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互动图】产业价格昂贵
消费者忧无力负担

尽管产业市场低迷多年,《南洋商报》“2019年房市展望”调查发现,消费者仍认为目前产业价格仍昂贵,最担心本身的可负担能力。

专家也指出,现在的“千禧一族”购买产业时,会更加有“意识”。



到底一般人是如何看今年的产业市场?让我们从最新的产业调查结果一探究竟。

考量可负担能力
国人购屋意识提高

一年一度的《南洋商报》“2019年房市展望”调查活动,于今年3月期间展开,一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共2220人参与。

产业市场持续低迷多年,除了专家,本次产业调查也发现,国人对于购买产业更加有意识,尤其关注可负担能力,会考虑有没有必要等因素。

另外,租金回酬率和产业是否容易转手等课题,都是受访者担心的因素。



《南洋商报》今年3月期间,展开了一年一度的“2019年房市展望”调查,这次的活动同样是通过网上进行,全国一共有2220人参加调查。

以年龄层来区分,今年接受调查的受访者,最多来自年龄介于41-50岁的受访者,占42.5%或944人。

40岁以下的受访者,占40.3%或896人。

其中有624人或占总数28.1%的年龄介于31至40岁。接着年龄介于26至30的受访者,占了7.2%或160人。

21岁至25岁的受访者则占5%或112人。5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了17.1%或380人。

不打算购屋因负担不起

针对在未来12个月内,没有打算购买产业的受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负担不起。

这是一道多答案选择题,受访者可以选择多项答案。

其中61.6%的受访者指出,因为负担不起目前的房屋价格,所以才没有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产业。

接着39.8%的受访者则认为,没有必要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产业。

25.5%的受访者打算等到房屋价格回调。

也有受访者担心产业盈利税,占了8.4%;6.4%受访者担心利息上调;认为因为印花税上调而影响不买产业的受访者则有6.2%。

其他的原因包括产业租金回酬低、市场不明朗、房子很难转卖和经济不好等。

买产业自居者占多数

询及购买产业的目的,大部分人的目的是自居。

这是一道多答案选择题,受访者可以选择多项答案。

选择买产业自居的受访者达78.7%。接着买产业来获得租金收入的占了42.2%

有23.9%受访者买了产业想要转手后获利。而买产业给孩子受访者也高达18.1%。

普雷姆古马

千禧族倾向租房屋

产业咨询公司Jones Lang Wootton执行董事普雷姆古马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指出,现在产业市场内,最大的买家群就是千禧世代(Millennials),而这群人对于自己的可负担能力更有意识。

千禧世代一般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也有一些机构更加准确的指在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这些人今年内的年龄是介于23-38岁。

而这群年龄层的人,也是本次“2019年房市展望”调查中相当大部分的受访者,40岁以下的受访者,一共占了40.3%。

普雷姆古马说:“尤其是没父母豪华支撑的千禧族,在购买产业时,对于自己的可负担能力更加有意识。

“他们当然是很想拥有产业,但同时候,他们也从未面对在经济困难时刻拥有屋子的难处。因此他们现在会担忧自己过度负债,如会担心若产业无法出租或租金不足以支付每月供款,还要自掏腰包来还款。”

普雷姆古马也指出,也有一部分千禧族更倾向于租房屋。

“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打算把每月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付产业的每月供款。”

发展商须将市场产品配对

询及越来越多发展商开始转向可负担屋,发展商之间会竞争激烈吗?

