之间的交流合作将达更新高度,以给彼此带来更多的机会及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海口非遗文创产品

推介会现场也精心摆放海口非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将海口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的非遗民俗和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成果一一展现考察团员眼前,让大家更了解海口市这座内含古今多元文化碰撞的魅力之城。

出席嘉宾包括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王可、海口市外事办副主任周傲霜、龙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龙靖滨以及龙华、秀英、琼山及美兰区旅游和广电体育局、海口市旅行社协会、海口旅游景区协会、海口酒店协会、海口市乡村旅游协会、海口市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的各位领导等。

深化二地旅游

海口市政府副市长黄舸表示,在两国建交50年以来,海口、马来西亚共情共融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大马与海口的旅游、文化、体育等多方面合作,加强两地旅游同业的友好往来。

他说,如今双方之间的旅游交流已成为常态,近年更是实现客源市场的交互式流动,希望彼此积极探索资源整合、线路延伸、共建旅文市场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前总会长拿督江华强盼中国当局对外推广更多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尤其在东盟地区发扬,借此加强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在海外不易接触中国文化,为此,当局应加强推广及发扬,以提升彼此之间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及历史缺乏认知的现代海外华裔子弟。”

女领袖和军事家

考察团被邀请“直击”冼夫人在龙华区新坡镇的开幕仪式,通过现场观赏轮番上阵的演出,一个接一个富含中国元素、海口特色的传统文化表演,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惊叹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冼夫人(522年—602年),尊称冼太夫人又或以其封号称谯国夫人,是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俚人,为俚人女领袖和军事家,她最大的贡献是使海南恢复与中原的联系,同时率师用兵,平定叛乱,为海南创造安定社稷。

冼夫人逝世后,后人在各地建庙供奉以示纪念。冼夫人在广东(粤西地区)、海南乃至大马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拥有广泛信众,当中,海南民间非常重视冼夫人文化节,视冼夫人为巾帼典范、岭南将领,其英勇精神更受到官民推崇。

在文化节开幕式,潘艳虹及江华强更受邀参与击鼓启动开幕仪式。

庆典活动盛大

据悉,本届文化节规模大于以往,前后历时8天,共设39场庆典活动及近100个节目,尤其龙华区新坡镇开幕仪式当天,现场还设有60个文创展、美食嘉年华、五福产品展和非遗产文化展的展位,让游客深刻感受现场节庆的魅力。

此外,在文化节期间,海口处处可见人们举办军坡宴、武术表演、斋戏、海南琼剧演出及到访祈福市集等。

历史文化丰富

3月到来感受海口冼夫人文化节重要节庆魅力之余,更应驻足这座椰城,探索其作为一座交融着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迷人之处。

近年,海南放眼打造为自由贸易港,自2018年5月1日起,就为59国提供入境免签便利。随着海口与吉隆坡及槟城于去年开通直飞航线后,在截至该年12月为止,海南省共吸引高达3万人次的大马游客,或占该省总入境游客人数约35%的占比。

海口不仅可让大马商客、旅人探寻海口承载着的南洋文化风情缩影,感受历史的沉淀,同时也能领略海口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习俗及饕餮美食。

中西骑楼老街

在4天3夜行程中,考察团走了一趟海口火山口公园,到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探熊猫”、在骑楼老街追溯历史足迹、前往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云洞图书馆等地标景区景点打卡,以领略滨海城市的特色风光和文旅资源。

一站站悠闲自在的路程里,最令人流连忘返的肯定是骑楼老街,这里有着中西结合的建筑,与大马各大小老区常见的风情相若,街道角落间的点点滴滴更加深大马人对海口的情感联系,一个不留神或沉浸其中,仿佛时光倒流般坠落百年骑楼的魔力。

下南洋起点之一

据闻,早在一百多年前,海南和包括大马在内的东南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商贸往来,“下南洋闯深海”是近代海南人共同的记忆,海口骑楼老街便是当时出海口下南洋的起点之一。

在那一代人频繁的往来中,南洋文化和海南文化交融,骑楼老建筑便是重要证物之一,而琼剧、文昌鸡等在大马落地生根的证物则再度印证,海口和大马等东南亚国家拥有百年来的友好交流和往来联系。

另一个让人陶醉其中的景点则是全景式,还原中国百年记忆的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它融合了电影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综合性旅游胜地,绝对是一个必到打卡胜地。

触摸万年岩石

除此,海南岛作为一座火山岛,海口火山口公园也非常值得游人前往探秘,感受海口火山文化,触摸数万年“火热”的火山岩石。

最后,当然还可到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探访国宝大熊猫兄弟贡贡与舜舜,这才不枉此趟神州之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