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如何巧妙投资单位信托?/颜隆发

在大马,共同基金和单位信托这两个名词,一直都被交替使用。

单位信托是来自英国的用词,而共同基金则源自美国。



两者其实是一样的,它是一种集合投资形式的投资工具,让拥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结合大家的资金,投资在股票及其他投资项目的组合投资。

身为投资者,你我都必须了解,我们在需要套现、卖掉手上投资时,有可能已获利,但也有可能亏钱。

尽管单位信托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所管理,但它仍离不开高回酬高风险,低风险低回酬的原理。

目前,我们可以在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投资单位信托。

不过,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并不了解如何筛选投资、策划及投资策略。



以下是一些我们必须知道的事项:

●我们投资于哪些市场?

●哪些领域是你喜爱的,多元化投资或专注特定项目?

●你的风险承受力?

●你的投资期限有多长?

●你的投资方式?一笔钱?每月或每年定期定额投资?还是两者兼有?

●你希望如何获利?专注于基金派息率?资本获利?还是两者都要?

投资工具种类特点及局限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单位信托供你选择。以下讲解基金种类及连带的风险等级。

有关风险等级是根据下行风险、价格波动、投资目标及股市投资策略来断定。

因此,在投资单位信托之前,有必要先做功课,以做好市场上涨或下跌势头的准备。

下跌时做好护盘,在上涨时乘风破浪。

通过良好的资讯,深度了解及市场知识,你可以做到上述。

■个案研究

A先生育有一名3岁的孩子,若他期待要让这名孩子念私立学院,一年4万令吉的学费,按每年4%的通货膨胀率(不包括生活开销)计算,15年后,所需学费已膨胀至7万2000令吉。

要完成3年基本学位课程,实际成本将近21万6000令吉。这里我们列举3种投资方式,进一步教导你:

●一笔钱投资

●定期定额投资

●两者都有

●一笔钱投资

如果A先生希望通过一次过一笔钱投资单位信托的方式,来累积上述教育基金,按每年6%的复利计算,他将需要15年时间,把一笔10万令吉的投资成本,增长为22万7673令吉。

基本投资回酬率:

净盈利/总投资 * 100%

= (227,673-100,000)/100,000 * 100%

= 128% (整数)

●定期定额投资

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方式,若A先生希望通过单位信托累积孩子的教育基金,那么,假设每年复利6%,他需要每个月投资800令吉,以在15年后累积一笔22万1022令吉的教育基金。

基本投资回酬率:

净盈利 /总投资额 * 100%

= (221,022-144,000)/144,000 * 100%

= 53% (整数)

■观察

i)我们会发现,一次性一笔钱的投资,取得较高回酬(128%),反观定期定额回酬只有53%。

ii)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性一笔钱投资成本是10万令吉,但定期定额投资的总成本却高达14万4000令吉。

iii)为何一次性一笔钱的投资成本较少,但获利反而是定期定额投资的一倍?道理很简单:复利效应。

简单而言,

回酬 = 时间X 资源X 回酬

一次性一笔钱投资的回酬 = 15年X 一次性的资源X 每年6%复利。这是财富加速增长的模式。

定期定额投资的回酬 = 15年 X 累积资源 X 每年复利6% 。这是累积增长的模式。

#只要手上有更多资本,我们就获利更多!

●一次性一笔钱及定期定额投资

A先生可以作出一笔5万令吉,结合每月500令吉的定期定额投资。

15年后,A先生所累积的金额是11万3836令吉 + 13万8139令吉 = 25万1975令吉,这是每年累积6%复利后的结果。

投资回酬

(113,836 – 50,000)/50,000 * 100%= 128% (一次性投资)

投资回酬

(138,139 – 90,000)/90,000 * 100%= 53% (定期定额投资)

这里示范另一个以加权回酬为基础的例子

投资是一项长期目标,如果你一直犹豫不决,拖延越久,你所需的投资额就越多。

反之,你越早投资,可取得更好的复利效果,你将以较少的投资成本,取得更高的投资回酬。

策略结论

A)从以上多个范例,我们可以发现到一个非常富有教育价值的事实,即要达成逾20万令吉的教育基金,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笔钱投资,定期定额投资,以及两者结合所取得的主要不同结果。

B)通过一笔钱投资模式,按每年6%复利,一名3岁孩子可在15年后取得22万7000令吉的教育基金。他使用10万令吉的较低资本,但较高的初始资本。较低成本的平均杠杆效应,投资回酬=128%。