普雷姆古马说,竞争一直都存在,而发展商的挑战是把市场和产品配对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并打造市场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负担的产品。

他相信,发展商的记录也对发展项目的成功有很大帮助。

价位符购屋者收入水平

普雷姆古马还说,市场对于可负担屋有一些误解。

“发展商建可负担屋时,他们的定义是可符合购屋者收入水平的价位,而不是政府所设定的价位。不过,各州政府所设的可负担屋顶限不同。”

积极推动可负担屋

产业价格尤其是住宅产业难以负担,是这几年来我国热烈讨论的话题。

最近,国家银行副总裁拿督阿都拉昔指出,根据国际标准,大马房屋被形容为无法负担,因为屋价是收入中位数的5倍。

无论如何,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发展商倾向发展价格较低的可负担屋。政府也积极推动可负担屋,包括整合数据以促进融资便利,和想办法降低屋价。

普雷姆古马建议,年轻人现在有许多为他们而设的可负担屋计划,如青年房屋计划(Youth Housing Scheme)、首间房屋头期基金计划(MyDeposit)和我的第一房屋计划(My First Home Scheme)。

逾半受访者需可负担屋

询及是否需要可负担屋?

52.4%受访者或1056人认为需要。

其余47.6%受访者或1164人认为不需要。

27.8%会申请可负担屋

调查报告显示,认为需要可负担屋的受访者中,43.6%或508人指出“不确定”会不会申请政府的可负担屋。

27.8%受访者或324人指出,将会申请。

17.2%受访者或200人指出,不会申请。

其余11.3%受访者或132人已经提出申请。

逾半担心不符申请条件

针对不会申请或还不确定是否申请政府的可负担屋的受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条件不符,达50.3%

地点不佳和认为抽中几率不高则占了42.9%。

38.4%受访者担心可负担屋的品质不好。

15.8%的受访者认为设计不好。

12.4%受访者认为还是无法负担。其他原因包括不知道这种计划、要让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有10年禁售期等。

第一组:您需要可负担屋吗?

过去12个月 11%受访者售出产业 针对过去12个月内,是否有脱售任何产业的提问,一共有1724个人回答。82.1%的受访者或1416人指出,没有售出产业。有11.1%或192人的答案是“有”。然后,还有116人或6.7%的受访者还在寻找买家。 3个月内卖出产业占25% 针对已经卖出产业的受访者,大部分都是在3个月内卖出,一共有25%或48人。接着3至6个月内,成功卖出房子的受访者有22.9%或44人。6至9个月也一样是22.9%或44人。22.9%受访者或44人,花了超过12个月的时间,才把房子卖出去。 卖房亏损占24% 成功把房子卖出去的受访者中,87.5%受访者或168人获利。不过,也有24人亏损。 第二组:脱售产业

最想买有地住宅产业

针对在未来12个月内,想要购买产业的受访者,最大部分还是想要购买住宅产业,包括有地产业、公寓、服务式公寓和SOHO。

这也是一道多答案选择题,受访者可以选择多项答案。

其中,大部分受访者都想要购买有地住宅产业,占了67.2%。

接着有37.9%的受访者想要购买公寓;27.3%的受访者想要购买服务式公寓。

7.6%的受访者想要买SOHO。

另外,也有达22.2%的受访者想要购买包括店屋和办公室的商务产业。

5.6%受访者想要购买工业产业。

77%想买新产业

至于打算在哪一个市场购买产业?

大部分的受访者还是想买新的产业,77.3%受访者想要购买新推介的产业。

依序是二手和拍卖市场,分别是60.6%和26.8%。

这是一道多答案选择题,受访者可以选择多项答案。

预算价位60万以下

询及购买产业的预算,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的预算价位是60万令吉以下。

31.3%受访者或248人的预算价位是在20万1令吉到40万令吉。接着29.3%受访者或232人的预算价位是40万1令吉到60万令吉。然后,14.6%受访者或116人的预算是60万1令吉至80万令吉。

预算是80万1令吉至100万令吉的受访者有10.6%或84人。7.6%或60人,预算超过100万1令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购买产业预算低过20万令吉的最少,仅6.6%或52人。

 

最想在隆市置业

接着,就是购买产业的地点,大部分受访者计划在吉隆坡购买产业,一共有29.8%或236人。八打灵再也有15.2%受访者或120人。

有14.6%受访者或116人选择槟城。10.1%受访者或80人计划在柔佛新山购买产业。

7.6%受访者或60人计划在蒲种购买产业。

剩余的受访者或占了22.7%,计划在其他地区包括巴生、怡保、蕉赖、彭亨、万挠、马六甲、汝莱等地方购买产业。

地点是购屋最重要因素

产业调查的最后一个提问,就是购屋者在买房的时候,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从受访者的统计看出,地点是大家购买产业的时候,最关注的课题。

