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基金:希盟执政一周年
民主进步光环失色
(吉隆坡8日讯)林连玉基金说,希盟执政一周年,5·09胜选的民主进步光环已然失色,民调显示人民从大选后的集体欢腾转变为集体失望,对变天后的施政方向缺乏信心。
“一年以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希盟的政策改革与倡议所引起的社会对立与民粹政治不减反升,更遭受保守团体与政党的动员反挫,假借族群与宗教之名,持续不断挑动政治争端。
“这些纷争考验着希盟政府‘重新建国’的政治决心与智慧,如何落实竞选宣言擘画的崭新国家愿景,并依据民主理念捍卫国内少数群体的基本人权。”
林连玉基金在文告中郑重呼吁,希盟政府应尽速兑现竞选承诺,保障少数群体在过去种族主义政策下被剥夺的基本人权,以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与政治转型,确立新国家的新典范,拥抱多元文化主义的信念与价值,摒弃单元化的压迫政策。
人权议题退让受批评
文告说,希盟政府在人权议题上向保守团体的频频退让备受公民社会组织批评。
第一,延迟承认统考并放任教育课题“种族化”而引起社会对立;
第二,拒绝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向保守力量如“反ICERD大集会”所捍卫的“马来人主权”论述退让,欠缺实质的沟通与澄清;
第三,滥用宗教与行政权力机构打压性小众群体,剥夺性小众人权工作者在公共场合发声的国民基本权利,以及扭曲并压制“308国际妇女节”中反性别歧视与暴力的诉求;
第四,撤回已签署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基于对政治煽动的担忧,再一次打击马来西亚人权改革的公信力;第五,提高大学预科班的“种族固打制”名额,而非依据人民的需要制定合乎绩效与公平原则的教育政策,引起种族群体的相互剥夺感。
对此,林连玉基金强调,希盟政府必须遵守竞选宣言的民主精神,如竞选承诺第56项明确指出,将透过成立“人民和谐咨询理事”,以达成“促进国民团结和包容、消除一切生活文化中歧视性元素的政策和计划”、“开拓新政治思想,推翻两极化或分歧性的种族和宗教思维”、“修复国家教育制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早体会维持各族及宗教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等积极进步的政治改革议程。
林连玉基金激荡营 50人参与发展华教

(吉隆坡5日讯)2025年度林连玉基金脑力激荡营日前在雪兰莪双文丹的迦南谷圆满举行,参与的董事、各区联委会代表志工及行政部约50人,众人共同讨论方向与目标,为组织进入下一个发展的阶段铺路。
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在致欢迎词时表示,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导致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工具本无好坏,要如何使用AI,并应用到文教发展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林连玉基金作为华教精神守护者,有责任引导社会正视如今独中正面对的问题,并推动更深层的母语教育改革与伦理建设。
随后,营员在破冰环节中自我介绍,互相分享自身与本会的关系,以及当初参与的原因,加深彼此的认识。
本次脑力激荡营环节包括以SWOT分析林连玉基金、4场讲座暨讨论会,以及小组讨论。这4场讲座主题有探讨林连玉基金工作定位、如何巩固基层支持力量并扩大对外力量、增强林连玉基金财务状况、促进有效内部管理流程、探讨非盈利有限公司的组织操作、董事职务、税务迷思。
最后,营员分组讨论接下来本会的3年大蓝图,包括母语教育的维护和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文化资产保存与推广、如何吸引年轻接班人、组织能力的提升与可续发展。
今年有新生代志工的参与,营员在讲座上纷纷踊跃发表看法,积极展开讨论,产生正向的效果。
平反林连玉运动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廖文辉教授作总结时表示,由于各组往不同的方向讨论,因此分别总结基金未来三年的计划。在组织能力上董事部需要重新审视组织架构,重新检讨与评估人力资源。平反林连玉运动应重新启动。
另外,小组认为应耕耘自媒体、开发创意的年轻化活动,进行制度化的青年培训计划,以吸纳更多新生代。
脑力激荡营是林连玉基金常年活动,旨在促进董事、各区联委会、志工及同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彼此凝聚共识。活动的目的是承先启后,促进董事、各区联委会、志工及同道认识本会的定位,并制定未来的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