C)通过定期定额的模式,按每年6%的复利,3岁的孩子可在15年后取得22万1000令吉的基金,但须投入较高的资本即14万4000令吉。较高的成本杠杆效应,投资回酬=53%。

D)结合上述两个模式,根据15年的整体加权回酬80%,A先生同样可以累积其孩子的教育基金。

额外知识

●投资回酬是一项金融比率,用来计算一名投资者按其投资成本,可以取得的利益。最常见的是以净收入,除以初始投资成本。得出的比率越高,意味着投资者所取得的利益越高。

●复利效应是指一项资产的获利能力,有关获利过后用来再投资,以取得本身的利益。换句话说,复利是以之前取得的获利,来取得额外的获利。

●分散风险(成本平均法) 是单位信托投资中重要的元素。这是减轻您投资组合波动性影响的一种策略。

这隐示,我们是持续在价格低时买入更多单位,并在价格高时买入较少单位。由于这个好处,我们面对的风险相应减少,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多样化,并有较大的财务保障。

因此,在结合两种投资模式(一笔钱投资及定期定额投资)下,我们同时享有两者富竞争力的好处。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名家专栏

股市身处泡沫?/奕帆丰顺

全球各地的股票市场正屡创新高。

标普500指数今年表现出色。作为美国股市的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于2月份历史上首次突破5000点,随后在3月份连续第五个月上涨,年初至今的总回报率达到10.6%(以美元计值,截至2024年3月31日)。

同样的,日本日经225指数首次突破4万点关口,超出了1989年创下的历史纪录。尽管欧洲经济继续陷入困境,斯托克600指数仍与美国和日本股市一同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者开始担忧股市过热并不意外。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就处于“市场泡沫”之中?对于投资者来说,这里有些好消息:市场还远未进入泡沫区域。

估值偏高

以估值为例——随着股价大幅上涨,标普500指数目前的本益比为今年预期本益比的21.7倍。

虽然估值偏高,但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顶峰相比要低得多,当时股价的交易价格是预期本益比的近30倍。标普500指数必须再上涨38%,才会达到互联网时代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

其他迹象亦表明股市目前尚未进入泡沫区域。

当前的股市上涨并非纯粹由投机和炒作推动,而是随着强劲的盈利增长,第四季财报好于预期,四分之三以上的标普500指数公司的盈利超出预期。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代表性企业英伟达的股价在2024财年(截至2024年1月)上涨超过三倍,其盈利增长速度更快,全年净收入增长了581%,利润率为近50%。

市场未到狂热

换言之,当前的市场涨势并不是基于无根据的狂热情绪,而是建立在实际且坚实的盈利基础上。这与互联网泡沫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许多公司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此外,推动股市走高的“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大型科技股的走势亦有所不同。由于盈利欠佳以及第一季交付量大幅下滑,特斯拉(Tesla)今年的股价缩水了三分之一以上。

Alphabet和苹果的股价亦表现欠佳;前者在搜索引擎市场几乎无敌的地位,现今却面临着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竞争者的挑战,而后者在iPhone销售疲软和监管压力增加的时期,并未展示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任何成果。

投资者对股市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高涨,但并非所有科技公司都被视为赢家。只有那些表现出色的股票才会被投资者给予更高的估值。

此外,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市场涨势不太可能突然停止。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最新的专业预测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目前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4%,较三个月前的1.7%有所上调,与去年2.5%的增长率相差不远。

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家庭银行账户余额比疫情爆发前增加了32%,为经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缓冲。财政政策亦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的动力,而且可能将加速增长。

估值仍昂贵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市场目前远未进入泡沫区域。虽然从历史标准来看估值偏高,但迄今为止基本面的改善支撑了市场的涨势。

有鉴于此,我们并不提倡对股票采取激进的“全押”策略,因为与固定收益相比,股票估值仍然相对昂贵。在资产类别层面,我们认为投资者对股票相对于固定收益应持中立立场,因为两者均具有投资机会。

固定收益方面,我们继续看好短期债券,因为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我们认为,通胀和利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较长时间。

信贷质量方面,我们偏好投资级别债券,原因是在长期高利率环境下,高收益债券相对于投资级别债券面临更大的再融资风险。

股票方面,我们继续对半导体和数码经济股票持乐观态度。对于那些担心美国股票估值过高的投资者来说,好消息是美国以外的许多股市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机会,而且这些市场的估值远没有美国那么高。

鉴于日本经济的积极结构转型,日本仍是我们的首选股市。

此外,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亦是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升级周期的市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