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南洋文艺】反传统写法的《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2017年5月第32次印刷,共印了约50万册的长篇小说《繁花》。这可谓盛事一桩。全书约49万字,厚444页,包含“引子”、1至31章(每章下再分一、二或一、二、三节),加上“尾声”和“跋”。



章节的数目字夹杂用大写“壹”、“贰”、“叁”、“伍”、“柒”、“玖”、“拾”(缺“肆”、“陆”和“捌”),不知是何用意。31章的双数章节各有一条时间叙事线,一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事情,一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两线交叉进行,不至单调。作者手绘的20幅插图,成了珍藏版,增添卖点。实际上,他画插图是相当专业的。

“引子”之前加插两页。一页只有一句——“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是书中人物(春香)所说的,也是作者对天主教的怀疑或否定立场的反映。另一页共4段——第一段以《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灯下数钱、对镜梳头的动作来刻画新时代上海人偏重物质和外表的“上海味道”;第二段通过上个世纪60年代的广播,表现当时上海落后的原始风貌;第三段是简述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进入社会开放,风气败坏的情景;第四段只有一句:“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显然是夫子自道,也可能是作者对书中含有若干猥亵内容表示自嘲。“引子”透过沪生与前女友梅瑞的邻居陶陶相遇,回忆前尘往事,引进王小姐和美人李李。10岁的阿宝和邻居6岁的蓓蒂两人琐碎故事,便在第一章顺畅地展开。

2012年,在中国文坛上,金宇澄是大丰收的一位作家。许多重要的奖项都颁了给他。除了“第11届(201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该书也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首届“中国好书”、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榜首,施耐庵文学奖、搜狐鲁迅文学奖年度小说奖他也是得主。

采用短句是本书特点

采用短句的句法贯彻全书,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其中以三至七八个字的最多,也不乏一两个字的,超过十个字的相对较少。简而言之,作者惯用简朴、直录式的词句。据非正式统计,书里头“不响”(原念“无响”)用了1300次以上,相信是上海方言用得最普遍,富含引申义的词句,作者乃有意为之者。例如“嗯”、“啥”、“为啥”、“我讲‘。主要目的可能是引领读者继续阅读,又可能以此显示上海话其中一种样式和特征。间中有不少重复句,用以加强语气。



举几个例子;“我(徐总)讲,现在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我要休息,结束了。我一面付钞票,一边讲,谢谢关照,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页289)“沪生看看手表说,徐总,我另有约会,先走一步。徐总说,多聊聊嘛。阿宝说,改日再会吧。沪生告辞。”(页290)“小毛眼看春香的面孔,越来越白,越来越白,越来越白,眼看原本多少鲜艳活跳的春香,最后平淡下来,像一张白纸头。苏州河来了一阵风,春香一点一点,飘离了面前的世界。万福玛利亚。阿门。”(页311)“雪芝说,阿宝。阿宝说,嗯。雪芝说,一定要记得。阿宝说,啥。雪芝说,坐我的电车,永远不要买票。阿宝喉咙哽咽说,我不想讲了。”(页372)“梅瑞满口酒气,讲了这几句,人完全斜到李李身上,一只粉缎蝴蝶结高跟鞋,翻转过来。沪生说,梅瑞,梅瑞,梅瑞,服务员,服务员。”(页384)。

书中人物众多,该有一百个以上。男的有阿宝、沪生、小毛、陶陶、葛老师、宏庆等等,女的有蓓蒂、梅瑞、白萍、汪小姐、李李、玲子等等。还有两个法国搞媒体的青年男女。小说中三个不可或缺的主角来自不同的背景,即资本家家庭出身的阿宝、军人家庭出身的沪生和工人家庭出身的小毛。

人物时现时隐配合故事需要

各种人物时现时隐,配合故事的需要,任由作者使唤。大致上,所述故事有迹可循,有事实根据,当然经过剪裁,虽然也夹杂了好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除了上海,也拉到中国北方、广东、香港、深圳,甚至苏联、日本、新加坡等等。作者以叙事和人物对话等方式让故事铺陈、延伸,融合口语、话本的特长,打破一般对话的表达形式,摈弃分行、采用冒号和开关引号,简化西式符号,多用逗号和句号,保留书名号和斜线号(但少用),叹号、问号、顿号和分号都弃而不用。

关于男女之情,作者通过新娘子讲述一个阿妈娘引导新倌人赣大行其好事而终究失败的故事,信笔写来,煞是轻松。“小毛初次到莫干山路,见过春香,之后半个月,两个人就结婚了。新婚之夜,小毛一副不情不愿,不声不响,欠多还少的样子,符合处男情景。春香长几岁,二婚,识敦伦,懂事体……小毛说,我只想做赣大,我就是赣大。春香说,瞎讲了,我以前,每一趟看见小毛打拳,心里就吃不消一趟,真的。小毛拉过春香说,不要讲了。春香说,当时我一直想,小毛太有精神了,太有劲道了。讲到此地,春香的声音已绵软无力,也就委身荐枕,两个人熟门熟路,一鼓作气,三鼓而歇,交颈而眠。”(页304~305)

