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式谈判与孙子兵法/叶得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周日一反常态,宣布将在本周五提高对2000亿美元(约8200亿令吉)的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至25%,并很快会对另外3250亿美元(约1.3兆令吉)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在大家都以为中美贸易谈判将在近期达成协议,特朗普的此举在全球市场掀起了千层浪,让事情的演变出乎市场人士的预料。



此举再次让这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贸易紧张局势开始升级,这让全球金融市场也开始高度戒备。

对此,特朗普捍卫自己的做法,声称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试图重新磋商,拖延了谈判的进程。

美消费者买单

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后,预料中国政府可能会取消本周前往华盛顿举行的贸易谈判,这将可能拖延中美贸易代表的新一轮磋商。

对此,中国股市一度大跌约4%,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近2%,油价和人民币也产生波动。



倘若美国在周五上调关税,这将是自去年9月以来对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后的首次关税升级措施。

虽然对中国商品加征更高关税,符合了特朗普个人的2020年竞选连任,但是这将最终导致美国消费者承担部分的附加成本,美国进口商将难以招架一倍以上的进口关税成本,这将影响许多美国消费者的家庭开支。

根据纽约联储、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近期研究显示,对中国商品和钢铝加征关税。

这使得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在2018年每月额外支付30亿美元(约123亿令吉)税款,并进一步给美国企业造成了14亿美元(约57.4亿令吉)的效率损失。

人行罕见盘中定向降准

此外,无独有偶,中国央行也在本周一早上,在市场交易时间段里突然宣布,定向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决定从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这将为市场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人民币(约1750亿令吉),这全部将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就如早前市场人士所猜测的,中国央行将随时宣布降低银行准备金率。

上月中国央行已经发出信息指要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建立中国政府对中小银行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释放更多的资金流向市场,用于中国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贷款用途。

追溯中国央行在过去少见在早上盘中交易时段,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少见中国央行在5月份实施降准措施。

因为一般上类似降准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会在非交易时间段公布,很少会在上午交易时间段公布。

所以,中国央行此次的突如其来的降准政策,主要是基于稳定特朗普追加关税造成市场波动的考虑,以便对冲掉外部市场的恶性冲击。

因此,面对特朗普突然的关税威胁,中国央行在本周一的降准措施,似乎是中国央行一早已有的风险管理备案,来稳定中国市场免受到剧烈波动影响。

这也隐喻中国政府已做好风险管理的各种部署,随时准备与美国打一场经济上的持久战。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交易道路成长故事(中)/慧眼识股

做一件事是否能成功,并非取决于是否遇到挑战和困难,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去突破这些障碍!

在上一篇文章“我在交易道路上成长的故事 (上)”时提到,我想要开始回测我的交易方法,但是基于交易方法过于复杂,回测起来太难,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第四章:突破瓶颈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重新联系回我一位在对冲基金工作的朋友。一次的晚饭,发现我们的交易理念非常相似。

那次起,我们时常会一起交流、一起研究交易策略。我的操作也因此无意中引进了“量化”的概念,它解决了我操作上很多的问题。

很多人对“量化”这一词感到很陌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量化就是把模糊的东西,清晰的划分,变得可计算。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说选股要选好公司,才有机会获利!

“好公司” 这个词太模糊了,如果我要量化它,我可能会说“选股要选公司在过去1年盈利有增长30%以上的公司。”,这样就清晰多了。(注意,这只是例子。)

一旦被量化了,我们就能做许多分析,分析胜率、分析盈亏比等。

量化的概念,让我的操作方法,从非常复杂、模糊,变得清晰、有条理了,并且学会了怎么去用最公正、最客观、不带偏差的方法进行回测,证实一个策略的有效性。那时候,正是我的操作突破了瓶颈的起点。

第五章:操作周期

在彼此遇到一位理念相投的人,仿佛找到了交易信仰的支撑。我和这位在对冲基金工作的朋友,两人对研究交易策略更加沉迷。

过程中,我还寻获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那就是一位交易者或投资者在股市能否赚钱,操作周期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性格、耐心、风险承受力都不同,但市场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适合做短期交易的人 (可能你对市场的信息变动非常敏感),但却尝试去做可能需要持股几年的价值投资,那么你会发现你很难赚到钱。

于是,我花时间去找出适合我自己的操作周期,持续尝试不同的方法,并观察自己的表现。花了蛮长的一段时间,也亏了一些钱,我只能把它当成是需要付出的研究成本。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操作周期!那就是——1个月至3个月!

当我平均持股时间在1个月至3个月时,表现最好。我甚至还发现,这也是市场上大部分人的最佳操作周期。少部分人适合少过1个月,极少部分人适合超过1年,但有趣的是,这些周期往往是大部分人喜欢试图去操作的。

第六章:策略的胜率

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之后,我开始把时间花在研究持股1个月至3个月的策略。研究了将近一年,我找到了一个胜率很高的方法,并且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它就是筛选业绩符合特定条件的公司(我几年前在Telegram频道分享业绩的公司也是使用这个方法),然后持有接近三个月之后离场。

但我也意识到,这个方法随着时间过去,市场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胜率将会逐渐降低。

这个方法在2018年之前非常好用(胜率80%以上),2018年到2019年的胜率稍微下降 (70%左右),2020年市场超级火热之后,胜率迅速下降 (40%左右)。

尽管这个方法帮我在那几年累积了不少资金,但研究交易策略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下,我们其它交易策略的研究都是还在进行着的。

其中有一个交易策略,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在2020年逐步成型,做了严谨的回测,各方面都达到了要求,并且回报率惊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易策略呢?下一篇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待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