在地点、价格、租金回酬、设计、保安措施、发展商记录6个因素当中。

受访者按条件的最重因素排列,最后为最不重要的因素。

统计结果显示,一共有1560人认为,地点是最重要的因素。

接着价格,一共有1368人认为,价格是购屋的最重要考量。

有920人认为,购屋的时候,发展商的记录最重要;产业的保安措施也是不少人的购屋最重要考量,达916人。

认为租金回酬为最重要考量的仅736人。这与本次调查中,大部分购屋者都是买来自居目的符合。因此租金回酬就不会是很多受访者的最重要考量。

受访者中,仅568人认为,房屋的设计最重要。

另一方面,针对发展商的信誉,普雷姆古马说,高素质且以客户为主将是成功吸引买家和重复买家的因素。

购屋者会记得他们的购屋经验,而且若曾经向一个发展商有不好的购屋经验,或者投资亏损,就不会向该发展商购买。

第三组:购买产业

报道:伍咏敏

报道:伍咏敏

报道:伍咏敏

报道:伍咏敏

报道:伍咏敏

反应

 

在商言商

蓝海、红海还是死海?/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还记得四、五年前在中国推销某饮料产品时,时常听到潜在客户说:这类品没啥人在做,认知不足,气候不够,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2年之后,即疫情之前,相关品牌已经铺满一线城市的大小超市以及线上平台,而当我在展会上推销同样的产品时,潜在客户的说法跟之前有什么分别呢?

“这类品太多人在做,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呃?所以到底是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形成所谓的“气候”比较好,还是没几个人看得上所以没人想做同类品比较好?

折扣仓崛起

相信很多人会说,凡事要中庸,不好太多也不好太少——但如果你不知道满分是100,那怎么知道中庸是 40至60分之间?

市场饱和度在哪,风口在哪,往往都只有历史、仙家和马后炮才知道。

那现在呢?

疫情之后的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几度没有任何预兆的封城之后,在“不知几时会再次关起来”所带来的骨牌效应的惶恐之下,大多异常谨慎地消费,让原本生意就很一般的超市更一般了,并间接导致线下超市陆续关闭,家乐福等大卖场甚至全面退出中国不止,也让前身只卖临期货(接近过期的产品)的折扣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原价20元的牛奶只卖 6元,下个月过期又咋滴?这周喝完不就好了吗?

于是乎,这类折扣仓大受欢迎,尤其进口产品,只需三分之一的价格就买到了,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更吸引了大批的融资者,ABC轮下去之后,50家变成400家,店越多人潮越多,商家跟厂家议价的筹码也越大,结果产品的成本就越来越便宜,毛利率提上来之后,愿意融资的人更多了,店数就不在话下了,问你服未?

低毛利率料持续

言归正传,如果你找到很少人在经营的产品,别高兴得太早,它看似蓝海,但也许未必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经营的产品有很多人同时在经营,别沮丧得太早,它未必是红海;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蓝海还是红海,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接近持平的死海——无论数量是放大还是缩小,毛利率会是前所未有的低,而这趋势应该会至少维持到明年才会有所好转。

归根究底,一切都取决于之前打下的基础,你的渠道是否深耕,客情是否到位,市场讯息是否全面,脚下有多勤快,手下有多靠谱,实力有多雄厚?

否则的话,你捕捉不了动向,留守不了客户,老款产品只能是越卖越远——如果你不花心思探讨趋势和新品,那只能花心思探讨“还有哪里可以卖这款老品”,而一般来说,往往比生产国家更落后的地方多少会有点受落,尤其跟我国一样,偏向甜食,买东西不看产品标签,不在乎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植脂末”等对人体有负担的原料的国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