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薪资酬劳设计/陈绣茗

最近针对一家连锁零售业的人事绩效、奖惩结构做出调整,来解决一直难以解决“人性”问题。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提起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如何沟通以致上下贯通了解,还有如何通过设计工作来有效控制员工工作的意愿与能力。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薪资、奖惩与绩效考核捆绑在一起,以致整体的绩效考核系统的可以一气呵成,发挥最大效益。 

服务业的薪资设计,常常令许多经营者感到头痛。因为服务业不如制造业,制造业的每一个人力,都可以用产出的成本结构配合制造产出来计算,制造出来的成本是有形物体,可以计算其价值。

但,服务业的产出是一种整体价值的感受,而这个感受是无形而且非产出业者可以控制,反之是由顾客个人对服务质量与满意程度做出判断。

加上,执行服务的工作者,即使最低职位如服务员,都会面临比制造业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环境。

例如,一名餐馆的前线服务员所面对的环境,就比工厂里的前线操作员复杂很多。换句话说,既使仅是一名餐馆的前线服务员,但其工作性质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思考判断,以便可以达到顾客满意。 



根据学者的研究,服务业的酬劳与奖励方式应与工作结合,并且根据不同需求与工作性质的人有不同的组合,不能仅仅是薪资金额、工作津贴或者营业额分红奖励为组合来得单纯。

其中应包含有:金钱、认同、工作时间(长/短)、参与决策权、重要工作的调配(聪明的人,都希望有机会可以执行重要工作)、晋升机会、工作自由度、个人成长空间、自主独立与奖赏。 

好员工才能提供好服务
在酬劳方面,一般上我会分成三个等次:
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就是包含国家规定的最低薪资与工作的性质评价。
二)收入工资,收入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加上能力差异评价、个人或团体的绩效激励、组织生产力评价,加班轮班津贴等等。
三)包含前两者,还加上特别福利,如养老金、保险金、房子津贴等等。至于基本收入工资部分,要如何确定所订定的金额是合理,可以按照以下几个问题作自我检查。
●与同行技术层级比较其工资 
●与上司比较其工资的差异 
●与下属比较其工资的差异 
●与股东获利比较其工资的适合性 
●与服务售价比较其工资的适合性 
●与外面市场同样服务工作比较其工资的适   当性 
●与工作的危险程度比较其工资的适合性
●与个人工作经验年资比较其工资适当性 
●与工作内容的保密性比较其工资的适当性
●除工资外,是否还有其他额外的报酬。例如,赚取佣金等。 
在薪资设计的环节中,我最爱劝告我的客户一句话:“如果利润允许,不要担心给钱太多,因为满意的员工,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很久以前已经有公司证实这个道理。
但,如果经营服务业,却想着如何扩大利润而压榨员工的薪资福利奖励,久而久之,也不会有更好的员工来参与公司运作。
最终,公司必定还是面临没有员工的因素而无法继续营运,或者无法吸引优质员工参与公司营运,导致管理断层。
只是,要如何达到劳资双方都能满意,就必须有制造一个平衡点,从服务工作设计、绩效考核设定、奖惩制度设定、标准作业设定、服务成本与利润计算、商业目的与未来计划等等混合而得的一个平衡点。

反应

 

在商言商

压倒本土科技公司的令吉/许剑文

许剑文/一科技控股执行董事

如果问现在最夯的行业和工作,在科技公司上班感觉会榜上有名,但真正到科技公司要招聘,却和其他行业一样请不到适合的人才。

科技发展正在势头上,感觉很夯很热门、很多人想要进入这一行,但事实是这一年来公司招聘是真的难,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尚且如此,不敢想象其他行业、其他中小企业要使出什么招数才可以请到人,并且留住他们。

请不到人的原因很多,对科技公司的印象是其一,薪资则是致命伤。令吉跌跌不休,如果薪水可以选外汇,很多人会觉得何乐而不为。

抢不赢外企

一提起科技公司,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每家公司都像谷歌、META这类型的,高薪、高花红、工作环境好等等,巅峰时期美国的科技公司确实如此,现在是裁员声不断。

可能是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前来公司应聘的人才也是带着这层滤镜而来,但毕竟马来西亚公司和外国企业不同,第一印象已经受到影响。

当然印象只是因素之一,最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令吉开出的薪资。

大部分本地公司开出的薪资,还是无法与外国企业相提并论,有些在本地设公司、设厂房多年的外国公司,也无法与新进本地市场的生力军抢人。

外国企业来马拓展是好事,高薪挖角是家常便饭,最终请不到人的是本地规模较小的公司,即使有机会获得合约或技术转移,本地公司也未必消化得了。

薪资的问题与马币疲软脱不了关系,不只是科技业,这几年来我国各领域人才都选择到外国打工赚取高薪,种种因素之下,有些人才一去就不回来了。

薪资欠吸引力

这不只是人事部要解決的问题,也是国家要发展必须解决的一道命题,政府不能只是要求本地公司提高薪资,毕竟疲软的汇率之下,难道薪资都要提高3倍至4倍?

以前也总是说要吸引人才回流,口号喊了很多年,可是感觉成效不大,以台湾为例,几年前当地为回流的人才提供3年免税、孩子学费全免、安家费等。

反观本地似乎没有提供类似的配套,要人才回来,现在弱势令吉的情况下,更加没有吸引力,试想想,如果有得选,如果有好的待遇,有谁愿意为了五斗米离乡背井?

再者,这几年来环境变化很快,疫情加速科技发展,同时也改变工作文化,过去雇主觉得不可行的居家作业模式也上了台面,这代表顶尖人才有更多选择权。

爽拿外资花马币

过去还有一些人才会因为想要留在家人身边而选择在本地打拼,居家作业工作模式为他们打开机会大门,在本地也可以获得外企工作机会、可以爽拿外资花马币,本地公司要聘请顶尖人才难度肯定升级。

本地公司为什么拿不出钱?主要原因就是令吉贬值,拿再多出来都无法与给外汇的外企竞争,即使出价1万令吉,也难敌5000新元或5000美元。

请错的人做错的工

换个简单的说法吧,令吉一直疲软下去,本地公司请不到顶尖人才,预算不高的公司,会一直面临请不到人和请错的人做错的工作的窘境。

如此下来公司发展得不好,也会直接导致失业率、经济不好等问题,经济不好,货币汇率也会一直不好下去,成为无限循环的“bug”。

如何拯救令吉,那还得要专家去拆解,政府去好好执行,总之汇率走势不只是升息降息,其他一些基本理论,包括资金流出流入,都会有影响。

除了吁请国人多多投资马股,勿一直累积海外资产,政府也应该管管过于激烈、具煽动性的言论,毕竟挑起种种不安,也是外国投资者决定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或是不投资的重要考量。

政府一直努力从海外带回投资,政客也不好一直倒米,一边骂马币贬值,一边引发不安,对汇率回升没有帮助,对本地企业发展也没有帮助。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