与其他“先恋爱,后结婚”的配偶不同,他俩是“先结婚,后恋爱”的一对。小毛提到师姐金妹的男人力大无穷,“每夜不太平”,后来因为工伤而去世,否则金妹会因丈夫索求无度,吃不消而要求离婚。春香却认为这样的男人对她来说,正是求之不得。信教的春香是为了给母亲“冲喜”而草草嫁了个无能的男人的。

作者透过天主教徒葛老师大谈社会风气不好,称赞范总美色当前,经得起考验。他认为,不论男女,戒之在色。然后围绕苏联、太平天国、日本的色情世界,发表伟伦。“俞小姐说,乌七八糟的宾馆,野鸡,政府要加大力度,全部消灭光。沪生说,不错,苏联新政府,妓女消灭最多,成群结队勾搭革命红军,列宁写过一封信,建议全部枪决,结果中文版里,‘妓女’翻译成‘卖身投靠者’。葛老师说,中国人,最懂春秋笔法,文字功夫一流,罗宋人呢,做事体最辣手辣脚,最无所谓,苏联红军多数有梅毒,为啥,妓女做了随军护士……太平天国女兵,互相也称姐妹,所以一直称呼姐姐妹妹,后来国家拍一部教育妓女的电影,《姐姐妹妹站起来》,当时采取行动,捉了多少姐姐妹妹,包括外国姐姐妹妹,潮潮翻,关到通州路,龙华教养所,有的女人,抱了白皮小囡,黑皮小囡,大哭大叫,要上吊,要寻死,教育结束后,思想就通了,心甘情愿,做三轮车夫的老婆,有一批,报名去了边疆,因为军人缺老婆,太平三十年,社会松动,风调雨顺了,新妹妹小妹妹,乐而思淫,又冒出来了……二战结束,市面上来了一批日本小妹妹,浓妆艳裹,到上海做皮肉生意,怀孕了,乘轮船回日本,再来一批,有喜了,乘轮船回去……为啥呢,是来借种,日本男人打仗,基本死光了……这是听讲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可以吧……”(页159~160)

关于宣传暴力的共产电影,作者也借题发挥。“之后,蓓蒂爸爸说,这种电影,只有女权分子喜欢。阿宝说,啥。蓓蒂爸爸说,老名词,女权主义传进中国,四十年了。阿宝不响。蓓蒂爸爸压低声音,一字一句说,苏联人里,肖洛霍夫最血腥,为了主义,可以父子相杀,相残,写了多少害人故事。阿宝不响。蓓蒂爸爸说,阿宝为啥感动呢,讲讲看。阿宝说,嗯,我么。蓓蒂爸爸说,这是动了坏心机的片子。阿宝不响。队伍动了一动。蓓蒂爸爸说,茅盾《三人行》,写女人心理变态,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写弗洛伊德,算啥呢,根本不算啥,《第四十一》,真正的变态,阿宝将来会懂的。”(页43)

关于搞“文化大革命”,活捉“大世界”女流氓,写香港小姐董丹桂(黄金荣姘头)被一伙青年男女进行私刑的过程。“太阳毒晒,一群人让开,女青年低头出来,手拿一把剪刀,交到沪生手里,退下去。沪生蹲下来,照准海路方式,朝香港小姐裤脚口剪了一刀,一扯,裤子裂了一点,同学抢过来,用力朝上一扯,全部扯上去,撕开,再剪,再扯,大腿上荡几条破布,旁边两只奶罩,同学也剪了几刀。大家热烈拍手。一个师傅拉过沪生说,先让大家认真批斗吧,三位革命小将,请到4号里,吃一点便饭。”(页116)

少年即对小说情有独钟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主籍吴江黎里,1952年生于上海。他自少年时期即对小说情有独钟,未成名前有小说界“潜伏者”的美称。他童年在上海“上只角”度过,其外祖父在陕西南路狗的洋房一栋。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他以“病退”为由,回到上海,成了里弄钟表厂的一名工人。他慨叹上海充满小说的内容,却被城市淹没和吸收了。他发现,上海是个大海,容量非常大,看起来平静无波。

他在嫩江的时期,曾把地方上的一些故事写信告诉友人,友人鼓励他写成小说。不过,将近20年以后,他才陆续把身在北方的记忆写成中短篇小说,加上个人的想象,已超出过去一般的生活经验。其中短篇小说〈失去的河流〉和〈方岛〉以及中短篇小说集《迷夜》获得1986、1987年“《萌芽》小说奖”,〈风中鸟〉获得“《上海文学》小说奖”。

2011年5月,他一时兴起,化名“独上阁楼”在上海网友的平台“弄堂网”,用上海语开帖,发表《繁花》初稿,没料到反应空前热烈。于是每日不断地写,花了约7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书写完。2012年,其旧同事《收获》主编程永新特别推介,破例配合两篇评论,让《繁花》在《收获》发表。虽也受到一些微言,基本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好评潮涌而至。香港以该书原名拍成电影,由王家卫导演。

《繁花》是通过一个自由自在的过程写成的,由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了甲,再讲乙。不受任何束缚,无所顾忌。回归母语,可以做各种实验,却也不是完全没有脉络的。故事以10岁的阿宝作为开端,以中年的小毛逝世作为结束。他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随时能触摸到读者的心。《繁花》的组织散中有密,粗中有细。总以读者的兴趣与接受程度为依归。

《繁花》用改良沪语,是金宇澄精心修订的策略,将过于地方化的字词如“侬”完全删去,使得《繁花》没有第二人称,读者却很难发觉,保留上海韵味和短句式,保持一种阅读普适性,目标是让北方语系的读者能看懂。

不认同宏大叙事

金宇澄并不认同“宏大叙事”。他曾说“细节是细微的时代史”。无论小说、散文都从细微的日常入手。金宇澄觉得“作家的位置在改变,托尔斯泰时代过于闭塞,读者都在茫茫黑夜中,无比需要听一个巨人说话。而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阅读时代,作者还站在高高神坛上是可笑的,也因为读者的卧虎藏龙,读者比作者更懂文学。”

他深信:“智者是非常少的,上帝是非常少的。上帝已死,个人的范围都那么窄,谁能看清亚马逊森林里到底有多少动物?我特别不信全知视角、高高在上的姿态,个人能理解什么,写你熟悉的内容就够了。我除此以外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人物心理,我活到60岁了,连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没搞清楚,包括我怎么来批判,我们一般意义的批判还少吗?”

金宇澄愿意放弃“内心层面的幽冥”,保持“不响”,让人物自己七嘴八舌,各有各的主张。他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文学就是记录生活细部,记录人物的关系。或许在某种意义上,金宇澄就是录音的人,他发现饭局上每个人的言谈,都进入一种创作状态,才能讲出有意思的内容。

他感兴趣的是“不太有人注意的人群”,《繁花》避开知识分子,其实是认为知识分子就是小市民。“《围城》写了小市民生活,还是知识分子?” 他反问记者。

行文不断纳入纵横的比较,冷静剖析几代人的状态,表现人与人永远的不同,记忆与经验,时代带有的杂质,沉淀之后,花开花落。记者发现,这就是金宇澄写作的方式。

2017年12月13日金宇澄的新作《回望》出版,与《繁花》面世的热烈情况大有分别。无可否认,文学贵乎创新,《金瓶梅》《儒林外史》《阿Q正传》《废都》都可说是有特殊内容的划时代的作品,如果其后再有类似的东西,已不算是创作,而是仿作,已无甚价值可言。

反应

 

言论

母语教学违宪罔顾团结/碧澄

联邦宪法是我国人民主要的法律根据,一般上,朝野政党若发现宪法的某些条文有纰漏或不足之处,可要求国会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修改有关条文。

修宪是一件大事,人民挑战宪法条文亦不常发生,因为非得花费大量资源不可,背后没有有力的支持,要入禀法庭,并非易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的母语教学违宪的风波,有某方势力在做靠山。

宪法152(1)(a)和(b)可说是非巫裔人民教育领域的护身符,一路来都有人提出置疑,政府也曾针对教育部长对华淡小操生死大权的条文进行修订,以安民心。

华小拨款占小比率

挑战华淡小宪法地位一案自2019年12月开始,至今已历时4年,虽经判决,上诉方仍准备上诉到联邦法院。他们对于华淡小非法定权力机构,却享有政府拨款的事实,紧咬不放。

其实,华淡小所得的拨款只占总数的一小比率,否则华小就不必每年都要求提高款额了。

提出违宪诉讼的团体,其出发点不外维护马来人的权益及马来文的地位,最后达成单一源流学校的目标。

教师团体参与,我们没话好说,思想应该比较开明的作家联盟也是其中一分子,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他们这样做,显示思想极端、狭窄,不顾这对国内各族群关系和国民团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国家的发展肯定大大不利。

如今,部分小学以英文教学,政府或私立大专纷纷以英文为教学媒介,上述人士是表示赞同或是视若无睹,又或者认为以英文教学乃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什么对国内通行语文的发展却不认可,非除之于教育圈外不可?

严守课程大纲教学

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袁怀绍声称,他们愿意让多源流学校继续存在,条件是增加国家元素――有更多的马来文、马来人和马来西亚的历史。这些都是罔顾现实的意见。

华小和淡小一样,都严格遵守课程大纲教学,教学三语,培养良好品德以及爱国的情操。至于华校从中台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有何不好?难道要各方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才是正确的办学方针?

这些年来,在董教总的领导下,华小不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好马来语文,又极力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当局理应对此略知一二。好的方面,应给予褒扬;不足的地方,应给予鼓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